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社会抗议已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的众多学者的关注,所开展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不乏影响的成果。本文尝试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较为综合和全面的综述,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路径对不同抗议议题的研究做一个归类和分析,力求发现抗议研究的前沿与不足。在抗议议题方面,既有成果主要涉及农民减税、下岗工人、征地/拆迁抗议、环境、工人/农民工和业主抗议等九种类型;在研究路径方面,学者主要从怨愤、资源动员、政治机会结构和框塑四个主要路径展开研究,每个路径又可根据中国实际细分为多个子路径。本文基于上述两个维度——抗议议题和研究路径——对既有成果进行了二维分类与梳理。研究发现,在农民减税和下岗工人等早期议题中,研究较为倾向于使用怨愤路径、资源动员中的领袖依赖和纵向的政治机会结构路径等,同时对意识形态和道义话语框塑也较为依赖;而在环境、工人和业主等新兴议题中,资源动员中的媒介、社会组织等路径更为常见,从利用部门职能差异的角度来理解不同的抗议产出,框塑话语上对法律资源也会倚重更多。综合分析,目前在国外对中国抗议研究也存在不足,如个案为主的既有研究对抗议议题之间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深层因素关注较少,对资源动员路径中的国际因素以及政府抗议处置研究也有待拓展等,这些不足之处客观上为进一步的社会抗议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出现是为了回应社区社会组织资源整合以及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整合管理两方面的诉求,因而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自主发展"与"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两个方面。在天津等地的实际运行中,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一方面在整合社区资源、助力社区建设以及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中显现出成效,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重量轻质、发展路径单一、行政化倾向等"发展偏向"。在未来发展中,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应该正确处理与重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提升自身能力与活力,同时需要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的权力再嵌入和社会的策略性回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上海中心城区NX街道社区自治经验的近距离观察发现,社区自治一方面体现为国家主导的社区组织化过程,国家通过对社区自治的组织设计、团队建设、场所安排、活动举办、人选把关等方式实现对社会的权力再嵌入;另一方面,社会在社区自治过程中明显地体现出对国家在资金、空间、权威和组织网络方面的资源依赖,这种资源依赖虽然说明了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但也使得社区自治的有效运转成为可能,促进了社区团结和社区自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英美构建低碳社区两个基层组织行动成功案例的分析表明,社区是实现环境变化和社会低碳发展的基础空间;社区基层组织自下而上的草根行动,依赖有限的权力、资源和能力,通过促使个人能力与所在社区的组织能力、基础设施能力与文化能力间的互动与整合,既能够改变行动者自身的行为,也能够促进社区低碳发展总体能力的提升和社区社会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面对复杂多变、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组织韧性是城市社区提升风险防治能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整合城市社区组织关系、制度规范、社会资源和集群文化以有效提升组织韧性,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冲击时快速适应、恢复以至在新的基础上实现跃升,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基于组织韧性视角,应以城市社区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治理为出发点,从组织架构、组织制度、组织技术和组织文化等多元维度系统地探索组织韧性赋能城市社区风险治理的具体路径,并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城市社区自组织结构、过程、能力和治理模式方面的韧性,从而夯实城市应急治理的制度根基。  相似文献   

6.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外部环境提供的必要资源,资源的供给和获取建构着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从这一视角看,我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动力来自市场经济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需求资源的释放,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资源不足、过度依赖政府以及非营利性误读导致的政策约束等问题。在国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架构下,政府要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必须善于把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转化为政策工具,既为社会组织的活力拓宽空间,又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规范,进而实现基层社会组织既有活力又可合作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7.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组织理论的核心议题之一。资源依赖理论以探讨组织和环境关系问题而著称,强调组织通过资源交换去选择、参与、设定环境,进而摆脱环境的“外在限制”。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作为一种典型的组织类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如何正确认识党组织所处的环境,如何有效地从环境中汲取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以适应和改造环境,对执政党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有效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公民安居乐业的和谐氛围、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之必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路径选择是: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处理机制、责任落实机制;重构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法律机制;构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引导推广机制、全面培育规划机制以及有效监督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创新思维是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系统研究;调动社区精英监督社区社会的组织建设与管理以及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创新理解社区社会组织"非营利"性质以及社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9.
整合社区资源,培育和发展社区枢纽组织,构建社区多元资源配置网络,成为当前政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内容。近几年,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成为政府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整合与配置社区资源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我国社区基金会建设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无论其内部组织建设,还是外部环境协调都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H区的社区基金会进行调研发现,政府"越位"、"缺位"与社会要素支持不足是制约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发展的主要困境。加强政策引导与行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社区支持体系、提高组织自治能力是当前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进一步优化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0.
社区社会组织是城市社区治理格局中的关键变量,同时也是承接国家治理重心下移、回应基层社会结社意愿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其一直致力于在国家治理重心下移与社会结社意愿高涨中达成平衡。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通过对重庆市LX社区WS志愿服务队的观察发现,社会组织在培育过程中容易产生资源依附、目标替代、黑箱化和志愿中断等"行政吸纳社会"问题。社区社会组织行政化的生成逻辑分为四个递进层次:政府对资源的垄断供给地位引发社会组织的资源禀赋依附;资源依赖关系赋予行政干预组织行为以正当性,这种同化力引致社会组织目标与行为相悖;为了消除成员对行政事务的心理排斥,政府利用制度真空干预人事安排;行政吸纳使组织内部缺乏维系动力,且因社会资本不足,持续性扩大再生产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基本特征。基于北京麦子店街道"楼院自治"实践考察,研究发现:社区治理单元小型化、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完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社区治理议题分类分级处置以及配套相应的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的体制性要素,是实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实践表明,这一有效路径可以推动党的组织资源、政治资源转化为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可以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存量的多寡与分布均衡与否,直接影响着社区发展的绩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着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社会资本的重建是促进社区发展的理想路径选择。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社区发展主要在于加快社区制度建设、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志愿服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引起学界的较大关注。结构决定功能,中国共青团通过机构交错和人员交叉任职使得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在中国共青团的绝对领导之下;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决策权与领导权在各级民政部门手中,并通过基层组织与基层政权进行实施,这也就使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必然会打上行政化的烙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提供新的替代路径,破除中国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行政化的路径依赖,救治原有的路径闭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志愿服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引起学界的较大关注.结构决定功能,中国共青团通过机构交错和人员交叉任职使得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在中国共青团的绝对领导之下;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决策权与领导权在各级民政部门手中,并通过基层组织与基层政权进行实施,这也就使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必然会打上行政化的烙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提供新的替代路径,破除中国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行政化的路径依赖,救治原有的路径闭锁.  相似文献   

15.
社区公共服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组织是其中重要一环。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改进与社会组织的角色选择密切相关。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中的角色,呈现出复杂性和适应性特征,但是学术界较少从动态视角探析社会组织角色与组织环境间的关系。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对M社会组织进行个案分析,我们发现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中的角色是在环境选择的被动适应和组织选择的主动适应共同作用下,由“服务生产者”向“共同缔造者”演变。作为“共同缔造者”的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当前传统城市社区受内外因素影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只有敏锐把握这一变化,深入分析背后原因,研究城市社区的演进路径,重塑社区功能主体,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城市社区的消解是社会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和体制变化的结果,其演进过程可划分为统治、管理、治理、社会生活共同体四个阶段。重构、完善社区的功能主体,必须注重把握以下几点:一要强化法治意识;二要健全组织体系;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四要理顺内外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对社区共同体形成以及社区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社会资本理论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比分析国内外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社区社会资本指标测量与定量研究、社会资本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社会资本在社区特定领域的影响研究等方面进行主题分析。国内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对社会资本在社区治理中作用的肯定,或者是从微观层面验证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而缺乏有关社区资本与社区治理中层理论的建构。通过借鉴西方的研究脉络和创新成果研究,为我国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社区治理研究提供方向性引导。  相似文献   

18.
居民参与对促进社区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扩大居民有序参与"作为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重点内容。居民参与规模、程序和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参与广泛性、参与多元化等方面还远不够,深入探索影响居民参与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组织创新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基金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在线问责现状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基金会的在线问责水平总体不理想,公募基金会的在线问责平均水平稍好于非公募基金会的平均水平。组织规模、捐赠依赖度、基金会范围及所属行业显著影响了组织在线问责水平,但影响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在线问责水平的因素有很大区别,对公募基金会来说,规模越大、捐赠依赖越高的非教育类基金会的问责水平更高,而对非公募基金会来说,捐赠依赖越高的全国非教育类基金会的问责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20.
政治关联是非营利组织嵌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政治关联分配财政资源也是国家干预的一大特点。国家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行政控制的典型特征就是通过政治关联影响其财务绩效,即经由政治关联给非营利组织的筹款活动带来正向的积极影响。但最近的研究发现随着国家放松行政控制、改善筹资环境以及使用间接工具来引导非营利组织,政治关联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的影响不再显著,甚至还可能起到负向的效果,进而有学者提出了国家干预弱化的竞争性观点。论文从慈善基金会的内部治理切入,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对中国慈善基金会2013—201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政治关联对基金会的社会资源汲取能力和政府资源汲取能力有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部分是通过政治关联提升基金会内部治理能力来实现的。这一发现展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性转型后政治关联作用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