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十分反动的政治人物。他效忠清王朝,创建湘军,血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被清廷视为“同治中兴”的功臣。但是,曾国藩又是近代史上一位较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以自己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给桐城古文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原本衰败的桐城派出现复振之势。本文不准备全面分析评介曾国藩其人,只就其文学思想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楚天主人》2008,(Z1):55-55
曾国藩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褒者说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贬者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这些都姑且存而不论,但他在修身养性、治家教子、琢磨为官之道方面确有独特见解。他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  相似文献   

3.
吏治为民心所系,是治乱之根本。在晚清倡导自强新政者的心目中,洋务与内政完全是一体的,曾国藩甚至认为“修政事求贤才较洋务更为根本”。本文拟就阐述晚清台湾吏治败坏的实际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清廷对台湾吏治整饬的措施及其不足,以探讨吏治问题对自强新政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傲雪 《前沿》2010,(8):129-131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一位重用并善用人才的人物。曾国藩重用人才,固然与其个人认识有关,但也是在理学复兴、理学家们倡言"理学救国"理论的大气候下得以强化的,并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成为激发其人才思想发展并付诸实践的重要环境条件。随着时局的变化,曾国藩用人目的和对人才内涵的认识都有所变化,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南笼布依族农民起义领袖们被俘后的《供单》和镇压这次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云贵总督勒保给雍正皇帝的《奏摺》。这是至今巳发现的关于这次农民运动最原始的文献资料。当然,勒保  相似文献   

6.
评左宗棠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他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降卖国,应当基本否定。近年来,一些同志提出左收复新疆有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对他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功过并论,不可偏颇。我是基本上同意后一种看法的。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一八一二年十一月十日(嘉庆十七年十月七日)出生在湖  相似文献   

7.
清代台湾的义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台湾移民社会中,每当发生农民起义或游民暴动,民间就会出现一种和它们相对抗的社会力量——“义民”。清朝皇帝曾经颁发“褒忠”“旌义”的匾额,表彰义民协助官军镇压“乱民”的“义行”。社会上也建起了义民庙以表示对死去的义民的崇敬。可是后来,当人们肯定那些反抗官府的“民变”时,对于“依附官府镇压起义”的义民就会持否定的态度。近年来台湾史学界有人做翻案文章,认为义民是针对游民(罗汉脚)对社会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奕訢与晚清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奕訢作为晚清政治史上一位重要人物,长期以来学术界却对其缺乏深入整体的研究。实际上,奕訢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密切关联:他发动了“辛酉政变”,建立了垂帘听政与亲王议政的联合体制,晚清政局为之一变;他主持创办了总理衙门,变革传统体制,倡导洋务,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积极镇压农民起义,却使皇权流失,地方督抚专权自重,其影响甚至及于民国一代;中法战争失败其被罢相,中日战争又复起,却毫无建树,并且思想保守,锐气全无,对戊戌变法也持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9.
明朝末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军和以张献忠为首的大西农民军,沉重打击了明王朝的反动统治。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明王朝宣告灭亡。当农民起义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以洪承畴、吴三桂等为代表的官僚地主阶级勾结清兵,对农民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和报复。明朝覆亡以后,清兵把对付明朝的斗争力量转而对付农民军,并联合明朝的汉族大官僚、大地主中的投降妥协分子,一起镇压农民军。清朝统治者对农民军的征剿和对各族人民的镇压,使各族人民的生活遭到破坏,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形成了以农民军为领导的包括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曾国藩可谓声名煊赫。他不但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武功”,成了清朝“中兴”的名臣,而且在文学上,以自己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使桐城派古文有了一个“中兴”气象,从而成为“桐城——湘乡派”的盟主,为咸、同间文人们所归向。作为近代古文的一个重要代表,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是应当加以研究的。为此,本文拟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邓忠强 《现代领导》2013,(12):43-43
唐朝末年,四川邛州地区爆发了阡能农民起义。但在三川节度使陈敬瑄的镇压下义军失败,阡能最后被俘牺牲。  相似文献   

12.
文弱书生曾国藩能够领军打败粗犷的农民起义军,固有太平天国内部的原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也有曾国藩及其湘军在政治、军事以至人事等方面的致胜之道。剖析这些致胜之道,洞察它的本质,可以以史为鉴。 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涉及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的历史经验的众多方面,只能谈谈曾氏的政治思想,而且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3.
唐朝末年,四川邛州地区爆发了阡能农民起义。但在三川节度使陈敬碹的镇压下义军失败,阡能最后被俘牺牲。  相似文献   

14.
涤生读经史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顺时应变,创立了地方武装湘勇,在清廷八旗、绿营官兵颓败不支时,异军突起,使封建腐朽统治得以苟延残喘;又以湘军主帅、洋务首领的身份著述等身,成为“办事而兼传教之人”:在“朝秦暮楚”的宦海,面对咸丰帝“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的忧叹和猜忌,曾国藩仍能建功立业,持盈保泰。为什么能这样?兹介绍其勤读经史事略一二,亦可知大概。  相似文献   

15.
彭玉麟是衡阳县渣江镇人,1816年出生,与曾国藩、左宗棠号为清代三杰。1853年,曾国藩移驻衡阳操练水师,彭玉麟被选入水师做了个营官,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彭玉麟升为水师统帅,成为湘军水师中第一员骁将。由于他战功赫赫,清政府多次封授他高官厚爵,均坚辞不就,被时人称为不要官的将军。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父子兄弟及其同僚袍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无论政治、军事、财政经济、学术文化、人才培养管理乃至外事、洋务各个领域,都起过重大的作用和强烈的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从性质和社会效果分析,无疑有它十分消极而且应予批判的一面。但从曾国藩一生的思想、言行、事迹与作文风格中,却也不是毫无可以总结、借鉴甚而可取的东西。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和评判曾国藩,并且通过这种实事求是的研究和分析,更深入地解剖中国的近代历史,应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的一个任务。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不仅是晚清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外有英、美、法、俄西方强敌入侵中华,内有农民起义,许多世家大族受到沉重打击以致走向衰亡,实为一个“乱世”。不论是早期在京为官,还是在后来处理繁忙的对太平天国作战军务及外交事件,曾国藩始终念念不忘“力挽家运”于“乱世”,创建理想和谐的家族社会。本文所论述的是该思想的内容及来源。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量级的复杂人物。他不是一般的重臣,而是一个超级重臣。他靠绞杀太平军和捻军起家,是一个镇压农民革命的刽子手。他创办过一大批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新式企业,是第一流的洋务人才。他代表清政府签订过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应承担重大责任,是一个误国者。  相似文献   

19.
蒋立文  赫坚 《长白学刊》2009,(2):135-138
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曾国藩创建了中国第一支私属武装——湘军,并用其全新的制度取代了八旗、绿营制度,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代替了兵权执于兵部的世兵制度。军队与国家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国军阀的本源,实发端于湘军,而湘军的缔造者曾国藩也正是中国近代军阀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20.
从洋务运动看曾国藩其人赵世荣作为历史名人的曾国落,无论是其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思想方面,都是非常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全面地评价曾国藩,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因此,本文仅从洋务运动这一“历史片断”入手,来分析曾国藩其人所具有的积极性、进步性的一面,希望能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