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hen JX 《法医学杂志》2007,23(1):39-41
在法医学鉴定中,当暴力所致的原发损害与医疗过失行为造成的继发损害并存时,应区别“不可避免的”继发损害和“可以避免的”继发损害,并将原发损害与“不可避免的”继发损害一起,作为损伤程度鉴定的依据,而不能将“可以避免的”继发损害也作为损伤程度鉴定的依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七十二条规定了外伤后腹部积血的鉴定原则,如何应用该条款评定损伤程度,需对原发损害与继发损害加以区别,同时,有必要对这一条款进行必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2.
医疗纠纷案中,当只有一方不服初次鉴定意见,提起再次鉴定时,再次鉴定是否应遵循“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本文从“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法律性质、制度设定目的、启动模式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阐述了再次鉴定与第二审程序具有实质性的差异,认为再次鉴定不应框定在初次鉴定的范围内,而应遵循独立、客观、公证、科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国森 《警界科海》2003,(10):36-42
由于在本案中血迹的鉴定及喷溅血痕的分析是检方的重要武器,故我在法庭调查时便施出我累积多年出庭经验而发展的一套“李氏血迹鉴定速成法”,拿一张白纸及红墨水,模拟血滴在不同情况下及不同角度下产生的血迹及喷溅痕;高潮处是当我用力向白纸上的红墨水一拍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吓了法官及检、辩方一跳。不要10分钟,原来对“血迹型态迹证”完全不懂的陪审团可以马上有概念,进而对我提供的血迹鉴定结果分析有所体验。  相似文献   

4.
认识一事物,尤其是当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界限模糊时,认识其本质特征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之所以各种形式的查账被混同于司法会计鉴定,可能就是因为对司法会计鉴定究竟是否该从查账开始起步、是否什么案件都需要并都能够鉴定、鉴定范围是否该向“财务”延伸、鉴定意见是否该有唯一性的特性和检材的真实有效性是否该由提供方声明保证等问题尚未理清,为此,从以上五个方面对司法会计鉴定的本质特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裁判要旨】欺诈性抚养案件中,养父申请对生父进行亲子关系鉴定,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第条第2款规定,但其它案件中不宜扩大对条文中“当事人”一词的解释范围。当生父构成侵权行为时,养父可以依据侵权行为理论主张抚养费和精神损失。当生父不构成侵权行为时,养父可以依据不当得利主张抚养费。  相似文献   

6.
现行刑事诉讼中,对刑事被告人的精神病鉴定权赋予了司法机关,当事人只能向司法机关申请鉴定而无权自行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提交法庭。这种鉴定体制有违“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对等原则”、“中立原则”等正当程序原则,未来可借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精神病鉴定合理因素,将精神病鉴定权赋予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并规定在当事人自行聘请鉴定人进行精神病鉴定时,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0,(1):58-59
法官: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去南方旅游,我给了她2000元钱托她买一块玉石。她花1900元给我买回了一个很漂亮的长方型“玉石”,我很高兴。当我拿着这块“玉石”向我单位一位玉石爱好者炫耀时,这位玉石爱好者在仔细观察后,断定这块“玉石”是假的。我在委托鉴定部门鉴定后,果然证实其是假的,价值仅有十几元。我找到为我代购玉石的朋友询问,她说她是在一市场小摊上买的,  相似文献   

8.
曹某 ,男 ,37岁。因交通事故致右额骨骨折 ,住院治疗 1 0 7天。住院病程记录和出院记录都载明 :“该患者头脑清醒 ,可正确回答问题 ,思维敏捷 ,对受伤以前的事能基本回忆清楚 ,行走无受限 ,无需专人护理 ,语言及四肢活动正常。”而原法医鉴定结论认为 :曹某生活严重不能自理 ,可评定为伤残四级。肇事者不服 ,要求我们重新鉴定。鉴定时当问及他受伤经过时 ,被鉴定人双眉紧锁 ,双眼紧闭 ,多问不答 ,偶尔发出一句话“头脑不行了 ,什么都记不得。”于是我单刀直入地对他摊牌 :“你一切都记不清 ,我们就无法为你作鉴定。你要想得到更多的赔偿也是…  相似文献   

9.
【裁判要旨】未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从事海上养殖,遭受侵权损害主张收入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请求赔偿修复、更换养殖设施的合理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当对损失程度及数量的认定存在多份不同的评估或鉴定意见且分歧较大时,应当在结合日常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辅助人制度综合评判评估或鉴定意见内容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择其善者而从之”。  相似文献   

10.
上海,苏州河畔,光复西路。 走进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下简称“司鉴中心”)宋慈楼,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两块金灿灿铜牌,一块是《公正性声明》,一块是《质量方针》。公正声明上说:“本中心为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司法部直属的司法鉴定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独立开展司法鉴定工作……坚持鉴定机构的中立地位,鉴定工作的开展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它的干预,确保鉴定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正性……”。质量方针提出:“严谨求实,独立公正,科学规范,客观准确”。司鉴中心的专家们恪守声明和方针,各司其职,他们经受得起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和检验。当我们来到刑事技术鉴定室进行采访时,这儿已座无虚席,听说这是经常的事。来自江西、河南和上海的几拨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在司法实践中对“火铳”的认识,以便时案件的公正办理,通过对“火铳”的检验研究,阐述了“火铳”是枪还是炮、火铳的内部构造与发射机理,及“内弹道理论计算法”的致伤力检验与鉴定的技术方法对“火铳”的检验和鉴定:客观、科学地表述了对“火铳”的检验鉴定结果,从而为打击持“火铳”犯罪的行为找到了科学依据,进一步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同样也为法庭提供了科学证据,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公正。  相似文献   

12.
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评价及伤残鉴定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刑法和民法有关条款涉及“残疾”、“严重残疾”、“残疾赔偿金”等问题,要求法医对被鉴定人进行残疾等级鉴定,目前大多数法医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下简称工伤标准)执行。参照工伤标准对眼损伤进行残疾等级鉴定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工伤标准有关无晶体眼评残条款中存在误区,执行时对有关条款理解意见不一,给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制订我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时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我们的分析意见、建议方案提供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无晶体眼视觉损害程度评价方法之观点在工伤标准附录C36…  相似文献   

13.
ADL量表在伤残等级评定中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职工工伤或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时,常涉及“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但两标准均缺乏明确的规范性内容。为此,可以借鉴神经生理学研究中对“日常生活活动”的有关内容,来进行前述伤残评定以及护理依赖的鉴定。PADL量表对评价受检者的生活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在法医学鉴定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立新 《法治研究》2011,(12):56-62
诈骗犯罪往往与经济纠纷交织互涉,刑事、民事诉讼往往交叉并行,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刑民交叉案件采取不同的程序处理方式。当刑、民案件在法律事实上“竞合”时,原则上应“先刑后民”;当两者在法律事实上“牵连”时,原则上应“刑民并行”。对“刑民并行”时可能出现的主体冲突、涉案财物冲突、证据冲突、裁判冲突等,应在程序上予以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多头鉴定”、“重复鉴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司法鉴定体制改革讨论中,不少司法部门、司法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至学者都对“多头鉴定”、“重复鉴定”不怀好感,认为它是鉴定体制不顺的主要表现,是引起鉴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造成鉴定分歧的重要根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从法律和科学技术角度分析,“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有利有弊,一般是利大于弊,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客观的态度应当是:既要合理主张,又要适当控制。一、“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必要性所谓“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是指对案件中的同一个专门性问题,经过多个鉴定机构…  相似文献   

16.
田某诉北京某医院医疗损害赔偿案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 情 简 述原告田某之母沈某因停经 10个月 ,见红 8小时于1996年 6月 2 4日入被告北京市某医院待产 ,入院诊断“孕1产 0 40周头位未产”。于 1996年 7月 1日经阴道分娩生下原告田某。原告出生后即发现左上肢肌力差 ,左腕下垂。产后第二天经北京儿童医院会诊 ,诊断为左臂丛神经麻痹。经北京市某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 ,认为“患儿左臂从神经损伤为产时处理不当所致” ,定为三级医疗技术事故。后经市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 ,认为“产时发生肩难产致新生儿左臂丛神经麻痹属分娩并发症” ,因而认定不属于医疗事故。原告田某之母沈某不…  相似文献   

17.
李强  朱磊 《法医学杂志》2003,19(3):176-177
腹腔积血在法医学损伤鉴定中并不少见,《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对此类损伤均有所涉及,但并未作明文规定,因此在法医学鉴定人中仍时有争议发生。笔者就两例外伤后出现腹腔积血的案例进行讨论,提出鉴定时的条款适用原则及注意事项等,供广大读者、同道探讨。1案例案例1:某男,35岁。某日因琐事与他人发生纠纷,在争执过程中被他人以水果刀刺中其腹部致伤,即出现伤处出血,局部疼痛,腹部疼痛等症状,伤后4小时余送往医院,门诊拟“腹部外伤”收住院。入院时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  相似文献   

18.
中立与合意——两大法系鉴定证据制度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维智 《现代法学》2004,26(2):181-186
鉴定证据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 ,是证明方法理性和文明的标志。两大法系的鉴定证据制度围绕公正和效率的主题互相借鉴和学习过程中 ,表现出鉴定启动从“随意”到“令状”、主体选择的“合意”先于“指定”、主体地位从“依附”到“独立”、双方认同的“合意”优于“程序”的趋势。我国目前鉴定证据制度中存在鉴定启动的随意性、鉴定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中立、双方当事人的举证权利未受到平等对待等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 ,“中立与合意”是我国鉴定证据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征订启事     
叶秀红  徐嗣荪 《法医学杂志》2004,20(3):i008-i008
1案例某男,54岁,已婚,高中文化,原某市公安局预审科副科长。性格开朗,交际广,1998年4月因涉嫌受贿和挪用公款罪被捕。在押期间,对涉案过程供认不讳,常为同监犯法律咨询,下象棋时思路清晰。同年6月,陈被提审时出现沉默不语,有时摇头或甩手动作。1998~2001年三次精神病医学鉴定为“无受审能力”。2002年底护士偶见其拿着手机打电话,法院即委托省精神病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检查中,意识清,衣着整洁,两眼平视,表情拘谨,缄默不语或摇头示意。当指出其缄默四年余而声带却并未萎缩,予以心理疏导,则出现不时眨眼、搔头、咽涎沫和咂嘴等不自主动作。…  相似文献   

20.
朱辉 《公民与法治》2014,(24):50-50
德国心理学家格林曼特曾做了一个著名的“电梯实验”。他让自己的一名学生扮演“患病者”乘坐电梯,当电梯里只有两个人(“患病者”和一名同乘者)时,“患病者”晕倒后,那个唯一的旁观者通常会立即上前施助;当电梯里有3个人(“患病者”和两名同乘者)时,晕倒的“患病者”仍能得到很好的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