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化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政企分开殷瑞钰(治金工业部副部长)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改革的重点。阳春三月,数十位省部级领导聚集中央党校,参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专题研讨班”。学员们结合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围绕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和社会保障三个关键问题,畅...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1995年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并要求继续贯彻《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尽快落实《监管条例》;中央和省  相似文献   

3.
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问题问:如何评价10几年的企业改革;为什么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答:十几年来,我们通过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_一方式等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企业改革试点的规范化与系统化谷宝贵十几年来,我国企业改革走了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道路,历经了“放权让利”、“经营承包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总的讲改革是成功的。但是不可否认,改革也有失误。原因很多,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糖行业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我区经济支柱产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制糖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规模小,负债率高,企业管理粗放等问题。搞好国有企业,是一篇大文章,为了尽快扭转国有企业的被动局面,区党委,区人民政府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年脱困目标要求,紧密联系广西的实际情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国有企业改革整顿作为事关全局的“天大的事”来抓, 1998年 5月作出《企业改革整顿的总体方案》和关于企业改革整顿的 12个配套文件。我们龙州第二糖厂认真按照区…  相似文献   

6.
增强信心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陈昌智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国有企业应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十几年来,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7.
金姬 《半月谈》2004,(14):1-23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截至200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8.09万亿元。2003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3563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的44.1%。实现利润3000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的六成多。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不久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央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力度加大.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一改革必须要过五关。  相似文献   

8.
搞好国有企业,实现中央98年提出的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是贯彻江泽民同志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区工作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同志考察我区时强调“搞好国有企业,关键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国有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优势,国有大中型企业始终是我区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我区在搞好国有企业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即按照“抓大…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按照省和泰州市的部署,泰兴市正在进行以“三置换一保障”为内容的市属企业改革。“三置换一保障”是指置换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或股权,置换国有、集体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国有土地使用权,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通过这项工作,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理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从十几年的改革实践看,企业改革又总是处于滞后状态。广泛推行承包制以来,到目前为止始终未找到进一步完善的措施,未能使企业改革取得新的、有实质性的进展,致使国有企业一直未能解决市场经济所要求企业应有的风险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到位或不强的问题,因而企业活力未能得到较大的提高,甚至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近年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改革领域,但是,由于在认识上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政府部门至今还没有明确提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国有企业从两权分离的承包制改革到转换经...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8月29日至9月1日、9月5日至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铁道党校举办两期企业管理与改革培训班。培训班安排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铁路企业管理与改革、提质增效与加强铁路企业经营管理、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系列文件解读、铁路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合发展、铁路面临形势与投融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方针,至关重要。如何确定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定位,我  相似文献   

14.
企业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及对上海的影响上海市体改委主任助理高级经济师卓福民15年来,我国的企业改革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采取政策倾斜的手段,以撞击反射式的改革战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企业体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体制而言,离改革的初衷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应该“一半是有效的管理者,一半是善于经营的企业家”。他认为对企业的管理研究已相当发达,而对企业经营的研究尚未取得相应发展。在我国企业改革起步的八十年代初期,也出现过只谈管理、不讲经营的倾向,政府和企业界都寄望于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来搞活国营企业,大力引进西方的管理科学成果,推行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四全管理。”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转入承包经营,引起了对经营的普遍重视,中央一再要求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厂长经理纷纷组织“企业家”协会,上下都指望企业家来扭转企业乾坤。但“包”字进厂不等于“一包就灵”,许多企业的管理和效益依旧连年滑坡。国有企业逐步推向市场后如何经营?才真正成为社会热点。国有企业亏损面的继续扩大、国有资产流失不断增加,又提出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企业资本营运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国有企业时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的基本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实践。改革的经验从哪里来?只能从实践中来,要鼓励探索,允许试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去试,大胆去闯。”我们务必按照这个要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寻求办法,奋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10多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搞好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我们要看到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大、分布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个普遍适用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具体改革办法和发展措施,只有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各自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7.
企业管理滑坡的原因何在?李毅中(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改革和管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被不少人忽略的现实问题。十几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步步深化,企业管理紧一阵、松一阵,出现过多次反复。当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制度创新的攻坚阶段时,总结一下十...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企业改革中发现的问题,中央一位领导十分尖锐地指出:别老打歪主意,歪门邪道,办不好工厂。 这真是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党的十五大,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讲到:“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  相似文献   

19.
“九五”时期是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九五”期间将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改革力度。为此,本刊记者在北京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吴敬琏首先谈到,1993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改变过去15年中国经济改革中对国有企业采取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企业制度创新方面来。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则是用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现有的国有国营、政府直…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考察国有企业时,对搞好国有企业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搞好国有企业问题连续发表的第4次重要讲话,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高度重视。我们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以此作为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我市的情况也是如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经过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不断壮大;也有一些企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经营机制不活,技术进步迟缓,内部管理松懈,生产经营困难,以致于经济效益下滑,亏损额上升,亏损面增大。面对新的困难和问题,大部分企业领导和职工知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