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小康社会重要建设目标,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任务,这是顺应民意、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英明之举。然而,我国成分复杂的政治文化早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其中民主法制意识缺失、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余毒,已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羁绊。因此,政治文化的重塑或再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需要和当务之急。一、肃清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余毒是重塑政治文化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党的t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要带领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3.
培育文化主体性是民族国家文化自觉、自省的过程,是通往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由之路。近代西方文明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当下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工具理性负效应,西方价值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瓦解,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本土文化某种程度的主体性缺失困境。文化系国家发展命脉及民族复兴重任,寻找中华民族之精神自我,重塑文化主体性务必有的放矢、抓牢关键。优秀传统文化镌刻着中国人的价值基因,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结晶,重塑文化主体性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开展,传承革命精神以开展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虽然,目前我国已进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但还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传承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明显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也明显低于城市居民,"三农"还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5.
张玲  黄畅之 《求索》2007,(7):146-147
本文分析了我国儒学在新世纪儒学价值的现代转型和21世纪儒学价值的重塑问题。藉以启示我们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和谐文化已经成为文化工作主题,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重塑农村文化主体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 传统的农村文化主体——乡镇文化站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各种形式的新型文化主体不断涌现,农村文化主体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适应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形势新要求, 重塑农村文化主体,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能否顺应互联网发展特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政府应当在互联网上加强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文化舆论阵地,从而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湖北宣传》2007,(3):4-4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加强铁路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载体,发挥阵地作用。沈阳铁路局以陈列馆为阵地,再现沈阳铁路历史文化,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铁路核心价值观、推进铁路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创新     
文炳勋 《湖湘论坛》2004,17(6):34-35
积极探索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与重塑的历史过程 ,这一历史过程必然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与时俱进 ,吸取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的积极成果 ,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文化的传播为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它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它解构与重塑学生认知,致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它侵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消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行为。为此,作者认为公安院校要积极树立文化反恐思维,运用传统优势,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涵养作用;丰富精神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新教育方法,鼓励教育者抢占新媒体教育阵地;及时纠正偏差,运用议程设置指引学生价值取向,以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何花 《前沿》2013,(13):175-17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重塑主导文化的任务.它经历了由单一化的主导文化向多元文化并存条件下的主导文化的嬗变过程.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物质条件,纯粹的主导文化建设,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入歧途;但是,在经济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设,不自觉培育与维护主导文化,社会主义同样危险.  相似文献   

13.
发展迅猛的网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崭新的重要阵地,对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学会应用网络这一高科技工具,建设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在网络信息通道上,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开发马克思主义网站,建立马克思主义网络队伍、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并采取措施,加强马克思义思想文化网络阵地管理,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牢不可破的精神防线。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理应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同时,统一战线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的重要平台。统一战线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根据统一战线自身的特点在不同领域采取不同措施,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消除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数字政府的建设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数字政府的兴起 ,为网上政治文化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现阶段 ,我国抵御网上政治文化入侵的策略是 :采取积极防御措施 ,以政府网站为阵地大力弘扬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加强网上道德教育 ,培养健康的网络伦理 ;依靠技术进步 ,保障数字政府的信息安全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监督和管理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16.
重塑行政诉讼观念文化已经成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现代化的关键点之一.行政诉讼观念文化的重新塑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试对其重塑路径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党校期刊作为党的重要宣传理论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党校期刊工作,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13,(23):15-16
内政办发[2013]103号10月29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文化活动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职工队伍团结、维护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全面加强全区地方工会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等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山区农民文化消费有了一定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传递农村文化的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健康文化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但农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仍然偏低,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并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网络和谐文化建设,对于和谐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