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刚刚告一段落(布什5月1日宣布战场上的行动结束),中东和平进程就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动向:4月30日,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提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5月25日以色列内阁投票决定有保留地接受“路线图”计划;6月3日和4日,美阿(拉伯)首脑会议和美以巴三方首脑会议先后在埃及西奈半岛的沙姆沙伊赫和约旦红海旅游胜地亚喀巴召开;6月30日,在经过亚喀巴峰会后新一轮流血冲突后,巴主要武装派别宣布有条件对以停火,以色列则迅速完成了加沙地带北部的撤军;7月1日,以巴总理举行两个多月来的第四次会谈,决定组建一系列部长级联合委员会,以军从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撤军。中东和平进程在经历了近三年的流血冲突后,“突然间”又透出了一丝“久违了的曙光”!那么,我们如何评价亚喀巴峰会和“路线图”计划?中东和平进程目前出现的“转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国际社会如何看待当前的和平进程?有关三方的领导人——沙龙、阿巴斯和布什实现和平的意愿和能力如何?近期内以巴和平进程的前景怎么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希望对您正确把握当前和平进程局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欧盟"宪法危机":根源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29日和6月1日,法国和荷兰相继在全民公投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这给欧盟历史上首部宪法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媒体和舆论普遍认为,欧洲一体化遭遇了深刻危机。人们在广泛关注事件发展的同时不禁要问:在这部曾得到25国政府一致通过、支持的宪法条约遭到两个欧盟创始国民众的拒绝后,欧盟陷入了怎样的困境?当今世界这个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间组织在发展中出现了哪些深层次问题?未来欧盟的“扩大”和“深化”会不会因此停顿下来?一体化前景的不确定性将对欧盟的国际地位以及欧美、中欧关系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更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果你知道还有几天、几个月的生命,你将怎样度过?当我们有五六十年以上的时光,我们似乎就可以浪掷,让生命随命运之风飘荡,但是如果我们只有几个月、几周、几天的时间呢?多半我们会紧张起来,会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做点什么,做那些我们认为的美好事情。故事。尤沙和皮特是两个预知时日的孩子,他们最后的努力便是完整自己的美好人生。去肯尼亚的蒙巴沙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其公布的两个文件之一就是《反恐公约》。当时的国际舆论颇有不以为然的倾向,有的甚至认为该组织成员国有故弄玄虚之嫌。然而在此后不到三个月就爆发了“9·11事件”,反恐成为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随着组织机制的不断构建和完善,上海合作组织的五个成员国于2003年8月6-12日举行了代号为“联合-2003”的联合反恐演习。对于这次有中国“首次”参加的联合行动,世界舆论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此次演习在当前形势下是否必需?有什么突出特点?其真实目的何在?上海合作组织会否由此发展成为地区军事同盟?如何看待这次联合反恐演习的意义?本期的对谈试图就这些问题作出初步解答,希望能对您的思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1988年7月,在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统治集团作出两个1988年9月18日军事政变后仍加以贯彻的重要决定。这两个决定深刻地影响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1988年7月23日,在奈温将军宣布辞去主席职务的纲领党非常会议上,该党肯定了经济自由化的必要性,并认为应当鼓励私营部门参与经济。这个决定很可能由以下两个因  相似文献   

6.
7月 1 6日 ,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七一六”讲话从治党兴国的战略高度出发 ,科学地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两个不可替代”的精辟论断 ,阐明了新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的五条基本方针。在不到 1年的时间内 ,总书记就社  相似文献   

7.
若邻 《新青年》2007,(6):42-43
2005年12月2日凌晨6时许,阮拓文,一位25岁的澳大利亚青年在新加坡的樟宜监狱被判处绞刑,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顿时,世界舆论哗然,为什么新加坡政府如此铁石心肠,不能给他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呢?澳洲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不理解,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一超",而非"单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实力地位及其影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向新闻界介绍情况时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他说:“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他所讲的“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包括美国、西欧(共同体)、日本、苏联和中国。尼克松客观地评估了“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各自经济实力发生的变化并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7日,也门政府军攻克南部重要港口城市亚丁(前南方首府),历时两个月的也门内战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也门何以在统一不到4年的时间里就爆发了内战?北方为什么很快就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在萨利赫以武力维护了也门的统一之后,也门局势将如何发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美国高盛投资公司发表了一份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的研究报告,题为《BRICs之梦:通往2050年之路》。报告预测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四个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前景,认为四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持续到2050年左右,其经济总量2025年能达到美、日、德、英、法、意等"G6"集团的一半;2045年将超过"G6"集团。姑不论这一预测是否准确,仅就该报告所揭示的"BRICs现象"就值得学界认真加以探讨。该报告反映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四国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六位专家举行对谈,期望能引起您的高度重视,并思考就这一现象作出更进一步的经济政治学解释。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10日和24日,匈牙利分两轮举行了剧变后的第三次国会大选,青年民主联盟—匈牙利公民党(以下简称青民盟)赢得了386个议席中的148个议席,社会党获134席,独立小农党48席,自由民主主义联盟24席,民主论坛17席,真理和生命党14席,独立候选人1席。6月18日,在新国会召开的第一次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议长阿代尔·亚诺什(青民盟)和三位副议长。7月6日,国会通过了青民盟主席欧尔班·维克托就任新政府总理的总统任命。7月8日,青民盟首次上台,与独立小农党和民主论坛正式组成联合政府。原执政党社会党沦为最大的在野党。  相似文献   

13.
中日关系"政冷经温"的症结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1985年6月18日,尼泊尔政府公布了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草案。该计划从1985年7月16日开始实施,到1990年7月15日结束。一、背景尼泊尔从1955年开始执行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到1985年7月15日止,已完成了五个五年计划,一个三年计划,两个年度计划。经过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31日,中国社科院拉美所主办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拉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讨会.外交部、商务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社科院<院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世经政所及拉美所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分"拉美国际竞争力的宏观研判"和"拉美国际竞争力的国别研究"两个单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扩散安全倡议"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出访波兰时抛出“扩散安全倡议”(PSI),提出建立国际反扩散联盟,对被怀疑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相关物项的船只、飞机等运输工具进行拦截。其后,美等11个国家先后就这一倡议召开一系列会议并进行联合演习,寻求共识,加强彼此间的协作。“扩散安全倡议”的提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倡议是否意味着美国意欲超越现有的国际防扩散机制组建新的“全球反扩散联盟”?“扩散安全倡议”的国际法渊源何在?美等11国的强制性拦截将朝鲜作为假想敌是否会激化本已十分复杂危险的朝鲜半岛局势?中国应采取何种态度?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相关领域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期望对您把握相关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对"反全球化运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反全球化运动”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什么是反全球化运动?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一运动的性质?为什么发达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中心和动力源,又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中心和动力源?如何估计这一运动的发展前景和影响?本文想在这些问题上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东亚爆发金融危机已过两年。东亚经济强劲复苏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有人担心东亚可能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的依据是什么?东亚如何深化改革?东亚经济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自1997年7月2日泰国货币泰铢大幅度贬值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迄今已过两年。  相似文献   

19.
导弹试射、六方会谈与多边谈判中的"安全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7月5日朝鲜的导弹试射加剧了朝核问题所引起的安全紧张关系,沉重打击了六方会谈进程。为什么多边会谈启动三年之后朝核问题上的“安全困境”始终得不到实质性缓解?本文认为,在有关国家的安全认同无法得到实质性变更与发展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对话机制难以消除安全冲突。朝鲜导弹试射所提供的经验是,必须在行为体形成开放系统的前提下发展可以规范的安全认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有关"秘密报告"的以下五个长期存在争议或未曾深入触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发表了看法.这五个问题是1.赫鲁晓夫执意向苏共二十大作批判斯大林报告的动因何在?2.批判斯大林的报告为何采用了秘密报告的形式?3."秘密报告"是对苏共二十大代表的突然袭击吗?4."秘密报告"为何未保守住秘密?5."秘密报告"和《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为何都未从体制上寻找个人崇拜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