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分为制度实现和经营实现两个层次。集体所有制实现的法权制度就是集体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在本质上是集体成员的共同所有权。但在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上并不要求集体成员集体劳动、统一经营,而是可以采取多元化经营形式。对传统的集体经营形式的改革,不是对集体所有制的否定。发展集体所有制,就必须确立集体所有权。在集体所有权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陆地区目前的城镇集体所有权的形成其实与城镇集体所有制的形成是一脉相承的,且表现载体主要为城镇集体企业。现实生活中城镇集体企业中的集体所有权极其复杂,尤其城镇集体所有权的性质争议较大,虽然中央和部分地方的地方性法规将起明定为共有,但实务中的城镇集体所有权行使却与该理念并不相同。此种城镇集体所有权的复杂性,再加之城镇集体所有权的一系列改制,也就致使城镇集体所有权的消灭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农民集体所有权和集体成员权益的侵权责任法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集体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为了确保被侵权的集体及时行使侵权责任请求权,应当建立各集体的侵权责任请求权行使的代表制度、代位诉讼制度和诉讼支持制度。所有权被侵害的集体提起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请求的,应当按照有利于维护被侵害人权利实现的原则适用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及其他另有规定的法律。侵害集体所有权与侵害集体成员权益是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民事案由,侵害集体成员权益是指侵害集体成员在集体所有权行使过程中的共益权和利益分配的自益权,不同于集体成员独立享有的财产权,应有不同的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4.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属于典型的私权,但因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未能合理界定农民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公权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故当前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的私权利主体品格,明晰国家的土地征收权和土地的行政管理权等公权力行使的界限,从而还集体土地所有权予么权面目。  相似文献   

5.
早在1998年国务院决定终结福利分房时,就已将住房保障体系规定为城镇住房市场的主体。时至今日,中国房改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以市场化、货币化为指向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改善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局面、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在城市发展与利益博弈的双重推动下,城市地价不断创出新高,  相似文献   

6.
标记行为,是指犯罪人为了满足某种心理上或情感方面的需要而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从生成机理而言,标记行为可分为内源性的标记行为和外源性的标记行为。内源性的标记行为,其行为的动因导源于案犯基于某些畸形需要的内心幻想。外源性的标记行为,其行为的动因导源于犯罪行为所形成的整体犯罪情境。标记行为具有不同的心理内容,常见的有反映控制支配心理的标记行为,反映补偿心理的标记行为,反映死亡本能的的标记行为,反映回味刺激和兴奋激励心理的标记行为,反映冲突心理的标记行为,反映放松心理的标记行为等。  相似文献   

7.
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利益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是我们党应对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的特点,是强化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8.
民间或民事纠纷向刑事案件的转化过程可以分为从纠纷到犯罪动机,再从犯罪动机到犯罪行为两个阶段。这一转化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和持续效应。制定民转刑犯罪防控战略应当在不忽视第二阶段的同时以第一阶段为重点,并以矫正心理失衡和缓解心理紧张感为目标。战略措施应包括建立并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心理监测、预警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及加强公民的法制和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民集体和集体所有权的性质模糊,以及《物权法》规定的集体财产所有权管理制度不切合实际,导致集体所有财产缺乏完善的权益保护制度。实践中集体财产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约束,经营管理人员侵害集体财产的情形时有发生。在农民集体财产被侵害而集体怠于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责任时,应允许农民集体成员以维护集体权益为目的提起派生诉讼。未来立法应明确集体成员的派生诉讼权利,并规定农民集体成员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与诉讼费用负担、派生诉讼的和解与撤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整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有整合性的战略思维,自觉做到善于包容、善于统筹、善于融合;在对政治民主化要素、利益分配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整合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整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有整合性的战略思维,自觉做到善于包容、善于统筹、善于融合;在对政治民主化要素、利益分配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整合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信访工作中把握好社会人的社会心理效应,坦诚相待培植信任,遏渐防萌重视源头,责有攸归明确主体,有的放矢破解难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和改进社会转型期的信访工作,对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城郊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缘起、方式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土地征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和处置、房屋拆迁与安置问题所导致的集体上访、静坐和示威、聚众闹事等城郊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频发,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城郊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发生,既有社会环境、体制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文化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受到社会发展的约束与制约;构建起符合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要求的社会整合机制,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制度建设与社会体制建设、加强社会危机管理以及增进社会理解。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理论构建了一个“四空间”交互作用的语义认知模型,并论述了各心理空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认知机制;翻译的认知过程也是概念整合的过程,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尤其是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人的心理健康作前提和保障。随着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心理健康已成为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参数。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需要积极推进心理疏导机构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7.
监狱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予系统,干警与罪犯、监管与改造的这种特殊人际关系会影响他们的知觉、观念、行为导向,形成监狱内特殊的心理体系。罪犯的心理状况极大地影响改造成效,我国从80年代起建立罪犯心理矫治体系,它对于稳定监狱工作秩序和监管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当前犯罪心理矫治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的构想,以期对监狱心理矫治的进步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警察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成为了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解决警察的心理危机,需要从构建警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入手,重塑警队文化,为警察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在管理中彰显人文关怀,落实从优待警,同时对危机者实施积极干预,帮助其恢复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人的心理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揭示了和谐社会对人和谐心理的诉求,分析了人心理不和谐的内因与外因,并探索了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并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个体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甚至绵延几十年甚至伴随终生。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从新疆克拉玛依火灾事件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年,虽然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参与者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干预工作中却仍然暴露出无序性、盲目性、重复性、缺乏持续性等问题。我国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的构建,应从法制建设、政府角色、社区服务和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形成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基本点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