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批判僵化停滞和改旗易帜的错误思潮,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系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军21世纪现代社会主义变革的历史潮流,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淀的文化养分和历史底蕴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的实践和理论展现了现代社会主义变革的光明前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2.
徐民华 《唯实》2002,2(8):123-126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直至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期间的基本国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2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也正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被学术界称之为两种不同视角内的双重的社会转型:一是经济社会形态的从以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向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努力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提出新观点、创造新形式,从而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体现中国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从我国现实状况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公民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之中,目前已经初具雏形,但还没有定型,有待于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变革、发展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所谓"飞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原创性贡献表现在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决定性因素,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锻造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等重大理论问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勇 《实事求是》2010,(2):9-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不仅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还在于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针。  相似文献   

6.
张希贤  孟婕 《理论研究》2007,(5):4-6,4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新的世纪,肩负引领世界潮流历史使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必须在探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世界潮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民族性和开放性,凝聚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塑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风格,引领21世纪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把握其科学内涵,找准其实践路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让中国强起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提出是基于各方面的客观判断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十九大报告为什么不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称谓,可能主要出于理论创新的需要。新时代,基本上是指党的十八大到21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我们绝不能把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而非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探索道路到走顺走好初步定型道路,从事前系统设计到事后比较并在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从适应国际规则实现自我发展向维护和完善国际规则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既蕴含在习近平个人的实践历练之中,也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之中;其理论逻辑凝结在价值立场之中,体现在具体内容的"基本原理+现实问题、中国实践+理论创新"的创新方法之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重在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地位,拓展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化对"两个确立"的理解,把全党意志、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人为此的努力几乎贯穿了整个世纪。  相似文献   

11.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特别是通过对20世纪社会主义从一路凯歌胜利前进到遭受挫折节节败退的曲折发展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命运深刻反思,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过程,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背景下,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面临着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挑战和风险,同时也为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全球化冲击,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观念,实施创新战略,努力开创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已有错误和失败中学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坚持和发展现代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苏联社会主义,成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败在将科学社会主义公式化。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通过改革开放从经典社会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固定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一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深刻革命。当前,我们要学习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成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写好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已有错误和失败中学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坚持和发展现代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苏联社会主义,成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败在将科学社会主义公式化。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通过改革开放从经典社会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固定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一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深刻革命。当前,我们要学习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成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写好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中国最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解决当今中国实际问题的完美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成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完备的科学思想体系,整个思想无不处处闪耀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对社会主义而言,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苏东剧变引发震荡的远去,社会主义力量在重新积聚,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在21世纪再次走向繁荣,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特别是来自社会主义思潮多样化带来的挑战、时代转折中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资本主义内外部变革带来的挑战、社会主义力量分化重组带来的挑战和中国发展处于转折之中带来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否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沉着冷静地应对国际形势,化危为机,发展社会主义和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考验并考量着执政党的治国智慧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之际,为了将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发扬光大,武汉大学举办了以“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及中国理论的国际话语表达”为基本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新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贤娇 《求实》2007,3(11):77-79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失效,说明"西方模式"不具有完全的普适性。与此同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却蓬勃发展并创造经济增长奇迹。这说明中国在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说明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经过近3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和社会模式。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或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二是合理地利用资本主义;三是社会主义中国模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从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衍生出的自然逻辑。从类型学的角度,20世纪的社会主义演变和定格出自己的独特主体模式,即苏联式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前两种模式风骚既往,唯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色鲜明、强劲复兴、潜力无限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其特定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迄今为止有三个阶段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