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求是》2014,(20)
<正>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呼唤中国超越西方安全观,提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安全文明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在新安全观基础上提出的大安全观,系统回答了安全四维关切:其一。安全观念——树立总体安全观。国家安全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全方位内涵,兼顾传统安全与信患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  相似文献   

2.
韩德强 《探索》2006,(6):177-180
有论者改变“中国企业”的定义: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只要服从中国法律,就是中国企业。所以,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这样的推论是荒唐的。血汗工厂不是中国的成功之路。中国的经济安全到了建国以来很危险的时期。中国至少拥有部分头脑和心脏产业,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安全有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不稳定因素随时威胁着国家安全,其中经济安全又是各国国家安全的核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已是我们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在多次的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直接冲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然而在金融国际化过程中,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已是大势所趋,允许人民币与外币自由兑换,对于我国现有的不太完善的金融市场,以及国家经济安全,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如何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面对房价、股价、物价、油价的上涨,人民币的升值、实体经济的重重困难,很多人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不知道中国经济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是叶檀关于当前中国经济观察与分析、未来经济预测与前瞻的倾力之作。它  相似文献   

5.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中国经济既有过去30多年奇迹般的成就,又始终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忧患共存。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如何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如何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激烈变化,引起了人们对世界经济、政治安全的严重关注。如何使发展经济与保障国家安全结合起来,怎样才能使我们在跑步向前的进程中不被别人打倒,为中国的崛起创造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是我们必须加以考虑和关注的问题。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意识形态论亲疏”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互惠的经济利益已成为国际双边和多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国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经济贸易摩擦与政治冲突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也已成为当今处理双边关…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中国下一轮发展的持续动力当今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正处于大分化大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下一轮发展的依托点是什么?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问题。首先,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疲软的时期,中国不可能继续依靠出口导向发展自己;其次,在某国或某个国家集团独大的现状下,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列强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发展自  相似文献   

8.
李鹏飞 《世纪桥》2012,(5):65-66
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但是我们在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也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当今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子孙后代的永续开发利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保证着我国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防安全。本文在立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并结合我国实际能源现状,着重论述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如何应对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农业问题始终和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紧密相关。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中国农业如何应对WTO,这是我们当前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中国农业现状(一)农业基础薄弱。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但也是我国的弱质产业。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产品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农业生产仅能满足国内温饱型消费,农产品的外向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10.
张颖 《前线》2014,(5):32-34
<正>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谈到中国外交特点时指出,2014年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是"主场外交"。今年5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会议")峰会将在上海举行;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办。两大重头戏一个聚焦安全,一个聚焦经济。作为东道主,如何发挥主场优势,提出中国主张,汇聚亚太智慧、展示中国魅力,将是对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考验。从"主场优势"到"主场外交""主场外交",顾名思义,即在本国进行的外交活  相似文献   

11.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中国.中国崛起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所采取的途径是通过非暴力的方式主动融入经济的全球化;崛起是为中国和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奠定基础,而不会形成对周边邻国和世界安全的威胁.目前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挑战因素众多:超级大国美国视中国为潜在的对手,是中国"和平崛起"外部环境中的最大"变数";中国周边环境复杂性因素的增多,挑战性增大,亚太一些地区热点暗藏危机;中国内部诸多不安定因素都会影响崛起的进程.为减轻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不利于安全的压力,必须构筑"和平崛起"所需的安全保障.中国"和平崛起"的安全保障,是由政治安全保障、经济安全保障、能源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和军事安全保障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在这一安全保障系统中军事安全保障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在某一段时期内,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1956年苏共二十大,为斯大林唱了十多年赞歌的赫鲁晓夫突然调转枪口,大肆谩骂这位‘自己生身的父亲’。"在中国这个重视伦理的社会里,赫鲁晓夫的行为被认为是不讲道德、忘  相似文献   

13.
石油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的一部分。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以石油为主的能源需求剧增,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新一轮油价上涨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并从维护国家安全的层面对如何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从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三大经济势力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三大经济势力形成的根本原因;抗战的爆发是三大经济势力和平共处的重要条件.三大经济势力在抗战时期各有所发展.三大经济势力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三大经济势力的共同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关系主要是排斥多于联合;官僚资本与新民主主义经济之间是表面各自独立本质上相互角逐;民族资本与新民主主义是相互独立基础上的一定程度的相互合作.三大经济势力的发展给我们如下启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正确处理公私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亚政 《新长征》2009,(11):19-21
改革开放决定着当代中国命运。对此,邓小平有着直白而深刻的诠释: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提高人民生活,就是死路一条。今天的中国之所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有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稳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可能从经济安全、主权安全、贫富差距扩大和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而言,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的对策主要是:对全球化的失利者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坚持国家主权与自我限制治权的关系;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增强党的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胡鞍钢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长期或短期的挑战,中国也如此。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会面临一连串严峻的考验。除了国家安全、地区安全等外部挑战之外,中国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人类安全的挑战。 其一是工作的不安全,表现为城乡失业问题比较突出。过去两年中乡镇企业已减少约两百万从业人员,工作不安全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其次是收入的不安全,有些人虽有工作,但不能如期拿到工资,拖欠工资的问题目前比较严重;第三是健康不安全,如农村医疗保障不足等问题;第四是养老不安全,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第五是环境不安全,去年自然灾害大约造成的经济损失近三千亿元;而最  相似文献   

18.
《军队党的生活》2014,(10):34-35
编辑同志:前不久,在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三干休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95岁高龄的省军区原政委、老红军熊玉坤(老干部党委委员)主动查找自身存在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在对照检查中,他"条件好了,作风不能散了"的自警自省发言,引发大家思考: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交融、思想大碰撞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始终保持心灵的纯洁,怎样坚守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熊玉坤的发言道出了当下作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正是在好环境中迷失了方向、放松了要求,如果不尽早自我觉醒,就会越走越"偏"。  相似文献   

19.
刘庆和 《当代贵州》2020,(16):80-80
[经济观察]新冠肺炎大流行终将过去,世界经济向何处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应对人类社会21世纪各种挑战的中国方案或是真正的良方。两三个月以前,经济学家们讨论最热烈的一个话题还是2020年世界经济将如何复苏,基调总体上虽然不是很乐观,但也不那么悲观。当前,尽管中国抗疫初战告捷.  相似文献   

20.
张旭 《理论学刊》2004,1(12):65-68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的时候 ,我们更需要审视国内制度性经济安全问题。经济安全问题在中国引起关注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的事情 ,但更多的是关注于技术性细节问题。它尽管可以有测量的坐标 ,却缺乏根本性的建设。对于中国而言 ,重要的不仅仅是经济运行的技术环节 ,而是对于制度因素在经济安全中的地位的重视。制度性经济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最本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