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3,(9):6-6
一曲曲朴实的民歌在舞台上唱出,玉溪带来的歌舞剧《玉溪飞歌》展示了原生态韵味浓郁的民族文化盛宴。《玉溪飞歌》以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元素为核心,由《火映山乡》、《花腰俏》、《彝山韵》、《哈尼谣》、《花鼓飞花》五章14个节目组成。生动、艺术地展现了玉溪世居少数民族的鲜明特点,为观众勾画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玉溪民族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电视娱乐真人秀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这些节目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过度娱乐化的负面社会效应。近年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电视文化节目悄然崛起,被认为是庸俗娱乐节目的反击。对当下电视文化节目的整体特征及热播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化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6)
正近年来在北京求学生活,我发现两岸流行文化有越来越同步的趋势。越来越多台湾电视台愿意转播大陆电视节目,宫廷剧《步步惊心》《甄嬛传》以及《琅琊榜》等,几乎是进入了"循环播放"模式。同样的情况还有大陆选秀竞赛类节目《我是歌手》等。这些都代表台湾观众对于大陆节目接受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台湾观众也能透过电视节目开始了解对岸,成为增进彼此认识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4.
邱宏光 《理论月刊》2007,3(3):51-53
本文选择分析的几部近期小说作品——贾平凹的《艺术家韩起祥》、蒋韵的《想象一位歌手》和韩少功的《山歌天上来》要叙述民间艺人的命运浮沉,表现民间文艺在现代中国的特殊历史遭遇。通过反思个体自身及其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复杂纠葛,它们重申了民间文化自由独立的艺术创造精神,对它在中国新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使命展开文化想象,同时,也为全球化冲击下民间、民族文化的前景感到忧虑。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后亚文化语境下,亚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风格、抵抗、收编等对应关系与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网络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图谱,文化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充满张力。"90后"甚至"00后"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与抗拒的,只是需要以他们的方式表达才能产生共鸣,因此当《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纪录片节目遭遇二次元文化B站,传统文化基因与互联网文化基因发生碰撞,传统文化在二次元的解构与建构中,产生了奇妙的文化融合,主流文化经历了一场文化裂变,在网络化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社群化传播的效应下,亚文化形态进入主流文化是对主流文化进入网络的一次文化逆袭。这对文化内容输出者重新思考平台及传播将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夷陵、琅琊、姑苏……这些小说里的风水宝地,就位于中华热土;醉翁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这些出现在文人墨客诗词中的亭台楼阁,只闻其名便令人神往;左权县、尚志县、张自忠路……这些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地方,承载了多少厚重的红色记忆。2019年1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央视首播。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和参与性,迅速吸引了万千观众的目光,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共鸣和情感共振。  相似文献   

7.
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以蒙中友协副会长姜仓诺罗布为团长的蒙古友好民间歌舞团于3月26日至4月3日在北京、天津进行友好访问演出。 蒙古友好民间歌舞团由蒙古铁路歌舞团13位优秀舞蹈家、歌唱家、器乐演奏家组成。他们表演的舞蹈《黑骏马》、长调歌《红色的走马》、喉音演唱《满都勒汗的颂词》等节目,具有浓郁的蒙古民族特色。他们的歌声和舞姿把观众带入到辽阔的大草原。蒙古歌唱家用中文唱起《康定情歌》时,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把演出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8.
马玉华 《友声》2006,(2):30-32
对外友协组派的天津歌舞剧院访日团一行47人应日本民主音乐协会邀请于2005年9月12日至11月25日在日本37个城市进行了55场友好访问演出,观众近8万人。天津歌舞剧院此次推出的大型乐舞《异彩流金》主要分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天津风情两大部分。在表演形式上,融现场演奏、歌、舞为一体。整台节目在表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又始终贯穿着中日友好的主题。演出是从介绍周总理和池田大作(日本创价协会名誉会长、日本民主音乐协会创始人)之间友谊的旁白开始,在池田大作为表达中日两国世代友好而创作的《樱花缘》的歌声中落下帷幕。每当观众听到自己…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掀起了一阵传统文化风潮.首期节目中,由知名演员倪大红扮演的伏生与撒贝宁进行了一次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用生动的舞台表演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尚书》这样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和它背后的故事,让历史在荧屏中重现.  相似文献   

10.
重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品  任华 《前沿》2010,(13):138-142
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兼容并蓄的特点,但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缺、旧、失等方面。针对这种现状,应建构民族传统文化"五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系统: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民间艺人发挥主体作用,各类学校发挥教育推广作用,专家学者发挥科学指导作用,各类商家发挥产业推动作用。只有五方相互间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重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正8月3日,大陆知名箜篌演奏家鲁璐一行应邀赴台展现箜篌艺术之美,增进台湾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在台湾台中歌剧院内,由"闻韶轩"主办的2018年度音乐会《大墩随想》开幕。鲁璐一行献上二重奏《清明上河图》、独奏《箜篌引》、协奏《孔雀东南飞》三个精彩的箜篌节目,引得台下掌声不息。在观众强烈要求下,鲁璐再次返场,加演一曲《烟花易冷》。她与80人丝竹乐团  相似文献   

12.
布朗 《统一论坛》2006,(3):55-56
2006年2月8日,来自祖国大陆的舞台剧《风中少林》在台北上演。这台集舞蹈和武术于一身的大型舞台剧,一上演就令人耳目一新。五天七场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每场演出都能感受到台湾民众喜爱少林的热度。在紧凑的演出行程中,剧团还应邀与台北的民间团体、机构交流。舞剧中的武术指导和来自河南中国功夫团的多位武术演员专门应邀到台北东森电视台,通过节目向民众演示并介绍螳螂拳、醉拳等闻名遐迩的少林功夫。精湛的武术吸引着台湾的观众,让他们赞不绝口。多年前,电影《少林寺》曾经迷倒数不清的男女老少。如今,《风中少林》再度引起各界人士对少…  相似文献   

13.
富有土家族所特有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精神、民族特点、民族风格和饱含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传统歌舞《打闹歌舞》重又搬上了历史舞台,这是黔东北土家族人民的一大喜事。1983年,在北京举行的乌兰牧旗式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沿河土家族的《打闹歌舞》,作为黔东北和贵州省的代表节目参加了演出,受到首都各族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1984年,贵州省电视台将这一节目录相上映,又一次受到各族观众和文艺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接着,铜仁地区举办《梵净山之夏》音乐晚会和全国举办的职工《建设者之歌》音乐晚会在贵阳举行时,又被特邀前往作表演。各族观众和文艺评论界,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富有土家族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的好节目,是一簇含苞待放的山花。 黔东北土家族的《打闹歌舞》的来历怎样?为什么刚搬上文艺舞台,就受到各族观众和  相似文献   

14.
段绪慧 《世纪行》2011,(4):13-13
一、恩施州发展民族文化成效明显 一是坚持专业和群众相结合,民族文化魅力四射。以创作精品、培育精英为主体,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和节目。歌唱家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唱响湖北传世金曲之首的利川《龙船调》。比兹卡组合、土(家)苗兄妹组合、巴东撒叶儿嗬组合在CCTV青歌赛获奖。曲艺节目《取名》、《来凤土家摆手舞》、大型歌舞《比兹卡》、群舞《土家阿哥苗家妹》在全国获奖。  相似文献   

15.
李顺萍 《传承》2007,(4):30-31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壮族的歌圩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不仅产生了《刘三姐》等优美的传说,也创造了颇具代表性的南方山歌文化,壮乡也赢得了“歌海”的美誉。  相似文献   

16.
《新疆人大》2014,(10):44-44
《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经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已于10月1日起施行,鄂伦春族原生态狩猎文化有望得到更为完整的保留。《条例》规定,自治旗教育部门应组织编写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材,学校也应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自治旗鼓励通过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等方式募集资金,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金;自治旗政府要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命名制度,在鄂伦春族居住相对集中、原生态文化保留较好的区域设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甘蔗节节甜,山寨换新颜,新楼哥建好,专等把妹连……”一首原生态壮欢歌曲《哪来歌恁甜》唱出了壮乡农村的新面貌,唱出了壮家儿女的幸福新生活。2007年2月,柳城壮欢走进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让全国观众领略了柳城的壮族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8.
管鹏 《今日民族》2005,(1):42-43
早就听说瑶族的《盘王歌》古老而神秘,不但在国内的瑶族地区传唱,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瑶族地区也有流传。为了揭开《盘王歌》神秘的面纱,笔者多次深入瑶族村寨走访了许多瑶族民间艺人。据介绍,《盘王歌》也称《盘古书》、《盘王大歌书》等,现仅存的只有民间流传的三种手抄本,每种手抄本都在三千行以上。《盘王歌》并不是专唱盘王的专集,而是瑶族最崇敬的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乐神的主要唱本,其歌词吟唱的内容既有瑶族民间的神话传说,也有瑶族先祖的历史,同时还有劳动和爱情等方面的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年逾七旬的瑶族老人盘国春向…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年初,锡林郭勒盟召开的文化工作会议可以说是锡林郭勒盟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此次会议吹响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盟的号角。一年多时间,锡林郭勒盟各地围绕奋斗目标,加快文化事业的建设,民族大盟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年多时间以来,锡林郭勒盟挖掘民族文化精髓,狠抓品牌文化树创,精品剧(节)目创作。重点创作《元都古韵》、《都仁扎那》、《四季牧歌》等民族歌舞节目,并且积极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准备推向市场。歌曲创作,积极参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征歌活动,全盟征集新歌145首推荐歌曲7首入选自治区评奖范围,其中《神马颂》被推荐申报国家“五…  相似文献   

20.
打造贝叶文化品牌提升西双版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香宰 《今日民族》2005,(10):60-61
贝叶文化,是人们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称谓,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贝叶文化”经本,包括叶质形和纸质形的两种。叶质形的傣语称为“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树叶片上而成。纸质形的傣语称“坦嘎兰沙”。大量的佛教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记载在《贝叶经》里,而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歌谣、情诗、谚语、俗语、格言、谜语以及法律法规、天文、历法、医药、伦理道德等都是传抄在《绵纸经》书里。由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具有相同的族源(百越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