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兰 《前进》2005,(5):48-50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文物大省。在漫长的文明岁月中,留下了星罗棋布、色彩斑斓的文化遗存遗迹。据统计,全省现有各类博物馆85座,仅馆藏文物就达120余万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0余万件,珍贵文物5万多件。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推进我省文化强省战略中,充分挖掘馆藏文物的价值,大力发展以文物  相似文献   

2.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提出培养强势文化人才、构建强势人文学科、推出强势文化活动、培育强势文化产业、打造强势文化品牌的目标。这是我省发展战略思路的进一步深化,是促进我省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山西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先进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对经济和政治具有…  相似文献   

3.
建设文化强省是山西面向新世纪,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迅速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我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并使之转变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按照部领导和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的总体要求,我们于2002年9月份开始编发《建设文化强省参考资料》。下面,是我们在办刊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黄丽 《今日山西》2004,(12):15-18
于12月10日在京结束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引领首都观众一步步感知了华夏文明,感知了厚重山西的今与昔。敏锐的北京人发现,这次山西人的成功首先在于山西人的自信,在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的传统文化绝对是世界文化银河中最灿烂的星辰,山西的传统文化让所有的山西人充满了自信。它是绝美的,它有足够强大的光芒令世界动容。《华夏文明看山西》追求的正是这种既有自己深厚根底又不断汲取外界养分的文化。从内容选择上,观众可以看出对这一理念的身体力行。走进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那一幅…  相似文献   

5.
韩玉峰 《前进》2005,(5):51-53
一由省委宣传部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维辰主编,山西大学文学院承担编注的《山西文学大系》,经过4年多的努力,溶注了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最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省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作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文库"的首部重头作品--《山西文学大系》的编辑出版,是弘扬山西优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至今走过了12个春秋,一批又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获奖作品已于去年12月21日揭晓,我省7件作品获奖,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暖春》喜获“优秀作品奖”,其它6件作品荣获“入选作品奖”,省委宣传部连续第七次荣获“组织工作奖”。这些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文化产品,镌刻了时代的声音和画卷,展示了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的丰硕成果。小题材突出主旋律电影《暖春》让观众泪流满面你看过《暖春》吗?你哭了几回?去年3月21日上午9时30分,太原影都,当观众开始入…  相似文献   

7.
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文化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维辰 《前进》2004,(9):28-32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从1999年以来,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深化,成效初步显现;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从发挥山西两个资源优势出发,提出了“努力把山西建设成文化强省”的要求,并把这一要求作为全省的重要工作写入省委的有关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之中。省委宣传部成立了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负责相关的具体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下,建设文化强省形成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8.
崔彤 《前进》2004,(12):47-48
的十六大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山西小康社会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把山西建设成文化强省”。2003年,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印发《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全省到2010年,基本建成拥有强势文化人才、强势人文学科、强势文化活动、强势文化产业、强势文化品牌的文化强省,实现文化及其产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纲要》强调要以组织强势文化活动为突破口,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培育强势文化人才,建设强势文化产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我省全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实施“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的一年。岁末召开的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催人奋进。省党政主要领导所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大会提出的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对推动山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做出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对于全省广大干群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合力,增强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献民 《今日山西》2004,(11):19-22
实施“建设文化强省”,这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在每个山西人的心里,真的期盼着能够红红火火地打亮文化牌。文化产业是打亮文化牌的基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经济结构调整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途径。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旗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并相应地形成各自的品牌效应,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必备条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地,山西有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建国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各级政府不断改善和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宋新柱 《前进》2007,(8):40-41
近几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我省文化产业虽然在全国起步较晚,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凭借丰富的人文资源禀赋,在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精品等方面,山西在海内外的文化影响日益扩大,"华夏文明看山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从文化产业角度来看,我省的优势产业,如文化旅游业、影视业、演艺业、特色报刊业等,均有较快发展。工艺美术品制造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文化强省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我省文化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对于这项关系到山西文化来走向和地位的宏大事业,必须一个完整和清醒的认识。我们说化强省不是自封的,而是一个战目标,重在树立信心和付诸实践化强省不是现成的,而是一个奋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化强省不是空洞的,而是一个系工程,必须依靠多领域、多部门的作,并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中。近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文化强省建设已经迈开结实实的步伐,取得了多方面的展,其中突出的是:制定了整体划;组建了八大研究中心;组织了批有档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丽萍 《前进》2005,(2):22-23
人才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但是,如何聚集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使人才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围绕特定的任务各尽其能、各显其才,"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在北京的成功展示,留下了很好的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冯桂林 《政策》2012,(9):45-47
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了"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的战略构想,深刻论述了先进文化引领与文明湖北的建设关系,并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高度,从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建设文明湖北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在喜庆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之际,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太原隆重举办。这是一次总结检阅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强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进程的盛会;是一次展示交流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阶段性成果的盛会。我们对首届:山西文博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山西历史文化的三大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山西地区是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山西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苗春 《今日山西》2004,(12):13-14
12月3日至10日,京城劲刮晋风。山西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在首都引发了较大反响。3台原创性演出,包括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和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共演出13场,迎来观众18000多人次;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和平遥国际摄 影大赛摄影精品展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7天,参观者也突破了万人;艺术周期间有关“赵树理文学奖”的一些奖项将由山西面向全国评奖的消息,更是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这项着眼于华夏文明的底蕴,试图用现代的理念、市场化的操作办法打造文化品牌的活动,集中展示了…  相似文献   

18.
冯锦彩 《前进》2013,(7):13-14
以“文化三晋、美丽山西”为主题的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山西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的一次盛会,是古老三晋:迂化绽放时代光辉的一次检阅,对提高我省区域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促进山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跨越关键时期、促进文化发展已构成实现转型跨越发展重要途径实践进程中的山西,文博会提供的载体与平台,对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就具有了更为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晓明 《前进》2009,(7):49-50
山西是中国历史核心文化区的重心,是黄河与太行文明的集散地,在世界各大文明之中体现着超人的魅力和独特的精神。山西博物院作为这种文明的代言,不仅肩负着典藏、传承和弘扬历史文明的重任,而且承载着山西文化事业未来发展建设的现实使命。因此,作为山西博物院的文博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博物院的科学发展做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杜学文 《前进》2009,(9):6-11
对山西60年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性回顾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举国上下都在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进行庆祝的时刻,我们有责任对山西的文化建设进行梳理和总结,以进一步推动我们的事业。如果要对山西60年来的文化建设作一个简单评价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