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世界人口已有60多亿,民族众多,文化色彩纷呈,使用的语言也多得出奇。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亿的语言有10种,使用总人数超过33亿,约占全球人口的55.3%。这10种语言为: 1、汉语。使用人口11亿多,约占全球人口的18%以上。中国现有12.6亿人,除部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超级女声”都应该说是眼下的一个热点。热不热,看现象——看关注的人数之众,看人们的投入程度之深,看对人们的影响之大。因为“超级女声”的悬念设置,因为“超级女声”可以让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充满成功、成材渴望的青春的心,因为“超级女声”转移着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张乾友 《探索与争鸣》2023,(1):81-89+178
官僚制是一种广受批评的组织现象。同时,它虽然历经无数次改革,却仍然屹立于当代社会之中。这一矛盾结果并未得到合理解释。主流观点通常将官僚制视为权力,并出于对权力的厌恶而反对官僚制。但事实上,官僚制起源于价值,更准确地说,起源于所有人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的内在动力。要让所有人的价值都得到承认,就得有什么属于有价值之事的标准;这一标准要有约束力,就必须成为规则;这种规则要得到执行,就必须有权力。由此,信奉平等的人们就从对彼此价值的同等承认出发建构出了官僚权力。就此而言,只要我们不能抛弃对于价值的迷恋,官僚制就将成为一种持久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承认理论一直以来是一个被遮蔽的话题,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阿克塞尔·霍耐特对承认话题的引入,承认理论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将劳动当成一种实现主体间相互承认的活动,劳动成为一种真正的承认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的承认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杰 《台声》2009,(9):56-79
台湾原住民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一直保持各自族群的语言。其语言按发声学应归属于南岛语系,多达23种。由于各族群的人11数量不同,使用各语言的人数自然也有所不同。有部分语言随时问的推移已经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原住民因为长期与汉人交往,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只会讲闽南话或客家话,却不会讲本族群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和《选举法》的决定,其中,对《地方组织法》有一处重要修改,即规定代表大会选举时「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人数,每一代表与其他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人数,均不得超过应选名额」。人们把这一新规定俗称为「等额提名,差额选举」。  相似文献   

7.
后勤文萃     
世界语言知多少  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 ?不久前公布的法国科学家的精确统计为 5 6 5 1种。其中 ,有人研究和影响广泛的 ,只有5 0 0种。地球上语言虽然数目繁多 ,但主要的只有 12种。使用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世界人口中的 2 3%使用它 ;其次是英语(约占 10 % ) ;接下来依次为 :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葡葡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讲后10种语言的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 2 7%。端午节习俗拾零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 ,由于地区不同 ,所以过端午节的乡风民俗也各不相同。吃粽子 传说吃粽…  相似文献   

8.
汉日语言长期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但两种语言在外来语的翻译、使用和理解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比较,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外来语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在使用外来语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一、侗语地名研究的意义 地名是地方的名称。每一个地名都是人们对在地理环境中具有特定位置、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方所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 地名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是人们对客观地理实体主观认识的产物。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的不同和自然开发利用水平的不同,以及一个地方居住过居民的不同,这些都极可能在地名中得到反映。一个地方的地名一般总是由最先滋长生息在那里的民族,以其语言来命名的。由于语言或方言具有民族、时代和地域特征,因而地名也具有民族、时代和地域特征。 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起源、含义、特点、演变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侗语地名是侗族人民用侗语对自己居地的命名。本文拟通过对各地侗语地名的调查分析,来探求侗语地名的得名、含义、特点和结构规律以及汉译等问题。 二、侗语地名的结构 语言、语法、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三要素。语言研究就是探求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规律。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地名研究当然也要探求地名的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规律。 侗语地名大都是双音节,也有一部分单音节和个别多音节。例如: 单音节地名:  相似文献   

10.
到基层进行调研,听到不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的呼吁。难在什么地方?大多归于大环境不好,人们精神滑坡,价值观念转变等等。应当承认,的确有这方面原因,但是,做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其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大语种,汉英语言和东西方文化一样存在着相同性、相似性、相融性和相异性.同时两种语言都深受其各自文化背景,尤其是宗教、神话故事和文学典故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共性和文化个性,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姜德军 《前沿》2004,(2):194-197
蒙古族与汉族是两个在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生活的民族 ,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与风俗 ,这一点在两个民族使用的日常语言里也体现出来。然而随着民族交往与联系的日益增多 ,两个民族在生活礼俗方面又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这种差异和联系都在我们的语言中留下了印痕 ,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俗词语就记载了两个民族礼仪风俗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发布了在全国汉族人民中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并且决定了设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作为这一工作的统一领导机关。这是一个加强我国在政治、经济、国防、文化各方面统一和发展的重要步骤。我国有90%以上的人民说汉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今天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汉语中有严重的方言分歧,特别表现在语音上。不仅是这个地区和那个地区之间,甚至在同一个省的这个县和那个县之间,人们的语言都有很大分歧。这种分歧和混乱的现象,不仅削弱了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阻碍了汉语本身的顺利  相似文献   

14.
论民主权威     
1 所谓权威,就是使人们信服、响应、遵守和服从的一种能力。它是一种关系,由两方面构成:(1)意志的强加;(2)服从。某种意志得到承认和服从,并在相应的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这种意志的强加和服从的关系,就是权威。 从意志强加的角度来看,权威有两种形式:(1)个人权威;(2)职能权威。前者是指个  相似文献   

15.
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和县以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有按法定程序对“一府两院”提出质询案的权力。但在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中,质询这一监督手段却极少得到运用,特别是县市和乡镇人大,绝大多数从来就没有使用过这一手段。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常说的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外,笔者认为,关键是质询案的运行方面,在法律规定上存在着漏洞。具体表现是,我国  相似文献   

16.
漫谈翻译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工具;是进行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因此,每个民族都很重视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作为民族语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翻译工作,通常是使用两种语文  相似文献   

17.
赵月美 《思想战线》2001,27(3):66-68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有着各异的表意特点、使用规范、适用场合以及实用效果,而在书面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有不尽相同的书面语使用要求.比较、廓清上述两组对比关系中的语言使用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体辨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祖国的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汇、不同民族(种族、部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各族人群操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文字,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社会交往、经济流通,以及人们相互交流情感必须依赖于语言的转换来实现。在新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不同语言文字的沟通者和不同民族语言交流的  相似文献   

19.
新修改颁布实施的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在对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中,正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一人至三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均进行差额选举。同时还明确规定,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人数,每一代表与其他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人数,均不得超过应选名额。上述规定,是对我国地方各级人大差额选举制度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对地方各级人大选举的具体操作工  相似文献   

20.
一、语言、思维和现实什么是语言?语言与人类思维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语言是否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这是所有注重语言,把语言作为核心问题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所关心的共同问题。总的说来,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语言与思维之间有朕系,在总体上不可分割,但在具体分析二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上,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