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兴昌:香港回归在即,作为中华民族的大事,回归引起举国上下的关心和重视。香港回归对国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这种意义随着时间的推进将会越来越重要。吉林省虽然地处祖国东北,距离香港较远,但香港回归依然会对吉林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珍视香港回归的历史机遇,促进吉林经济的发展,是应予研究的重大课题、。香港回归对中国经济具有重大意义。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1996年,香港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22000多美元,超过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经济…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作为世纪之交中国的头等大事,其对内地的影响成为时下人们谈论的焦点。伦敦大学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的MichaelYahuda先生在其1996年出版的《香港──中国的挑战》一书中认为,这种影响首先在于帮助中国内地吸引更多的外资,推动经济的发展。作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处于中国南大门口的香港扮演着重要角色。书中谈到,香港作为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聚集着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家大公司。这些企业大都把香港作为进入中国的门槛。预计香港回归…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07,(6):4-5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香港回归十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的方针得以贯彻,“一国两制”的创举在实践中不断致富,发展和完善,香港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等重大危难的形势下,励精图治,开拓奋进,近年来政局稳定,经济复苏,民心凝聚,香港人民对香港前景的信心逐步增强,本刊特辑精英人物的小故事以志庆贺.  相似文献   

4.
香港明天会更好———香港回归宣传教育材料之三□文轩随着1997年7月1日的逐日临近,人们的心情更加兴奋,也更加充满信心。香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也都在向世人表明,香港的明天会更好!这就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有六百万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有日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临近,涉港新闻报道和宣传范围不断扩大,在某些新闻报道和出版物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甚至是有明显错误的用语,值得引起重视。最近,中央外宣办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提出要正确使用涉港宣传用语的意见,规范涉港宣传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提法、用语。1、不能称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可说“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不能把香港回归,说成是“宗主国的更换”,更不能说“中国是香港新的立主国”。2、不能称中国对香港“收回主权”、“主权回归”及“主权交接”,应称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与江西产业结构的调整□张友南今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了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这一世人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对内地经济产生诸多影响。本文试图就香港回归与江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香港回归...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不仅是香港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也是本世纪末中国历史里程上的重大事件。香港的特殊地位及其深厚丰富的内蕴,必将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生重要影响。 香港回归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已有突出成就在世界经济中尤其是亚太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与世界经济关系紧密,故可利用之经济因素甚多。 1.资金的进一步引进利用。大陆尤其是中西部内陆地区现代化建设碰到的首要难题是资金严重不足,而对香港资金的利用可极大地缓解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争取利用银行贷款。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和吸纳的资金数额庞大。香港究竟有多少可供运作的流动资本,可能谁也说不清。在香港,“银行多过米铺”是一句民间俗语,足见金融业之发达。据统计,到1992年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164家,所属分行1400多家,有限制牌照银行56家,接受存款公司147家,其他如资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的深入发展和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日益逼近,深圳市为了进一步借助香港和内地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经济,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排头兵”,当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提出了与国际市场衔接、与香港衔接。与广东及内地衔接的发展战略,特别强调抓紧实现与香港的衔接,最终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促进两地共同繁荣,比翼双飞。另外,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中央领导认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中部五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五省的开放开发,是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延伸…  相似文献   

9.
英美与回归后的香港□王红续随着九七香港回归,各大国或区域集团都在设法利用这一历史转折造成的机遇,增强自己1997年以后在香港的势力和影响。本文将着重论述英美对未来香港的战略意图,以及为实现这种战略意图而做出的努力。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7,(6)
让我们了解香港编者按: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就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随着这一时刻的临近,香港回归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帮助共产党员和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香港、认识香港,我们摘编了这组香港知识,供大家学习。1.香港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答:香港问题...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最近在谈论香港问题时指出:“对香港回归不能盲目乐观,要更多地看到香港过渡期内挑战的一面。”他说:“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的日益迫近,要维持香港原有的亚  相似文献   

12.
1997年4月21日至25日,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与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社科联联合在深圳市委党校举办了“97香港回归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65篇。会议邀请了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香港基本法起草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崇德,中共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香港基本法起草小组经济组召集人高尚全到会并分别作了《香港回归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关于深圳与香港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香港回归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三个主报告,受…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后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1\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李有各项权利和自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运会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遭_香港用旧脑。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备航“中心的作用。继臻同会留料地份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盼有同家和地区在香港…  相似文献   

14.
一、香港回归及其与华南经济的融合众所周知,香港不仅是一个自由港,而目.是东亚重要的金融中心以及欧亚金融市场的“中途岛”,其在国际金融业的排名仪在纽约与伦敦之后。此外,香港还是一个现代化的制造工业中心,一个世界级的转口贸易基地。香港以其独特的自由开放经济体制以及几乎不受限制的自由外汇、自由金融、自由劳动力市场,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与内地经济是相互补充、不断融合的。今年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华南地区经济的融合速度必然大大加快、主要表现在:1、全融业的融合。香港是世界级的国际金融…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话香港阳雪艺丁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民族企盼香港回归的愿望和为之奋斗百余年的理想就要实现,这是中国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在这一历史时刻到来之际,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所有...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至2007年是香港经受住种种考验的十年,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成功推进的十年,也是香港书写新的辉煌的十年。以下本刊从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组织了一组原创文章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回首十年,展望未来,人们对香港的明天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中英联合声明》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王根广在香港回归祖国的途程中,《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向世人宣告,香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的百年屈辱史结束,一个崭新的香港将随着祖国的脚步一起迈向21世纪。在联合声明的谈判和签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1997,(7)
今年的七月,我们伟大的祖国双喜临门。七月一日是党的七十六岁生日;七月一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连日来,我省各族干部群众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洗雪百年耻辱,怎能不令中华儿女扬眉吐气!香港回归是走向祖国统一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实践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重大成果,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可以说,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没有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更不可能有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因此,庆祝香港回归,迎接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团结和振兴,…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暨特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5年,是“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的5年,证明了香港人是完全能够治理好香港的。庆祝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首先由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和特区特别行政会议的19名成员宣誓就职。宣誓就职完毕后,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董建华致辞。江泽民在讲话中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一国两制"下的"国家认同"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它是由于香港"地区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导致的。近年来,香港回归后经济转型引起的心里失落感、两地政治制度的差异和港英政府期间教育等原因,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新认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加大两地的经济融合和强化香港青年的国民教育,是增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必要途径;"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