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际保理当事人一般包括进口商、出口商、保理商,保理商又分为进口保理商和出口保理商。理论上讲在国际保理运作中每一方都有可能遭遇风险,防范此类风险主要在于强化对供应商提供货物的验收手续,尽量在确认货物质量无误后在予以付款,以避免出现此种被动情形。但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风险主要集中在保理商和出口商身上。  相似文献   

2.
张璐璐 《法制与社会》2010,(20):92-92,96
与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托收与信用证相比,国际保理有效地解决了信用证方式对于买方来说过于繁琐的程序问题,也克服了托收方式对于卖方来说过大的风险问题。正因为如此,国际保理业务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然而,坏账等风险依然存在。那么如何防范和解决国际保理业务中当发生贸易纠纷时出口保理商所面临的难以收回应收账款和贸易贷款的风险,构建出口保理商风险防范机制对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国际保理是一种新型的国际支付结算方式,它的法律关系核心是债权债务关系。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包括出口商和保理商的法律风险。相对应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风险的防范也包括出口商的法律风险防范和保理商的法律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4.
周姗姗 《法制与社会》2011,(12):100-101
保理是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结算方式。一方面,这种结算方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保理牵涉到多方当事人,而且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实际运行当中,各方都承担着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本文就是从债权转让的角度出发,探讨保理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以及防范措施,从而为中国的保理业务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保理的概念、分类、操作流程及国内外概况(一)保理业务的概念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帐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保理公约》对保理的定义是:保理(factoring)是指卖方/供应商/出口商与保理商/银行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两项:(1)贸易融资(2)销售分户帐管理:在卖方叙做保理业务后,保理…  相似文献   

6.
李大程 《经济与法》2003,(12):62-63
保付代理是国际贸易中一种简便、快捷的结算方式。由于能够为进口商、出口商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并能够给国际保理商带来丰厚的利润,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得以广泛使用。据统计,目前欧美国家间的消费品贸易中,保理结算已经取代了信用证结算。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保理业务已取代信用证成为了全球主要的贸易结算方式。然而在我国,国际保理发展规模尚小,这与我国作为出口贸易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符。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保理制度的缺陷的同时就如何完善我国国际保理法律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殷雁双 《河北法学》2004,22(6):75-78
国际保理,概括而言,是为国际贸易赊销方式提供的一种集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资金融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国际保付代理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各国出口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保理业务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新型贸易结算方式,集短期融资、账务管理、坏账担保、资信评估、账款催收于一身,在当今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保理的实质是应收账款的转让。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规制是国际保理立法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该问题分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国际保理与托收、信用证结算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托收、信用证和国际保理定义及其运作机制的介绍,来分析三者在付款约束机制、面临风险、融资方式、功能作用、交易成本和费用方面的不同。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国际保理的优越性,扩大国际保理业务是我国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浅议国际保理中出口商如何规避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保理是近年来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一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它为出口商带来多种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风险。本文就出口商如何在国际保理业务中有效地利用其优势,防范其风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盛鑫 《法制与社会》2013,(32):31-31,35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后,我国经济更是以迅猛的发展速度“走出去”,商品交易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海外贸易的运输相对于国内贸易运输要复杂得多,由于海外贸易运输距离远,耗时长,因此买卖双方通常选择安全、廉价、速度快的运输方式。而海上货物运输的必经之路。此外,相对于国内货物交易,国际货物交易遇到的风险会更大。而风险转移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地位不可忽略,风险承担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以除了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对货物风险转移的问题作出规定外,该问题也引起了各国国内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阐述国际货物贸易中货物风险转移的规则原则。结合我国立法实践,提出一些完善风险转移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保理业务中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出口商在世界买方市场中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并避免由于信用销售带来的商业风险,国际保理业务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蓬勃的发展。保理是保付代理的简称,又叫“应收帐款收买业务”。国际保理业务是指国际贸易中在赊销、托收等信用销售条件下,出口商...  相似文献   

14.
最大诚信原则源于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以其严格性著称。最大诚信原则的立法本意在于降低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然而在实务中,由于该原则的模糊性和严格责任性,给双方当事人带来了新的贸易风险。本文试从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涵入手,全面解析该原则的适用时间和义务条款,进而深度挖掘该原则在国际商事实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积极找寻应对风险措施,以求服务国际保险实践。  相似文献   

15.
保理业务及其金融风险的法律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明 《律师世界》2001,(3):16-18
信用是社会经济的生命。在保理业务出现之前,汇票被认为在国际、国内贸易中对商业信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那时,汇票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就象轮子在交通运输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一样重要。从本世纪中期开始,汇票的用途逐渐减少,因为现代通讯越来越快捷,货物运输越来越方便,加上越来越多的交易中不再出现标志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汇票已成为一种很繁琐的结算方式。在汇票被取代已成为必然的时候,保理业务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保理不仅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取代汇票而成为贸易融资方式,而且它还把企业和商人从管理负担和坏帐风险中 (不仅是…  相似文献   

16.
经济纠纷中风险损失的承担问题孙宗颢由于现行法律规定没有明确规定风险损失的承担问题,关于不可抗力的解释又比较严格,发生非当事人过错引起的市场风险往往在是否违约、违约程度与承担损失等方面引起不少争论。风险的承担也有不尽合理的问题。有关当事人关于风险的约定...  相似文献   

17.
保理是一项集贸易结算、资金融通,薄记理帐于一身的综合性业务。保理业务在西方早已流行,而在我国尚属新业务,所以研究保理法律关系对于规范保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从保理与债权质押、保理与信贷、保理与信用保险等方面论述了保理的法律性质,并提出完善保理业的一些建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术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国际贸易单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外文缩写来说明在一定价格金额基础上买卖双方的责任划分。具体来说,国际贸易术语说明了货物自卖方交付给买方的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手续由谁办理、各种费用由谁支付、各种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等。国际贸易实践中,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互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贸易习惯的情况时常出现,这就会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从而浪费时间和费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商会 (ICC)于 1936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即《国际贸易术语…  相似文献   

19.
周恒宇 《人民司法》2022,(29):21-25
保理法律关系的核心是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在债权人与债务人虚构应收账款,但保理人为善意的情形下,保理法律关系依然成立,以保护保理人的合理信赖利益。认定保理人善意与否,民法典第七百六十三条采用了保理人是否“明知”的表述,实际上排除了保理人“应当知道”的推定情形,事实上降低了保理人的审核义务。若保理人善意,保理合同有效,债权人与债务人应视情分别承担返还融资款本息、回购应收账款债权、清偿应收账款债权等保理合同责任,也有可能与其侵权责任形成竞合,甚至还可因涉嫌诈骗承担刑事责任。若保理人非善意,保理合同虽然无效,但保理人与债权人有可能构成借贷法律关系,债权人需承担借款本息清偿责任,其实际合同效力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需要注意与非法放贷行为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事效作是围绕着国际贸易一系列过程而产生的欺诈,有时也被称为国际贸易与海事欺诈。根据邓白氏国际信息咨信(上海)公司国际商帐部的调查,在我国国际贸易中逾期应收款中65%以上的拖欠款是因欺诈而成,怎样防治国际海事欺诈已成为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实务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①一、国际海事欺诈的种类和特征国际海事欺诈是在国际贸易和航运的过程中,一方或几方当事人根据其从表面上为另一方当事人履行的某项特定贸易、运输和财务义务而非法地从另一方当事人那里获取金钱、货物或船舶的行为。它涉及国际贸易中的买方、卖方、船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