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的农业     
泰国是个农业国,全国土地面積是321,250,000莱,可耕地面積佔全国面積的17.59%,相当于56,511,877萊,而这些耕地面積,真正能耕种的只佔77.13%。大約佔耕地面積的4/5,其余是杂树叢生的荒地,所佔的土地面積,大約6,869,565萊,相当于12.16%,而那些真正是森林面積的却佔全国土地面積的1/2,即大約51.49%,或165,443,140莱,大約0.40%,或1,294,480萊,是池沼等的  相似文献   

2.
科·阿基诺政府的全面土改纲领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科·阿基诺政府1987年2月8日颁布土地改革纲领。同年7月26日在菲新国会开幕前夕,科·阿基诺总统在她拥有制订法令权力的最后一天签署了包括土改法令在内的42项法令。但她把土改法令的具体规定,特别是争论甚多的地主和种植园主保留土地的最高限额  相似文献   

3.
1.土地占有 緬甸的统计往往只提供缅甸本部耕地归属两类土地所有者,卽“非耕作者”地主和“耕作者”地主所有的资料。这种情况下,如果充分了解到,在缅甸的农业中,“非耕作者”有土地占有卽是那些其本身并不经营土地面将土地全部出租的地主(包括齐智人)的土地占  相似文献   

4.
緬甸联邦除了緬甸本部以外,还包括有几个民族自治邦——撣邦、克倫邦、克欽邦、克耶邦和欽族特別区。这几个民族自治邦的土地面积佔緬甸联邦全部土地面积的40%以上,人口佔17%弱。它們的居民几乎全是农民。各少数民族因其經济文化結构极不相同,所以其社会制度的特点是既具有部落关系和封建主义而又  相似文献   

5.
泰国土地面積一共128,500,000英畝,其中農作物用地佔總面積的24,037,505英畝或18.71%,耕地大概是農作物用地面積中的82.61%或4/5。 林地佔4,180,581英亩或17.37%,属于政府所有的林地和备用牧地約佔總面積的一半,即51.03%或65,576,141英亩。其余40%或517,792英亩为沼地。 泰国基本上是一个农業国,从統計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6.
“把地主引向工业生产” 除了在“黜有地主”土地的基础上“佃农小田主化”(都是两个同样空洞和詭詐的口号)的目的之外。南越的所謂“土地改革”还有着一个这样的目的:“把地主引向工业生产”。第57号法令規定:“被黜有”土地的地主可以用偿  相似文献   

7.
緬甸有4/5以上的人口居住于農村。①英国帝国主义曾不断地榨取被奴役的緬甸農民的脂膏。英帝国主义在这方面还得到其社会支柱与直接代理人——地主和高利貸者的帮助。大約有一半的耕地,②而且其中85%主要是在農业地区③的土地掌握在一小撮外国的和当地的地主和高利貸者手中。70%以上農戶沒有土地或很少土地,④被剝夺了土地的農民是在苛刻的條件下向通常都不从事耕  相似文献   

8.
俄国农民问题由来已久,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不归土地使用者所有。俄国的土地随着军事扩张而逐渐扩大,并历史地形成了村社土地所有制、僧俗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俄国土地所有制反映了社会政治关系,并形成了统治与服从的特点。随着俄国的西方化,这种关系逐步加强,并引发社会对抗。解决俄国农民问题不在于自上而下确立个人土地所有制,而是让农民安居乐业。农民安居乐业必须从思想和法律上确立劳动的崇高地位开始,壮大社会力量,改变社会关系,进而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9.
沦为殖民地以前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封建时代,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尽管目前对印度尼西亚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时间尚有争议,但就土地所有制而言,从所能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土地所有制基本上是土地王有制,或者说是以国王为象征的国家所有的封建土地国有制,而不是象中国封建社会的私人地主所有制。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唯独在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地主所有制仍占统治地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剥削方式,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被迫成为佃农,地主利用对土地的占有权收取高额地租.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阻碍着日本农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国家的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战后的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地制度改革,通过三个阶段的改革,最终确立了土地私有和公有并存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改革法令的实質 自从緬甸作为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出现以后,消灭殖民地封建土地制度的必要性的問題便立即跃居首要地位。 緬甸广大农民群众在工人阶級的支持下,为在国內实現真正的土地革命而斗爭。他們要求完全消灭地主和高利貸者的土地占有,沒收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就其蘊藏的资源來說,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它拥有各种各样的有价值的礦藏,广闊的土地和森林、水力资源、大量人力后备。但是,东南亚国家的經济发展水平,直到現在仍然是极低的。 这种落后狀况是帝国主义掠夺者,首先是英国殖民者,在东南亚一系列国家,其中包括在緬甸实行統治的直接结果。 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英國人完全佔领了緬  相似文献   

13.
一 土地法令 在英国統治馬來亚时期,馬來亚土地法令曾有所改變。但不論怎样改變,郡具有明显的殖民地性质。甚至馬來亚联合邦独立后所頒布的土地法令,也没有改變这个性质,它完全为殖民主义特别是英国殖民主义以及馬來封建貴族、大资產阶級、大地主服务,为他們对馬來亚的土地佔有和剝削提供有利的条件。馬來封建貴族、大資产阶级和大地主是英国統治馬來亚的重大支柱。在馬來亚宪法上雖然規定了马來人在士地問題上拥有“特权”,但真正  相似文献   

14.
一、有关工业资料统计的一些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帝国主义的地位被削弱了。战后殖民地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的蓬勃高涨和各地自治领或被霸佔地区的工业在某些自行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这就加速了英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继续的衰落。在此期间,被英国霸佔了119年的香港的工业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应当肯定,香港是依靠外地供应原料和向海外市场推销产品,从所有产品来看,香港工业的变化只起到“加工工厂”的作用,转口贸易依然佔着香港经济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的天然石油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蕴藏量,根据1960年底的資料数字为128,910万吨,即佔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石油蕴藏量之87.6%,佔資本主义世界的石油蘊藏量这3.5%。 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采发展也极为迅速,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近几年。1960年以来,  相似文献   

16.
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老撾地處亚热帶,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條件良好的國家。但因長期遭受法國殖民統治的結果,經济却十分落后,工農業生產很不發達。農業是老撾國民經济中的主要部分,全國人口90%从事农業。耕种面積90万公頃,佔全国土地面積231.400平方公里的8%。主要農業区是在湄公河  相似文献   

17.
在马德拉斯所召开的印度共产黨全國委員会会議通過關于“土地問題的某几方面”的决議中指出:“總的說來,(印度)國會政策的總目的和方向是在于促進農業中的資本主义關系,制造和扶植大土地占有者的階級(地主、資本家和富農)並使之得到發展,他們在邦的支援和帮助下,是可以按照现代資本主义道路來發展農業、提高產量从而生產  相似文献   

18.
三十年来南方的阶级结构 八月革命以前,越南南方农村的阶级结构是: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劳动农民阶级。在农村,也出现了一些商业资本家,他们充当城市与农村贸易的中间人。 三十多年来,民族民主革命和土地改革的过程已使各阶级和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地主和劳动农民是两个对抗的阶级。问题的实质是农村的主要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土地所有和其他重要生产工具,如机械、耕牛、拖拉机、其他农具的所有……)和经济、社会、政治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1.泰国勞动人民狀况的惡化 帝国主义國家的扩张、農村生产關系變化的特点和城市资本主义企业家活动的加強——所有这一切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以不断加强对勞动人民的剝削來作为其先决条件的。 帝国主义垄断組织以及本国地主和資产阶級残酷的壓迫成为泰国勞动人民的双重負荷。 泰国农民的艰苦状况首先决定于日益加剧的丧失土地的現象。勞动农民越來越普遍地丧失土地,  相似文献   

20.
过去六年以來馬来亚(包括新加坡)和中国之間的貿易中食品类占着很大的比重,水果、蔬菜、魚类和蛋类这四种商品佔1953年中国对全馬來亚輸出的半數,去年也佔总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在那六年里,中国对全馬來亚的出口总值增加了一倍,而擴展最大的为輕工业的新品种,特別是紡织品和水泥,还有別的項目,如大米和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