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舒少泽 《世纪行》2009,(9):32-33,36
中共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率领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创新性特征不仅体现在理论内容上,而且体现在其特有的创新性理论地位和理论功能上。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理论功能。它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时代课题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框架体系;科学发展观作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提出的新理论和新思想的体现,在许多理论上都实现了创新,突出体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党的建设理论、对发展理论的发展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的理论品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强大的理论导向功能、实践指导功能、凝聚功能,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其形成有着必然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及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其形成的根本依据与现实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是其形成的历史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其形成的重要借鉴;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丰富思想以及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其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焕申 《桂海论丛》2010,26(5):12-15
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年的探索和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理论创新 ,历经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人的努力 ,先后形成了一大思想遗传和两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近十三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主要体现。这一重要思想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所直接强调的内容 ,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主线和价值取向。十三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推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自成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党合作实践中产生、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政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做好这一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完善工作,既是促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表现,同时,与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越深入,就会越发感到列宁有关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所蕴含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建武 《求索》2008,(8):48-50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之所以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关键在于其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实际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内涵,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