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8,(23):22-23
自治区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广西的农村与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农村不再是穷乡僻壤,很多农民都洗脚上田在外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6,(3):56-56
自2004年始,中央连续3年下发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从“重中之重”,到“两减免、三补贴”,新理念、新政策,一路铿锵走来。农业税条例废止,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寿终正寝,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我们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起跑线上。据报道,今年财政部将安排支持“三农”资金3397亿元,加上用于农村合作医疗、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支出,预计支农资金将突破4000亿元,力度空前。但全国政协常委萧灼基仍坦言:“还是少了些。”的确,我国有9亿农民,4000亿元捉襟见肘。2005年,农村与城…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延续着一种落后的农业模式和化学农业方法,使中国农业陷入多重困境,面对多年难以解决的"三农"问题,我时感焦虑。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而且是一名从事山区工作30年的探索者、实践者,对山区农村、农民、农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深深懂得农业艰苦,尤其山区,周期更长、风险大、灾害多、见效慢……为了探索中国农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2004年5月,我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和条件,来到休宁县渭桥乡创办霞溪农庄,在10前我就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5,(2):6
<正>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份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加强。在农村建设方面,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其中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缩小城乡差距,2015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二是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5年时间使  相似文献   

6.
《江西政报》2008,(6):1-1
过去的5年,是我省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干部群众心气最顺的时期之一。农业农村形势始终保持良好态势,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许多说法,但根本的大农学理论有:农民的地位、农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理论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貌的原因,注定了福建不可能成为农业大省。但和全国的其他省份一样,大多数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历来是政协关注的课题。自十届省政协成立后要求加强界别活动以来,农业界别的各位委员以满腔的热情尽心履职,为建设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十届三次全会上被评为先进界别。  相似文献   

9.
张静 《乡音》2015,(3):2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下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2015年1号文件)中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个目标一提出,举国为之感奋。2月9日至10日省委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5项举措,即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战略基础,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关键举措,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动力之源,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重要引擎,把农村法制建  相似文献   

10.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长期处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至今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二者之间好像隔着一道万里长城。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的提高。 今天的无锡,终于打破了多年形成的二元结构,农村与城市的区别日趋模糊,差距日趋缩小,百分之七八十的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与中国“三农问题”即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关系 ,提出并论证了借知识经济的萌动发展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农村城市化中求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彩霞 《前沿》2006,(2):223-226
城市化滞后是中国农业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造成大量劳动力积聚于农村,使单个农户经营土地面积太小,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制约了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形成.造成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农村贫困等三农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以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围绕党委、政府这一中心工作,发挥政协职能一直是睢县政协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2年以来,睢县政协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做好该县“三农”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革冰 《当代广西》2005,(24):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象州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认为,应该以工业化富裕农村,以产业化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繁荣农村,具体而言,就是要跳出农业抓农业, 走出农村繁荣农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8,(1):30-31
2007年12月22日~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在农业,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基础脆弱。  相似文献   

16.
龙树森 《创造》2001,(9):16-17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一方面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下降,销售困难,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农民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带领他们迈好结构调整这一步,使农村生产力有一个新的发展,这是当前农村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的考验。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评述由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概括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内需拉动  相似文献   

18.
郑旭彬 《公民导刊》2012,(11):81-83
五年来,长寿区上下认真贯彻实施《农业法》,紧紧围绕"农业增产提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增色繁荣"这一宗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以现代农业"三园"为综合平台,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特色效益农业为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多措并举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突出发展模式创新,以"园区"为综合平台推进农业现代化。于2009年启动建设的现代农业种植园区、畜牧养殖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现的要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其具体路径应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农村社会、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20.
李世斌 《今日浙江》2006,(19):64-65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平阳县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有了较大的进步,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从总体上说,农民已经解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活,精神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依靠经商办企业和规模效益农业过上了富裕生活。据统计,2005年全县农民平均纯收入达5754元。但是,也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等种种原因,平阳县“三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相对而言,农业仍是弱势产业,农村仍是落后社区,农民仍是弱势群体。做好“三农”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