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为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明确以人为本的德育思路、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德育的涵义 以人为本德育强调人的发展。人既是德育的中心,也是目的;人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人既是德育的基础,也是根本。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促进人走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对此,必须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王洪梅 《学理论》2009,(25):198-199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等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首先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科学内涵,然后分析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最后,对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我党执政理念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党的执政理念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不但实现了我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而且是我党执政理念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以人为本"的提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及其根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朱海风  景中强 《理论探讨》2007,5(2):104-109
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是古语新用。从内容上看,它既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也不同于西方的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实质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对它们的批判、继承和扬弃。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它的提出,既不是对党的传统执政理念的“颠覆”,也决不是对传统执政理念简单的“重复”,而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根据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自身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重构”。因此,以人为本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丽 《学理论》2008,(21):58-59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扎扎实实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是信访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倡导终生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是近年来的世界潮流,也是我国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构建学习型编辑部是学报适应变化,以学习提升竞争力的自我调整、自我创新工程,是学报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军校管理者在对军校研究生进行人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军校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军校研究生的合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军校研究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军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方建敏 《学理论》2009,(9):46-49
“以人为本”是一个很简约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做不同的理解。作为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是对中国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扬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为了人民又依靠人民,坚持人类、群体、个体利益的和谐统一;就是要以人的需要为本,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大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从其政治、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一端,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端倾斜。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各方面、各层次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更深刻的解读和把握,催生了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由此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秦刚 《理论视野》2014,(3):19-21
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核心要求、核心理念。明确这样一个核心要求,有助于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根基,也有助于增强推进改革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德育评价原则是德育评价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德育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理念更新,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德育评价原则的建构。本文尝试从高校德育观念层面的革新入手,探讨如何应对德育工作新理念的要求,进一步重构和完善学生德育评价原则,以此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管理理论中的一次飞跃 ,是人类管理文明中新的里程碑 ,它在管理活动中体现为 :把人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经营与开发 ;倡导管理活动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 ;注重“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 ;建立与“人本管理”相适应的柔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内涵的演化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理念,由利益驱动、情感驱动到道德驱动三阶段的演化,标志着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内涵的升华,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人的精神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一发展趋势必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程少华 《学理论》2011,(15):57-60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关于群众观点的发展历史入手,摘编相关的著名经典论述,认为胡锦涛新闻思想以人为本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群众观点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然后阐述以人为本新闻理念的酝酿、确立和发展过程,解读胡锦涛新闻思想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内涵,并就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新闻理念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邹瑄 《学理论》2009,(30):29-3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以人为起点,尊重学生的需要;以人为动力,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新型的教育理念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加强“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25)
德育实践体验是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设计、实施体验环节,提升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的理解消化的教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德育,是品德内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德育认知的根源。德育实践体验凸显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只有把德育实践体验纳入德育过程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 ,特别是在执政理念、法制制度与经济制度中。然而 ,要将其落到实处依然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健全民主与法制 ,保障公民权利充分实现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