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是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生态保护发展区重要区域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山纵横、沟壑密布,可谓"七山二水一分田",面对生态脆弱和经济贫困的双重考验、建设用地差和农耕条件差的双重制约、资源环境差和开放能力弱的双重压力,唯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挑战"双重考验"、破解"双重制约"、缓解"双重压力"。为此,我们牢牢抓住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所带来的政策机遇,务实抓好六项重点任务,切实推进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朱钦万 《重庆行政》2014,(4):99-100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战略部署,明确地将地处库区腹心的巫山定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意味着巫山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生态立县"之路,对高寒边远山区村民实施生态扶贫搬迁。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成功的探索——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范本"前提下,巫山县大胆试大  相似文献   

3.
<正>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旅游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载体。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重庆市彭水县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切实肩负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牢牢把  相似文献   

4.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地方政府应当全面正确履行其职能,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核心原则,担当起保护好三峡库区青山绿水的责任,并肩负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与特色资源加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2014年3月,重庆市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名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将重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由国务院决定选择100个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该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地处三峡库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因此,若将"两区"地区纳入国家首批国家生态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按照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将全市科学规划为五大功能区域,即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沿长江43公里,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必须从奉节发展实际出发,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  相似文献   

7.
正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黔江区、石柱自治县、秀山自治县、酉阳自治县、武隆县、彭水自治县等6个区县(自治县)划分定位为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一)"我最关心的是市政府将如何支持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建设。"在本次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汤亚兵说,秀山自治县作为全市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保障财政刚性支出已力不从心,要承载起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区的重担,自身力量实在是捉襟见肘,必须从市级层面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重庆将迈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都市功能核心区范围包括:重庆  相似文献   

9.
何平 《重庆行政》2015,(3):14-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同志也意味深长地说:“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核心任务也是发展。”重庆市委的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将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武隆带进了全新的生态时代。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区,要求既守住生态底线,又释放发展能量。武隆积极把发展置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建设来通盘考虑,按照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建设更加完备、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化更加普及、生态产业更加发达这“六个更加”要求,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武隆公园”,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引领、生态经济支撑、生态制度保障的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0.
《重庆行政》2014,(2):F0002-F0002,I0001-I0003
正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县牢固树立"越贫穷越要发展,越贫穷越要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发扬"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精神,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建设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市特色产业基地"的武隆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速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重庆行政》2013,(4):2-5,130
<正>武隆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响应市委关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建设"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的首要位置,加快建成"全国生态县"。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以来, 彭水县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深入贯彻中央和全市系列会议精神,秉持"兴于生态、立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城市经济、民生经济,出台了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指导性意见,完善了"五化"统筹推进、"三区"协调发展的总思路,形成了"2+3+15"政策支撑体系.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16亿元, 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69元、增长13.2%.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以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安排为重点的交通组织,既直接影响区域之间的人口流、货物流等有形的"流",也间接影响信息流、资金流等无形的"流";并且既影响各种"流"的流向,也影响其流量。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将通过对区际运输成本、贸易效率、开放水平等广义"交易成本"的改变,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中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重庆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以下简称"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以下简称"渝东  相似文献   

14.
《重庆行政》2014,(4):126-126
正重庆市彭水县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立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并重战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全面提升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开创了林业产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6个区县的经济总量,相对于其余4个功能区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区县甚至仍没有破题。在渝东南地区,一般制造业也没有什么基础,现在"无中生有",非常困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矿产品加工,但随着经济下行,矿产品价格下降,而且矿山开采,对生态破坏非常严重,不符合"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布局在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勉强为之,违背规律。但聚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但有  相似文献   

16.
张波 《重庆行政》2014,15(6):33-34
正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工会的工作能力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工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2013年9月在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五个功能区域是在"一圈两翼"区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重庆市主要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大都分布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旅游潜力巨大。特色旅游是依托地方自然生态、历史文脉等旅游资源,挖掘或构造特定旅游项目及产品,针对特定旅游市场的旅游形式。特色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武隆是渝东南乌江下流的一个山区小县,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七山两水一分田,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穷则思变。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越贫穷越要发展,越贫穷越要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发扬"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市特色产业基地"的武隆功能定  相似文献   

19.
正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力量,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经济活力的关键,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地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庆市丰都县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要求镇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生态涵养和环境保护,因此,如何探寻一条镇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丰都镇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丰都县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目前,丰都县共有30个镇乡街,行政区划面积2900.86平方公里,乡镇总人口83.53万人。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国家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持续建设,重庆市《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的印发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的实施,从国家和市级层面对渝东南地区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定位更加清晰。加强生态保护与发展,成为渝东南实现国家战略部署和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渝东南独特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也成了该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