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严冬将至,囊空如洗,毛泽东向二十五军借钱,徐海东抠出自己不多的“家底”。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这里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历史壮举——长征。这时,红二十五军已经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中央红军的到来,陕北革命力量大增,这让徐海东高兴得眉飞色舞。他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哦们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和中央红军会合,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然而,两军会合,陕北一下子开进这么多部队,…  相似文献   

2.
徐海东(1900年-1970年),湖北省黄陂县人,窑工出身。1925年入党,参加过北伐和黄麻起义。自代理排长一级级干起,解放前曾任红15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解放后一直养病。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多次说过:“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快马加鞭去见毛泽东 1935年9月20日徐海东指挥红十五军团,在陕北劳山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一举歼灭敌人一一O师三千多人,取得了大胜利。此时也正是徐海东等人焦急盼望中央红军到来的时候。 …  相似文献   

3.
<正>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后到达陕北吴起镇。虽说当时红军的目标是北上抗日,可初到陕北连生存下去都困难,7000多人的中央红军只有1000多块大洋的家底。从哪里去找钱?毛泽东突然想到了几天前见过的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就写了个2500元的借条给徐海东。第二天,红十五军团供给部就从自己7000块大洋的家底中拿出5000块,派人送到中央红军后勤部,并抽出许  相似文献   

4.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瞬间之七:直罗镇大捷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蒋介石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一起消灭。如何站稳脚跟?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陕北富县县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罗镇布下口袋阵。1935年11月20日,国民党东北军先头部队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进入直罗  相似文献   

6.
甘孜会师     
《党课》2006,(10):92-92
红二十五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发展起来的一支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西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即以留下的第二十五军军部及其第七十五师、第九军第二十七师以及部分地方武装,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1934年4月与红二十八军合编,仍名为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为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经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击破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于12月胜利到达陕西南部。随后,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创立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军主力北上行动,挺进甘肃。9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同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两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相似文献   

7.
正1935年冬,中央红军刚到陕北,人困马乏,兵员不足,陷于国民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包围之中。蒋介石不顾日本侵略者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危险局势,严令张学良与杨虎城对刚到陕北的中央红军进行"围剿",企图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1月29日,陕北富县。刚刚被贾拓夫解救出牢房的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陕北红军红二十六军代政委汪锋,顾不上休整疲惫的身体,匆匆赶到套通原东村  相似文献   

8.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由于党中央积极的统战工作,争取了东北军张学良和西北军杨虎城两位将军接受“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的主张,赢得了局部暂时停止内战的良好局面,党中央和红军遂在陕北站住了脚跟.但是,红军北上抗日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生活处境仍然十分艰难.那时的陕北,人烟稀少,土地贫脊,粮秣匮乏.中央红军与红25军会师后,一时又增加了不少部队,军需给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时值冬季,部队穿的还是单衣草鞋,吃的更差,省吃俭用也难以渡过春荒.历经艰辛的红军又一次面临严重的考验.而阎锡山又十分顽固地拒绝了我党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  相似文献   

9.
“你的行动,就是 最好的证明嘛!”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立即纠正陕北肃反的错误,下令释放刘志丹、习仲勋和其他受牵连的同志,恢复他们的工作。 徐海东在高兴的同时,也引发了他长期系在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原红25军还有300多个“反革命嫌疑犯”的问题尚未解决。这300多个人中,有团长、政委、营长、连长,也  相似文献   

10.
剑钧 《党史文苑》2001,(1):39-42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予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颂扬。在陕北苏区,周恩来极力支持徐海东解决红二十五军所谓"反革命嫌疑犯"的问题。"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命令徐海东:"红十五军团要迅速开到商州一带",援助东北军和西北军。临走时…  相似文献   

11.
张明 《共产党人》2009,(22):52-53
1935年8月到1936年10月,西吉县境内有过多次红军长征部队经过或会师的历史:1935年8月15日,红二十五军向陕北转移途中,由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的3000多名红军将士,从甘肃省静宁县进入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率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一纵队,由甘肃静宁县、西吉县的玉桥乡一线,进驻了单家集,拜访了单南清真寺的阿訇,讲述了红军政策,并住宿一夜,于6日晨6时出发,向六盘山进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红军长征后,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25军,按照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他们经过艰苦奋战,于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各路红军长征队伍中先期到达陕北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的第一支部队,是北上先锋,被毛泽东誉为"中央红军之向导"。  相似文献   

13.
郭小涛 《共产党人》2006,(10):48-49
1936年6月11日,西征红军右路军红十五军团包围豫旺县城下马关后,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决定,派红七十三师一部和马青年为师长、欧阳武为政委的回民独立师进攻王家团庄,扩大红军西征在宁夏回族中的影响,打击马鸿逵的反动势力,进一步巩固、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王家  相似文献   

14.
攻克下马关     
1936年6月初,英勇无敌、所向披靡的西征红军右路军红十五军团,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率领下进入宁夏,开始执行西征第二阶段夺取宁夏(不含银川),建立和巩固陕北根据地的任务。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等部,从陕西定边一带,经盐池县南部麻黄山、大水坑等地,直插宁夏豫旺县境(今同心县)。6月11日夜,红七十五师师长陈锦秀、政委常玉清率部兵临下马关城下。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长征     
一、长征的基本概况关于长征的纪念活动,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因为去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不仅仅是中央红军的长征,而是“3 1”,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长征以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实施战略转移算起。此前的红六军团西行算“探路”,红军长征的历史起点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这就要穿越时间隧道,回顾中央苏区的历史。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下井冈山,经过在闽西、赣南一年多迂回转战,创建了中央苏区。在连续粉碎国民…  相似文献   

16.
关于《红二十五军十五个月斗争歌》的几点说明陈鹤桥一、红二十五军1935年9月长征到陕甘苏区时,与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十五军团。10月同中央红军会合后,大家都爱唱"中央红军十二月长征歌"。我们红二十五军的一些同志提出请军团政...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2011,(9):56-56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即将与陕北红军会师。而东北军和马鸿宾部的3个骑兵团一直在后面紧紧追随。为确保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防止把敌人带进根据地,毛泽东提出要砍掉尾追中央红军的这条可恶的“尾巴”。他电令彭德怀,主张给马家骑兵一个打击。  相似文献   

18.
正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他们辗转大半个中国,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漫漫长征路,  相似文献   

19.
<正>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只有四五千人,连同红十五军团,也只有一万人左右。可是,国民党驻扎在陕甘一带“围剿”红军的军队,包括东北军、十七路军和其他杂牌军,以及尾追红军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军,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人。红军初到陕北,人地生疏,物质困难,敌众我寡,生死攸关。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沉着应对各种风险。为此,毛泽东在西安事变前给各方人士包括蒋介石书写信函,以传递善意,建立联系,期待化干戈为玉帛,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吴焕先牺牲后,由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率领下,从豫南何家冲出发长征,于1935年9月15日抵达陕北永坪镇,为期10个月,孤军远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