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贵州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来,逐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过程中,应加强对外贸易出口扶持力度,改善省内投资环境,积极推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2.
环境立省战略决定了贵州必须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和创新发展战略,并且把环境立省战略放在首要位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3.
新起点,新征程,为贵州走出经济"洼地"创造了最好的机遇;大招商,招大商,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扩大开放贵州大招商"对相对封闭的贵州来讲,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将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2011年5月,在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上,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指出了开放对于贵州发展的重要意义。贵州一改以往的封闭形象,积极走出山门,以开放的怀抱拥抱国际国内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4.
孙蕙 《当代贵州》2017,(18):10-11
开放促发展,合作谋共赢。在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报告中提出: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用开放倒逼体制改革、用开放增强发展活力,明确了贵州今后对外开放的路径和措施。贵州把"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作为对外开  相似文献   

5.
贵州融入泛珠三角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融入全国大市场、国际大市场的战略路径选择 关于贵州融入全国大市场、国际大市场的战略路径选择,曾做过不少尝试。曾经对“南下”战略寄予厚望,但因贵州南面的广西与贵州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广西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也曾考虑过北上战略,依托直辖市——重庆和西部大省四川,可惜重庆这个直辖市农村贫困面不小,其下属贫困县也不少,其带动能力十分有限,而大省四川因其地广人多,自身困难不少,难以顾及周边省(市)。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我省旅游业当作扩大对外开放的先导性产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被誉为“中国喀斯特公园省”、神秘的夜郎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让四海游人更了解贵州,向往贵州,必须以超前意识,大力发展贵州旅游业,成立黄果树市(或旅游特区),创旅游名牌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贵州知名度,振兴贵州经济。在此,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以下建议和思考。 一、建立黄果树市 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以景建市,事不宜迟。 1.从地名学的角度审视,中外许多名胜景区,都依托当地神话传说、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7.
一、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扩大开放是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开放带动战略,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县域来说,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1.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能够迅速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我市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是和德大公司的建设、运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89年,在我市的积极争取和上级支持下,我们抓住了一次极好机遇,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兴建肉鸡一条龙企业——德大公司。…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6,(20):10-11
正5月11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到遵义市新蒲新区调研。陈敏尔强调,遵义市要着眼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产城互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省领导王晓光、刘奇凡、卢雍政参加调研。在财富之舟智能终端产业园,陈  相似文献   

9.
我省的开放带动战略包括外贸、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1995年贵州外贸进出口总额6318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637万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13个,分别较上年增长17.48%、sl.45%。实际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较勺\五”时期年平均增长2643%和37.49%,但与邻近的云南、四)11、广西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贵州要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应抓住机遇,招商引资,实现超常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的措施,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  相似文献   

10.
西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缩小东西部差距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西部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内陆省份,是西北、西南联系华南及大湄公河流域地区的桥梁和战略通道,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能源、矿产、旅游和生物等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中的比较优势也日趋凸现,发展潜力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1.
阮方确 《求实》2001,(7):42-43
本文立足于江西实际 ,运用比较的方法 ,分析了江西经济落后的表现及原因。着重提出发展江西经济应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文章还分析了江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有利条件 ,提出了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水平。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开放带动战略,从政策和发展战略上制定了相关政策,对我省的对外开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提高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未能引起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3.
孙蕙 《当代贵州》2017,(18):10-13
开放促发展,合作谋共赢。在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报告中提出: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用开放倒逼体制改革、用开放增强发展活力,明确了贵州今后对外开放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27日,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定位要求,不断开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5.
去年,在我省解放思想大讨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促稳定的开放带动战略,这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也是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确的认识虽来源于实践,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上或口头上,只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而不能成为有形的力量,不能推动社会发最和前进。因此,如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正确的认识付诸实践,已成为当前我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要上新台阶,创新局面,开放带动战略要落在实处,首先,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的配合。过去我省制定了一些鼓励外商投资及横向经济联  相似文献   

16.
顾海凇 《当代贵州》2013,(30):34-36
10月底,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将满三年。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开放”的思想指导下、在“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号召下,贵州工业昂首阔步迈进,在全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宏伟征程中镌刻下了恢宏亮丽的篇章。全省第二次工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贵州工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等待新一轮冲锋号角的吹响。在这个重大时刻来临前,本刊就工业强省的方方面面,对省两大经济管理综合部门的负责人一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付京、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李保芳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贵州的前景十分广阔,贵州的未来无比美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站在新起点谋划未来,围绕今后5年目标,提出大力实施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  相似文献   

18.
1月13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在贵阳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当代贵州》等省主要媒体的联合采访,向记者介绍了贵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并就我省“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扶贫开发、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区同四川省一样 ,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但是 ,必须看到 ,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四川省相比 ,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 ,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国外开放力度不够。我区要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全国特别是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省区的差距 ,必须抓住经济进入较长快速增长期的大好来势 ,实施以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带动全局加快发展的跨越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20.
<正>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是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的战略定位之一,高水平开放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年来,贵州进一步树牢开放发展理念,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开工快干、开放大干,用好综合保税区“桥头堡”,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新跨越,奋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