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CGSS2010)的数据与政治效能感的二维概念框架,对大陆女性居民政治效能感状况及其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就政治效能感而言,女性在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得分上均不及男性;在政治参与方面,女性在基层选举、依法抗争和社区参与中存在同男性相比相对不足的现状;二元Logit回归模型及性别与效能感的交互效用模型表明,政治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在整体上有助于解释女性在政治参与活动中的相对不足现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南442名大学生的选举参与状况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在高参与率下存在较大面积的投票质量不高现象。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不能据此简单地将大学生定性为“政治冷漠”,政治效能感较低应该能够较好地解释他们的选举参与行为,因此提高政治效能感是改善大学生选举参与行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政治效能感:解析大学生选举参与行为的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南442名大学生的选举参与状况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在高参与率下存在较大面积的投票质量不高现象。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不能据此简单地将大学生定性为"政治冷漠",政治效能感较低应该能够较好地解释他们的选举参与行为,因此提高政治效能感是改善大学生选举参与行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分位回归模型探讨了政治效能感和社会公平感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公平感对政治信任的正影响性随政治信任分位点的上升而下降。在政治信任水平较低的群体中,政治效能感可以提升政治信任水平。而在政治信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群体中,政治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社会公平感程度与政治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政治信任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的群体中,政治效能感则会加强社会公平感和政治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提升政治信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效能感是指该群体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对自身政治能力以及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进行主观评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主观判断,并且这种判断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政治参与行为。当前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效能感总体偏低,具有内部差异性,新的社会阶层的内外政治效能感不均衡。新时代要增强新的社会阶层政治效能感,必须依托统一战线加强教育引导,消除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疏离感;完善政策措施,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培养使用,发挥代表人士的引领示范作用;健全体制机制,畅通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6.
在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中,大部分文献关注农民工的制度环境和工作环境,很少有文献关注作为参与主体的农民工自身的现状。这种强调外部世界的研究路径忽视了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农民工自身的考察,从而导致我们无法从农民工自身角度解释农民工政治参与行为的内在逻辑。因而,有必要从实证角度考察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内部世界——政治效能感。调查数据显示,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均缺乏政治效能感。这些研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农民工政治参与既有的三种解释模式,即“素质论”、“城乡二元模式”和“理性选择论”。访谈记录显示,影响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关键因素是基层政治生态。农民工普遍认为基层政治生态带有“血缘”和“关系”的成分。在农民工眼中,村民自治已经发生“内卷”,由“村民自治”变为“村干部自治”、“村委会自治”。农民工的参与期望较高,表明他们期待一种文本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文章基于历史的分析和现实的考量提出了长期和短期两套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CGSS2010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对农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检验了现代性体验在城市流动经历和农民政治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均对农民政治效能感起到正向的影响;现代性体验在城市流动经历和农民政治效能感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结论表明,尽管有城市务工经历的农民比没有城市务工经历的农民的政治效能感要高,但是这一差异并不是完全由城市务工经历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大众传媒使用、日常学习、政治参与产生的。为此,要加快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以长期居住地为基准的城乡居民政治参与权制度,拓宽流动农民政治参与渠道,提升流动农民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抗争性利益表达的发生机制是一个重要而未被充分重视的研究议题。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0年的相关数据和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文章主要检验了我国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和居民政治效能感对于居民选择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外在政治效能感对于居民选择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具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内在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对于抗争性利益表达的影响也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发展出了"工具说"、"发展说"和"结果说"三种解释框架。虽然三种解释不尽相同,但学者普遍认为积极的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尽管影响的因素、程度和范围存在不同。本文基于浙江省闾村实证调研,发现选举式的参与活动(参与投票、参与竞选活动、投票给当选者、参与当选者的助选活动)均未能显著影响政治效能感和村民效能感。甚至在村民的投票行为与主观期望的结果相一致时(投票给当选者、参与当选者的助选活动),亦未能发现其对效能感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学的时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导致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必须重新建构。时间和空间是把握现代性的一个网结,时空关系的重大转变是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时空对于发展社会学具有构成性意义。而现代性的时空维度,其实是自经典社会学以来一直延续的重要学术传统。本文基于对这一学术脉络的梳理,提出以“时空压缩”与“时空伸延”作为基本概念,建立能够解释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新的发展历程的发展社会学理论视角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1.
12.
评价尺度偏差是政治学评价类题目中常见的测量误差,“虚拟情境锚定法”被认为是一种降低此类误差的方法。本文依托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09年全国公民意识调查,在其中加入了一组采用“虚拟情境锚定法”测量外部政治效能感的题目来跟传统的效能感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发现:(1)运用传统效能感测量方法时,高效能感的比例为30.64%,而使用“虚拟情境锚定法”后,高效能感的比例占到了46.91%,这就验证了评价尺度偏差的存在。(2)效度检验发现“虚拟情境锚定法”得到具有更好建构效度的测量结果,从而验证了评价尺度偏差对测量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对题目设计提出建议:(1)控制评价尺度偏差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测量指标设计上的具体化、标准化和高可比性原则。(2)对于能采取具体方式提问的变量,就要避免抽象题目;对于能用事实性问题测量的变量,就要避免态度性测量。(3)在测量问题选项的尺度设计上,要避免评价方向不一致,应尽可能地理顺一致的量尺向度.规避尺度不等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自从该理论被引入教育领域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在师生双方自身发展及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价值,能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威胁论"是针对中国的崛起所发出的噪音,其实质就是要对中国"以压促变",对中国实行"西化"、"分化",离间中国同邻国的关系,从而维护西方的霸权地位。所以是"威胁中国",而不是"中国威胁"。为此,我们要对自己的国际角色准确定位,稳定周边,自主构建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5.
激励永远是管理的主题,自我效能感是心理行为学的重要概念,将两者结合应用于公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综述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公安院校教师自我效能感,指出了其构成要素与激励价值,设计了基于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公安院校教师激励机制,最后结合公安院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表现形态与现状,提出了改善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师资队伍行为激励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中国古代文化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视角 ,宗教、政治与伦理是三个比较重要的观察视角。从宗教、政治、伦理的角度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演变成为非宗教的、政治的、伦理的文化。所以 ,非宗教的、政治的、伦理的就成为观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在目前应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入手,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两维视角,探讨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简论公安院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公安院校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公安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师的信念和积极性、教师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教学行为成败的归因以及教师的思维模式和情绪调控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安院校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培养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从而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自我效能感、口语策略使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学生的口语自我效能感较高,不经常使用口语策略;男女生自我效能感与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没有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与记忆、补偿和社交策略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心理原因就是择业自我效能感较低。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及实验法对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所处区域不同的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也不显著;同伴讨论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同伴讨论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女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