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实践》2002,(2):20-21
昌图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示范县,退耕还林重点县。2001年,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林业大开发,转变了林业增长方式,加快了林业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当年全县造林整地的总数14.7万亩,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标准之高、质量之好,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
元坝区位于广元市南面,是1989年新成立的县级区。近年来,全区林业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绿山富民奔小康"和"生态元坝"的思路,坚持以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抢抓机遇,狠抓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灾后生态修复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了全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学增 《共产党人》2007,(1):40-40,53
近年来,盐池县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求生存、求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依托退耕还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培育后续林业产业,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五”期间,盐池县共实施造林251.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49.5万亩,三北防护林67.6万亩,飞播造林34.4万亩,其他项目造林5.03万亩。通过生态建  相似文献   

4.
保定市高阳县境内的潴龙河,是进入白洋淀的最后一段。近年来,高阳县坚持造林与生态堤防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推行“以林护水,以水养林”的生态模式,依托河流水系,全力推进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等林业重点工程,打造净水护堤林、水源涵养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逐步构建景色优美的水系生态走廊。  相似文献   

5.
每当提到荒山秃岭、漫天风尘,人们首先会想到辽西地区,尤其是朝阳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历史留给朝阳的一处最大遗憾和硬伤。改变生态面貌、绿化朝阳,一直是几代朝阳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十一五”以来,朝阳市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市最大的基本建设项目来抓,加快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四高速公路绿廊工程、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工程和荒山绿化工程,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潴龙河上天鹅飞保定市高阳县境内的潴龙河,是进入白洋淀的最后一段。近年来,高阳县坚持造林与生态堤防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推行“以林护水,以水养林”的生态模式,依托河流水系,全力推进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等林业重点工程,打造净水护堤林、水源涵养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逐步构建景色优美的水系生态走廊。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2,(11):16-17
正生态林业建设走在前多年来,宁夏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了"六个百万亩"林业生态工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森林资源快速增长。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区每年新增造林面积都在150万亩左右。截至目前,累计  相似文献   

8.
《湘潮》2005,(5):F004-F004
岳阳市120急救中心依托百年老院岳阳市二人民医院于1997年成立;自成立以来,累计出诊57000余次,平均每天出诊近50趟次.接诊病人达33200余人次,完成特大交通、化学爆炸、群体食物中毒事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急救任务80余次,参加国际龙舟节、三峡移民等大型医疗救护工作60余次,为保护岳阳市民的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群众誉为“生命守护神”。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12,(10):F0002-F0002
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成立于1952年.加挂“湖北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森林资源监测湖北中心站”、“湖北省林业厅林政稽查总队”牌子,下设一个直属事业单位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实行企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3,(10):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武川县作为自治区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北窗口,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本县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市乃至全区的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武川县委、政府将生态保护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和"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开展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作,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截止2012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00.65万亩,飞播造林26.1万亩,围栏封育71.9万亩,累计增加林地  相似文献   

11.
<正>一、黔南州林业碳汇发展情况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贵州省林业局成立了全省林业碳汇领导小组,选了8家具有一定实力和林业碳汇工作经验的合作对象,成立了林业碳中和行动联盟,组建了林业碳汇研究中心,建立了林业碳汇上下联动机制,着力增加碳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黔南州在推进林业碳汇实践中,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借鉴福建三明、安徽滁州、贵州毕节等地的经验做法制发林业碳票。通过制发碳票、“林业碳汇+司法”“林业碳汇+金融”等措施,推进黔南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08,(2):F0003-F0003
近年来,通过实施长防林工程、世行多功能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江津区已成功培植起了花椒、水果、笋竹、蚕桑、中药材、茶叶、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13.
《党的生活(青海)》2010,(2):I0006-I0006
玛沁县林业局是玛沁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于2001年3月.内设天保办.重点生态公益林办公室,下设洋玉林场、县林业站、林业技术推广站、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森林公安局及拉加、大武、东倾沟、雪山、当洛等乡镇林业站,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尼玛卿雪山核心保护站.中铁——军功自然保护分区军功管理站及野生动物巡护站。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6,(3):57-57
隆德县林业局下设17个单位。其中局属站、所、林场、苗圃14个.乡镇林业站13个,现有职工158人。近年来.该局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己达到664万亩.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月刊》2012,(10):1
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成立于1952年,加挂"湖北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森林资源监测湖北中心站"、"湖北省林业厅林政稽查总队"牌子,下设一个直属事业单位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实行企业化管理。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立足服务湖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的水利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从实际出发,颁布水利政策,领导人民群众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陂圳,成立管水队,消除自然灾害,夺取农业生产丰收.中央苏区进行了山林分配与管理,颁发"耕山证",成立看护队,提倡"植树节",实行以林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政策,开展了群众植树造林运动,美化了苏区环境,支援了革命战争.中央苏区生态文明建设尽管是初步尝试,但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身渊源,其成功经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机构与行政》2022,(9):60-61
<正>一是健全机构设置。成立蒙阴县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工作。探索创立生态环境执法、生态警长、生态法庭、生态环境诉讼“四位一体”执法司法模式。由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联合成立综合执法大队,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十分关心林业建设.他高度重视植树造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主张采育结合,实现永续利用,重视山区建设,推动林业发展.探讨和研究朱德关于林业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搞好林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08,(10):49-49
2008年6月3日内蒙古森工集团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签订了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协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是内蒙古自治区设在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单位,成立于1952年。生态功能区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9个旗市,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或三个海南省的面积。有林地面积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呼唤林业的大发展,要求加速推进林业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为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林业建设的新起点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林业建设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是一个森林资源经受破坏、恢复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从不断强化到逐步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