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然而,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以及中印公路组成的运输大通道,在一段时间里,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这并不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正>滇缅、中印公路,是两条在抗日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战略公路。修筑两条公路的历史都是可歌可泣的!本文将对两位在修筑这两条公路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总工程师段纬、李温平作简要介绍。主持战时抢修滇缅公路的段纬滇缅公路,最初称滇西省道,于1924年3月从昆明西站为起点开始修筑,时修时停,历时近12年,于1935年12月始修通至下关,总计411.8公里(当时里程),但路面只铺设到禄丰,共铺泥结碎石路面103.2公里,从禄丰到下关308.4公里的路程  相似文献   

3.
黄志忠 《创造》2023,(4):65-68
<正>滇缅公路是极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条公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滇缅公路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深度挖掘提炼弘扬滇缅公路文化,助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一、基本情况(一)滇缅公路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世纪之路滇缅公路是公路史、战争史上的奇迹。滇缅公路又称昆瑞公路(昆明至瑞丽)、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抗日公路、中美合作公路。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盟军在中国建立了中国战区(包括越南、缅甸、泰国),蒋介石被任命为中国战区陆空军最高统帅,接着,美国派遣史迪威将军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美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合作基本上实现。史迪威的责任是美国驻华军事代表、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制人、滇缅公路监督人、在华美国空军指挥官、中国战区参谋长等职务。美国政府把史迪威的责任看得要广泛得多,认为他应在中国代表和实现太平洋战争的“美国战略”,并首先尽可能提高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战争中的积极性,帮助蒋介石改组中国军队和监督运送中国的军用物资,使之直接用于进行对日战争。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1,(11):52-52
“不是胜利,就是战死”——卡扎菲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以死为其统治42年的王朝画上句号。将其视为胜利的不仅仅是利比亚反对派,还有美国等西方“列强”。然而,多位美国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却认为,无论是对奥巴马,还是对美国政府,卡扎菲之死未必是一场彻底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在妇女工作者的行列中,有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一位为妇联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工作的男性,他便是从美国归来的专家彭瑞复,我们习惯称他“老彭”。老彭是英文《中国妇女》杂志的元老。1956年这本杂志创刊,他就是这里的翻译。1979年,在文革中停刊13年的英文...  相似文献   

7.
1996年10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教育大会上,一位来自中国北京、拄着盲杖的白发老人双于接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柯曼尼斯奖”。他是中国第一位、也是亚洲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教育工作者。他就是中国“金钥匙工程”的倡导者、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中,三千多名来自南洋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祖国大西南从事抗战运输工作,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沿海。广州失守以后,滞留在香港的2万多吨军火,必须转从滇缅公路运入。国民政府在昆明设立西南运输处,并在新加坡和缅甸仰光设立办事处,负责把军火物资从香港经新加坡移囤仰光,然后从滇缅公路运入昆明。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8日,农工党赣州市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赣南宾馆会堂召开,在满怀喜庆步入会场的人群中,一位年轻女子和一位六十余岁的老者搀扶着一位耄耋老人缓缓地迈上台阶,这是同为市农工党党代会代表的廖氏一家三代人。江西省委会宣传部副部长周丽玉摁下了相机快门,一家三代农工党员的“农工情结”定格了,一时传为会场内外的佳话。八十三岁的祖父廖乔上1982年加入农工党,退休前是赣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他出身医学世家,父亲于1916年将西医药传入赣州。廖老1954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药学系,谢绝了母校的挽留,毅然回到赣州。1985年退休后,…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2月,在一年一度的广西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的经验交流会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时而在会场四周拿着照相机拍照,时而又庄重、严肃地主持会议。“他是谁?”他就是广西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玉林高中政治教师钟兴柱。钟兴柱老师解放前就追随革命,解放后在土改中立过功。土改后他自愿选择并承担起一个政治教师的光荣使命,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有一位老人,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年9佚才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学术著作,美国《纽约世界日报》却尊其为世人瞩目的“国宝”。  相似文献   

12.
惊喜的奇迹 美国的“阳光州”佛罗里达。三月。好客的迪斯尼乐园和国际儿童村在迎接来自50个国家的50名特殊的小客人。 清早。儿童村贵宾室。一位身材高大面容慈蔼的老人走进,他就是亨利先生,“给孩子一个世界”活动的创始人。工作人员立刻告诉老人:“中国西安的特邀代表到了。”这时,一辆轮椅朝亨利先生缓缓滑来。轮椅上坐着一个活泼可爱的黑  相似文献   

13.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就要到来时,一批抗日战争的珍贵文物漂洋过海从美国来到中国,讲述了中美两国军人和民众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战时美军少校理查德·V·希尔保存的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文物,由其后人捐赠给四川建川博物馆。希尔是一位传奇人物。1942年8月,24岁的他志愿成为美国步兵,1944年希中物三经文3略结  相似文献   

14.
6月2日,美国华裔核武器科学家李文和状告美国政府侵犯隐私权一案,历经6年半,终于有了结果。各方达成和解后,李文和将获得164.5万美元的赔偿。曾被美国政府和媒体怀疑为“中国间谍”的李文和,终于为自己讨回了一点公道。飞来横祸,精英科学家成了“核间谍”李文和1939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屏东县,自幼聪明好学,刻苦勤奋。24岁时,大学刚刚毕业的李文和怀揣着憧憬多年的美国梦,踏上了赴美求学深造的道路。1974年他加入美国籍。4年后,李文和进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这里,李文和一干就是20年,凭借天分与努力赢得了同僚的尊重与认可,成为“洛…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及黄埔军校建校81周年,旅居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黄埔同学于6月16日隆重集会,颁奖表彰曾参加过八年抗战的七位黄埔同学。同时还举办了“两岸论坛”,请专家讲评连宋登陆后两岸关系的新走向及台湾经济的回顾与展望。大会由台湾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温哥华分会理事长刘徽焘主持,他宣读了加政府官员和中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单位和个人的贺函。他说,温哥华分会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大型活动,借此团结来自两岸三地的黄埔同学。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因此特别表彰七位参加过抗战的黄埔老…  相似文献   

16.
二战期间,当中国抗战后方与世界相连的最后一根"输血管"--滇缅公路被彻底封锁后,美国飞行员陈纳德上校率领着他组建的第十四航空队,开辟了被称为"死亡之路"的"驼峰航线".但人们很少提起的是:就在这条航线下的高山深谷与大江大河之中.有一条几乎是和这条航线并行,的由中国云南西部马帮们开辟的中印国际运输线.这条运输线,完全是由那些穿著皮领褂大裆裤的云南滇西马帮,用脚用生命开辟的。  相似文献   

17.
<正>对中印公路作出卓越贡献的李温平李温平是我国近代交通史上杰出的工程师,尤其是在修筑中印公路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他高超的筑路指挥技能,被美国工兵战时司令薛德乐(Seedlock)上校称为"工兵团的总工程师"。李温平(1912年—),福建惠安人,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后又留学美国,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运输工程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在湖南大学任教,并参与湘黔铁路、川滇、川中、洛西等公  相似文献   

18.
《人大建设》2007,(2):55-55
关山在近期的《炎黄春秋》上撰文:曾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是1936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1944年,他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学习。最近,他在接受访谈时回忆说,在延安时,毛主席不断讲民主。1944年秋天,他和美国中印缅战区司令兼蒋介石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政治顾问谢伟思(美国人)谈话时,就特别强调希望“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士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他应当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谈论民主”。谢伟思说:”美国的军队是不允许从事政治宣传的。”毛主席还是强调说:“即使你们的美国士兵不做积极宣传,但只要他们出现并同中国人接触,就会产生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他拿着筷子在小面馆大吃拉面的时候,如果不是他的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你一定会以为他就是一位普通的中国老人。66岁的曼弗雷德·库席勒已经是第三十次来到中国。他告诉我,他已经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北京、咸阳、南京、苏州、杭州、岳阳、上海、香港等。突然,他又像记起什么似地加上了一句:“我还去过中国台北。”这位可爱的德国老人,他无比肯定地对我说,他喜欢中国。出生于1935年的库席勒先生是德国著名的加热炉专家,精通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和芬兰语五种外语。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型电站的工…  相似文献   

20.
滇缅公路,起点于昆明,终于缅甸腊成,全长1146公里。修筑滇缅公路的历史背景是: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北平、天津、上海相继沦陷,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奋勇抗战。鉴于战争形势的发展,云南省主席兼省公路总局督办龙云在1937年8月和蒋介石会见时,趁机建议要防止日寇封锁,对国际通道应当预作准备,即刻着手修筑滇缅公路直通印度洋。蒋介石连称“好得很,好得很。”具有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于1937年12月全面展开施工。为保证早日竣工,云南省政府责令沿线各县(设治局)的行政长官亲督施工。数百里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