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宗教问题是影响大局的问题之一。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一旦引发宗教冲突,无一不陷入动乱。宗教既是社会文化现象,又是历史范畴,它不仅是信教群众的一种信仰,而且成为信教群众的传统与习惯,宗教影响之深,可见一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看待宗教现象,拙文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马克思主义宗教起源观、宗教本质观、宗教发展观。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起源观宗教是怎样起源的,在宗教学家那里派别纷呈,观点林立。自然神话论认为宗教的本源及其最早的形式是自然神话,这种理论把自然力与自然现象人格化;实物崇拜说认…  相似文献   

2.
埃米尔·杜克海姆是宗教社会学创始人之一。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宗教,杜克海姆对宗教的意义及宗教的起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民族的神——图腾不是别的,就是民族自己。而社会,造成了这种“集体表象”,社会是宗教体验的最终源泉。杜克海姆达成了科学与宗教的协调,但其理论本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清真”的起源在从南北朝到宋朝约800年间,“清真”一词只是在文人笔F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幽美的环境。宋朝词人周邦颜自号“清真”。他的诗词集称《清真词》。唐代还有“清真渊”、“清真烟月楼”等地名。唐宋U后“清真”一词始与宗教相联系,因宗教都自...  相似文献   

4.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宗教功课、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是阿拉伯语Masdjid的意译,意为“叩拜处”,即礼拜安拉的处所。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对清真寺有不同的称呼,唐代时称“礼堂”,宋代称“礼拜堂”或“祀堂”,到元、明时称“清真寺”、“礼拜堂”。  相似文献   

5.
邪教组织的基本特征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所谓第三次“新宗教”热。其中一部分奉行神秘主义和反社会的教义和反传统的伦理道德,打着“消灾驱魔”的旗号,人为制造灾害。大多数国家都已把走向极端的宗教称为邪教。并认为,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的名义,歪曲宗教的教旨、教义、教规,是非法建立的不为国家法律所承认的所谓宗教组织。从世界范围看,邪教组织的基本特征是:1、教主盗用宗教的某些形式,自封为超自然的“神”。正规宗教的信奉对象都是虚幻的、超越人类和自然的神。无论是“上帝”、“真主”或释迦牟尼,都…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般认为,科学与宗教是两种对。的思想体系,认为“宗教起着阻碍科学发月的作用”。我们习惯把宗教看作科学的对。面,是强调了两者的对立和斗争。事实上,a者也是相互联系与渗透的。宗教与科学同B人类的精神活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它(l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对人类文明白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宗教和科学在其内容上有明显白区别。宗教的核心是宗教信仰,而科学则斐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等各种现实大程的知识体系。第二,宗教和科学涉及的精神活动形上不同。宗教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能力尚不E以…  相似文献   

7.
有关“龙”起源的传统说法,是闻一多先生提出的“原始图腾崇拜说”。他认为龙是一种由部落兼并所产生的、由许多图腾糅合成的混合图腾。当代有学者提出龙的主体不是由蛇,而是由鳄鱼或晰蜴或马等动物演变而来的,实际上也是“原始混合图腾说”的进一步演绎。   文物专家周崇发认为,“原始混合图腾说”很难站住脚。氏族在联合兼并中,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容忍改变本氏族的图腾、亵渎祖先的行为。中华龙的真正起源是原始农业保护神。农业生产需要风调雨顺,需要抵御自然灾害,于是先民们把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日、月、风雨、雷…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周兆连“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列宁曾高度评价了这句话,称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许多变化,于是有些同志认为“宗教是人民...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我们党对宗教问题的估计是清醒的,政策是正确的,但自1957年以后,由于出现了“左”的错误,对宗教领域的阶级斗争的估计愈来愈严重,并认为宗教的消亡是指日可待的。到“文革”期间,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被全盘否定了;宗教职业者、以至信教群众被当作牛鬼蛇神来批斗,一切宗教活动被强行禁止,宗教场所被拆毁或移作它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随着  相似文献   

10.
理论研究总是为实践服务的,观点是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了解不同的观点使得我们总是能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问题。为交流研究成果,汇集不同观点,本刊推出“观点”栏目,围绕民族问题研究热点,摘录近期研究成果。热切期待广大读者推荐、投稿。  相似文献   

11.
调查中,美国80后被要求对“买房”、“成名”、“婚姻成功”、“做好父母”等人生的各大目标进行归类排序。结果表明,“做好父母”受到最多80后的追捧,有52%的80后认为它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婚姻成功”位居第二,30%认为“最重要”;排在第三的是“帮助他人”,21%认为“最重要”;“买房”以20%“最重要”的支持率屈居第四;接下来“宗教生活”和“高薪工作”并列第五,各自获得了15%“最重要”的认可率;排在最后的是“成名”,只有1%的80后认为“成名”是最重要的事情,另有3%的80后认为它“很重要”,86%的绝大多数认为这“不太重要”或“根本不重要”。  相似文献   

12.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按照宗教教义,回族在生活方面有许多禁忌,由宗教禁忌、生活禁忌演绎而成的特定饮食习惯,就是回族的清真饮食习俗。“清真”一词,是因为回族穆斯林都认为自己所信仰的是天地间最纯正、净洁无染的宗教,因此,回族历史上所建的礼拜寺有“清净寺”、“清教寺”、  相似文献   

13.
茶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是这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的茶文化相比,无论是茶的种类,茶的制作,还是饮茶习俗和茶的功能,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充满生机,极富个性的茶文化。一、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起源与传播1、起源据一些学者考证,我国首先利用和生产茶叶的,不是中原的华夏族,而是南方少数民族。陈祖梁、朱自报先生考证了神农氏发现茶叶的传说,认为“神农”是被称为“三苗”、“九黎”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或部落,神农氏族或部落最早…  相似文献   

14.
宗教艺术是宗教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宗教观念与艺术的具体表现,是宗教情感的艺术表达,是富有艺术美的外形的宗教精神。它或者表现为以宗教为内容或题材的艺术,或者虽然以世俗生活为题材和内容,但却表达了某种宗教的观念或情感①。特别是在原始艺术产生之初,人们的整个头脑几乎被原始宗教观念所占据,人的“情感离不开宗教观念,艺术也就必然受宗教观念之支配了”③。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宗教,在以后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原始宗教起着载体作用。直到今天,原始宗教艺术在广大的彝区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和反映。一、舞…  相似文献   

15.
《中州统战》1998年第12期刊发了尚起兴撰写的《宋姓起源考》一文。文章对宋姓起源问题论述得比较详细具体,笔者深为受益和赞同。但有两个论点我认为不太准确:第一、文章中言“微子是商汤王的十六世孙”;第二、微子是“阏伯的二十九世孙”,我认为有误。据《史记...  相似文献   

16.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清教主义的价值体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考察其对不同时期美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形成于17世纪的清教徒文学传统在美国文学的延续与发展。笔者认为,清教主义与其它宗教相比,包含三个层面的价值体系,并对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时代特征,以清教主义作为参照系,可以说17世纪美国文学是“信仰时代的文学”,18世纪美国文学是“世俗时代的文学”,19世纪美国文学则可称为“宗教批判与宗教道德时代的文学”。  相似文献   

17.
一 19世纪末,西方人类学界在研究宗教起源的问题时,有一种“原始一神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宗教最初起源于“原始至上神”(Primitive supreme being)观念。较早持此观点者是苏格兰学者A·兰格(1844~1912年)。他根据当时的民族志资料,在其《宗教的形成》(1898年)一书中指出,在澳洲东南部的土著、菲律宾丛林中的小黑人、马来半岛的塞芒人、印度洋的南安达曼人、亚洲东北部的爱努人以及非洲腹地身材矮小的人种当中,皆信奉一位造物主的至上天神,而且这类天神具有明显的道德属性。它们不是从基督教世界传来的上帝,也不同万物有灵或祖灵观念发生联系,因为在这些原始民族中既没有发现外来基督教的因素,也没有发现对万物之灵魂的精灵和祖先亡魂的崇拜现象。他称这种唯一被崇信的天神为“原始至上神”。他的所谓“原始一神论”的观点能否成立,可以探讨,但被他指出原始民族信奉一位至上的天神这一现象,确是事实。他认为原始至上神的观念非常古老亦颇高级,它不是从进化论学者所主张的万物有灵或祖灵等观念演进而来的,也不是低级神发展的产物,而是有其独立的来源,即原始民族有制造东西的观念。他们将这类观念投射到一位具有非凡力量的世界造物者身上,并赋予它们原始伦理道德的种种属性。他说:“人类最早的宗教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宗教的社会作用存有异议,一部分同志认为宗教除了有反动的社会作用以外,还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这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观点。本文仅就此略陈管见。一一八四四年,当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决心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时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运用新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真研究了宗教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个论断撕下了剥削阶级为宗教装饰的全部伪装,揭穿了剥削阶级利用宗教欺骗人民的全部秘密,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它是对人类分为阶级以来产生的一切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增多和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宗教信徒。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党内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开禁”,允许党员信教,还罗列出党员可以信教的种种理由以及党员信教的诸多“好处”,甚至指责不允许党员信教与宪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相违背。  相似文献   

20.
对原始宗教的定义及所包含的基本概念进行较详细分析说明,指出原始宗教是宗教的早期或原始形态。认为原始宗教最早始见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期智人阶段,图腾崇拜是最早的宗教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