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城发力”是上海“十四五”规划构建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过程中,基层治理面临着快速开发、功能转型、产业发展和人口导入带来的诸多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及实证研究,提出加强新城基层党建的必要性,并结合上海新城的实践,分析基层党建通过政治引领、组织设置、干部任职、阵地建设等方式实现组织动员、多元合作、资源整合的机制和路径。继而探讨融合型基层党建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新城建设所需的生产力和统合力,从而提升发展效能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孟燕方雷 《探索》2022,(6):85-97
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功能与重要优势。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中轴,组织基层社会并动员社会主体参与治理是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内蕴动员型治理逻辑,其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功能,引领重塑基于信任的社区治理关系结构;嵌合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整合治理资源以降低治理成本;发挥党员示范带头效应,带动社区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因此,要实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需通过枢纽链接、组织嵌合与行为垂范等机制提升动员型治理效能,即建设枢纽型党组织,通过机构合作以实现治理过程的系统化运作、资源交换以降低治理成本、空间优化以提高治理效率,引领构建社区治理整合体系;深化党的组织嵌合,通过完善党的组织架构以组织带动社区居民、拓展党的组织覆盖面以整合社区治理组织化资源、建设政治引领工程以推进合作治理,塑造社区治理网络格局;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统筹加强社区党员与在职党员双重示范引领效应,激活社区治理主体参与动能,进而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稳固现代化国家治理根基。  相似文献   

3.
从功能定位上看,"创城"机制是"速成式"城市治理模式的集中体现。为在将来更好地契合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创城"机制需实现自我优化,包括树立"大创建"的城市创建新理念、构筑"共建共享"的城市创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在喜迎十八大召开的日子里,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不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认真组织党员于部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组织创产业、干部创事业、党员创家业”活动,使每个农村党员融入产业富民、和谐老湾建设的第一线,全乡330名农村党员人人争当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3,(13):15
正海原县委组织部通过开展创机制、树形象、求满意活动,切实提高了组织工作满意度。抓改革创机制。一是探索和规范干部提名制度,扩大提名民主范围。通过采取党委集体提名、组织人事部门建议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提名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干部的公认度,初步规范了干部选拔初始提名。二是  相似文献   

6.
霍春龙 《探索》2013,(1):81-84
通过检视已有文献发现,政府治理机制是一个黑箱式的概念,很少有人对其构成要素、涵义等做专门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以“事的理论”打开政府治理机制的黑箱.首先,介绍“事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重新界定机制和政府治理的涵义.继而,探究政府治理机制的构成要素和涵义.最后,进一步认为政府治理机制是一种体系,并分析了政府治理体系内容.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全国社区建设运动以来,“国家—社会”二元关系范式成为社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范式,先后大致形成了公民社会发育论、国家政权建设论、国家与社会互动论以及多中心合作治理论等不同论断。然而,我国城市先后几轮以国家与社会分权为目标的居民自治与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均告“失败”,该范式的适用性不断遭到质疑。因此,本研究提出城市社区研究应转向更加契合本土经验的“中央—地方—民众”三层互动关系范式与理论框架,以推进对我国社区治理体制与机制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全国社区建设运动以来,“国家—社会”二元关系范式成为社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范式,先后大致形成了公民社会发育论、国家政权建设论、国家与社会互动论以及多中心合作治理论等不同论断。然而,我国城市先后几轮以国家与社会分权为目标的居民自治与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均告“失败”,该范式的适用性不断遭到质疑。因此,本研究提出城市社区研究应转向更加契合本土经验的“中央—地方—民众”三层互动关系范式与理论框架,以推进对我国社区治理体制与机制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等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的实践为例,研究“平战结合”模式下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在激活组织体系、优化“融合枢纽”、解决实际需求等方面的功能建设,并针对疫情暴发期间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加强政治引领、社会动员、平战转换、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环保威权空前强化的政策背景下,以打破常规、资源动员和专项行动为特征的运动式治理正成为地方环境工作的常态,并开始走向常规化.本文将通过类型学的思路,在分析框架构建和类型学演绎的基础上,基于六个典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实践的多案例比较,对运动式环境治理的不同动员模式进行经验性总结,并形成一个类型学解释.研究发现,运动式环...  相似文献   

11.
蓟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了次全会和全市“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坚定“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天津“北生态”核心区定位,明确做好实力美、形态美、内涵美三篇文章,打好产业转型升级、蓟县新城建设、水源水质保护、矿山创而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五个攻坚战,以“四清一绿”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美丽蓟县建设,努力把蓟县建设成为实力更加摊厚、机制更加灵活、生态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形成山、水、城、田和谐共生的美丽蓟县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霍军亮 《探索》2023,(6):93-107
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已经成为一种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也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蕴含着深厚的学理逻辑。政治逻辑层面遵循了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理论逻辑层面体现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之间的耦合关系,历史逻辑层面传承了中国共产党治理乡村的优良传统,现实逻辑层面回应了乡村社会的内在诉求。利川市的“小院说事”创新实践,通过搭建“说事”平台、设定“说事”内容、制定“说事”规范,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和政治引领作用,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彰显了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走出了具有本土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乡村治理新路。利川市的实践探索有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和学理价值,体现了“组织—内容—制度”的逻辑框架,通过“组织再造”整合了党组织资源,提升了组织动员能力;通过治理内容的优化,回应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通过制度建构,重塑了乡村治理规范,提升了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行动,要以增强农村...  相似文献   

13.
喻娇娇  李坚 《当代贵州》2023,(26):60-61
<正>思南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采取科级非领导职级(等级)干部担任城市社区指导员的模式,进一步引导“改非”干部发挥余热,在基层一线挑大梁、建新功。“不要觉得自己是‘改非’干部,就撂挑子了,到社区以后,一定要扎根基层好好干,干出一番大名堂来。”思南县选派“改非”干部担任城市社区指导员动员部署会,对“改非”干部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受社会上“躺平主义”的影响,在一些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出现了“躺平式干部”。“躺平式干部”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工作消极、作风拖沓等方面。“躺平式干部”不仅损害干部队伍形象、破坏干群关系、阻碍政令实施、浪费行政资源、恶化营商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有关部门要通过强化宗旨意识、开展诫勉谈话、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等有效策略治理“躺平式干部”,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进而推动形成务实高效的干事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15.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加强基层党建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模式,如何破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这种引领关系是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助推式耦合”以治理需求为指向,通过调控党建介入的精准性和介入度,实现党建引领与治理需求的“供需适配”,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互促。“助推式耦合”引领模式通过党建的目标、组织、机制建设及党建互动,契合了基层治理对动力、网络、机制和信任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了引领的精准性,通过目标设定权下移、主体自发联建、机制同构及互动的约束规范等刚柔相济的灵活方式,实现了党建引领的适度介入,确保了对基层治理的有效助推。“助推式耦合”的机理在于执政党权威是“助推式耦合”的根本保障、党建介入的灵活性是“助推式耦合”双重提效的关键、自发秩序是“助推式耦合”运行的基本遵循、精准性和介入度是“助推式耦合”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青团》2023,(2):56-57
<正>团建邺区委依托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契机,持续发挥团的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优势,创新建设“校地合作、队伍建设、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四力同驱工作机制,积极调动在宁高校大学生投身社区治理,将团的组织动员优势转化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力量优势,通过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青春行动,积极推进团的基层组织改革,提升共青团参与基层治理的大局贡献度。  相似文献   

17.
抗美援朝运动中妇女组织以层级式的组织架构,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内化为妇女组织任务,对妇女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文章以福建为例,探讨了独特的社会动员组织机制的模式、特征及其实际运作中的作用,以期对当下切实凝聚人心,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拓宽执政党社会动员渠道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组织改革发展过程中,成都市通过创新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出台扶持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力度等措施,有效推动全市社会组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总体而言仍然面临结构不优、能力不足、监管机制不力等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文章以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经验为基础,从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监管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对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下,整治“饭圈”乱象已经成为政府互联网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网络粉丝社群组织的活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饭圈”惊人的社会影响力背后是这类组织所具有的高度动员能力。网络粉丝社群组织不同于学术界讨论过的三类常见组织(科层制、网络型和同心圆型组织),它不论是在组织结构还是在动员机制方面都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具有明确的组织目的和激励机制,但在团体界限上富有弹性;具有横向传递的网络联结特点,却又是单权力中心;组织内的成员虽然在社会关系上呈现弱关系的特征,但却又可以依靠情感进行动员。本文将其概括为水滴型组织。这种组织中不同类型的成员之间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互动关系。通过激发多样化的情感诉求,核心人物和中间层实现了对普通成员的情感动员,而核心人物和部分中间层成员则在理性的利益计算驱使下成为各类商业资本和平台资本营利的工具。还需注意的是,“饭圈”内部的中间层并非铁板一块,部分中间层成员和核心人物间可能出现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某些中间层成员可能做出有违核心人物意愿的行动。最后,研究“饭圈”组织的结构和动员机制,对政府进行平台治理也有启发:平台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对象,是饭圈“乱象”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主体与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实践表明,“复合治理”能够有效转移政府的部分社会职能,是当前中国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政府应引导、吸纳各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结合当前社会复合主体运行中的某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城市公共事务复合治理机制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