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在当前发展问题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从依托不同理论元素为基础的研究传统起,再到从"大小"到"强弱"、从"管理"到"治理",以及从"国家"到"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转变,在研究维度、主题和形式上都有所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新的阐释,指出国家与社会关系协调应基于新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导向、把握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的技术倾向、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等,这对创新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社会主义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五千年连绵不断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华文化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自己想象和建构世界的秩序图像,即集宇宙天道秩序、人文政教为一体的"天下"体系。当中国仍然深陷于中国朝代更迭的超稳定结构中,沉浸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时,现代性在西方世界加速生长,以民族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民族国家不断形成,并进而形成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现代世界体系。公元1500年左右的地理大发现,加速和深化了世界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古典中国的"世界秩序图像"无可避免地与西方近代以来的世界体系相碰撞。这种碰撞既是空间维度上的中西之间的碰撞,也是时间维度上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由此,带来的历史事实就是近代中国的现代转型危机。为应对现代性挑战,中国走上了以民族主义为理论基础来实现现代国家构建的道路。迄今,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仍未完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这一问题,结合香港政治生态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民族文化的传承无疑包括民族文化的大普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精神只有为广大国民所掌握,才能培育出强韧的国家凝聚力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的国家思想史、民族概念史是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决定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国内外形势的逼迫和政治冲突中,各政党和重要学者的民族理论、民族政治纲领如何演变,这些历史的梳理更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者必须关注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5.
从路径依赖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华丽转身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根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中,民族、国家与政党关系理论的创新正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形成的核心内容。摆脱自然法权思想这一西方政治文化民族特色的困扰,依据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传统以及中国悠久的多民族史实与现实民族关系政治格局来处理执政党、国家与民族之间关系,成功走出了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的重要创新成果。新中国政治实践是对"政党政治"文化的重要创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成功实践对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6.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建立在这一世界历史基础上的马克思唯物史观一定意义上是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观。马克思所处时代,大工业资本在全球开辟世界市场,建构了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全球体系。世界历史发展不充分,以及马克思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旨趣,主客观原因共同造成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空间”(世界)维度处于隐性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将制造业转移到后发国家,重建城市、新建城市、发展城市成为世界浪潮,全球进入列斐伏尔意义上的“都市时代”,城市取代民族国家成为全球区域微观单元,世界历史随之呈现为城市的全球体系。全球资本通过城市资本进行积累,凸显了空间生产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在场的意义,唯物史观中被长期遮蔽的“空间”(世界)维度也随之开显,具体表现为空间生产力的凸显,全球空间分工的凸显,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发生转换以及理想社会形态的空间化实现等。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中国民族理论的重大论述中,蕴含浓厚的"家园意识"。"家园意识"成了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理念。"家园意识"对于把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促进少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发展和空间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交换价值"胜于"使用价值"的现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基础上,以大卫·哈维的"时空修复"理论为依据和方法,结合中国语境,实现我国民族地区空间生产的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民族地区空间生产过程中的"交换价值"进行批判,使之回归于"使用价值"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民族团结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我国处于深度社会转型的阶段更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教育目的是形成并巩固国家认同。根据认同的基本理论,认同形成过程即是传播过程,是主体的求同与求异的张力中获得的自我归属确认,是在现实的社会互动中建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其意义在于国家认同的过程性生成;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纽带,化解民族分裂张力;民族团结教育只有置于新媒体的共时性场域,才能在现实的互动过程中建构国家认同,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政策价值目标的理论争鸣,经历了从加快发展为核心目标还是维护民族团结为核心目标的争论,发展到近十多年来,围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还是社会整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争论。与之相对应,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了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确认"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19—2019年,整个世界经历了一个重新塑造的过程,这就是从"帝国"或帝国殖民地向"民族国家"的转变,"民族国家"取代帝国,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由于历史背景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从国家构建的角度,循着"已构建国家"、"再构建国家"和"构建中国家"三条线索,分析当今世界三种不同国家的来龙去脉,可以揭开世界的"底色",展示出一幅不同的国际关系图景。"民族国家"遭遇的挑战,特别是构建中国家的种种遭遇,不仅表明多数"民族国家"徒有其名,而且也表明这个百年之前开始的世界重塑的过程依然没有完成。历史地看,无论帝国还是民族国家,都是人类共同体的组织形式,人类历史实际上也就是一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共同体"演化的历史。如果把"帝国"和"民族国家"放在人类共同体演进的序列中去考察,就不会在非此即彼之间犹豫徘徊,而为"人类共同体"的实现开辟出新的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这其中,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考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到国家凝聚力的提出,这是有关社会凝聚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这一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促进民族认同,进而产生民族凝聚力。从民族凝聚力到国家凝聚力的提升,这是一个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发展的过程,国家凝聚力是以政治认同为基础的。要增强国家凝聚力,其路径、方法方式必须从多方面去探索,而且要长期不懈的进行这种探索。在当前,从提高政治认同度入手,开展这方面的尝试努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国共两党无论是少数民族概念来源还是民族政策都存在差别。中国国民党的少数民族概念源自清末排满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概念则来自共产国际的民族与殖民地理论,从"被压迫民族"、"弱小民族"转变而来。在民族政策上,国共两党虽然都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但二者又存在显著的差别:国民党要求实现单一制的统一国家,在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同化下形成大中华民族;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则经历了从民族自决、联邦制政策向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转变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安全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文化安全的视阈下重新省思民族传统文化,厘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民族精神和国家软实力的视角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以期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安全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我们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维度如何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立学说成为现代人理解国家存在意义的主要方式。施米特激烈批判这一点,并将之追溯到霍布斯思想中蕴含的利维坦死亡因素——内外之分。然而,施米特过度地解读了霍布斯。主权问题是现代政治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问题,霍布斯构建利维坦的目的是带领人们走出混乱无序的战争状态,重塑有安全保障的个人自由。社会多元力量威胁着利维坦的生存,国家必须有明确裁断和强制力量才可能实现其存在的目的。唯一的区别是,霍布斯的国家不需要带有价值追求的色彩,看起来处于一种中立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真正处于彻底中立的状态、不需要对价值作出裁断。  相似文献   

16.
民族生态旅游是建构在"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概念内涵以及理论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新业态,也是新时代下现代旅游发展的深度模式,更是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载体。从民族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述评,可知民族生态旅游的法治逻辑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基于此,分别从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正当性、旅游空间关系、旅游生态正义三个维度剖析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内在逻辑。在剖析法治逻辑的内在框架,论证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正当性基础上,提出旅游空间关系是民族生态旅游法治正当变项,构建民族生态旅游法治良序,实现民族生态旅游的法治化是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百年强国之路彰显着鲜明的价值立场,集中关涉生存与发展两大价值命题.具体来看,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生存价值命题的核心要义表现为从"民族持存"到"总体安全"的动态变化;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价值命题的核心要义呈现了从"经济发展"到"共同富裕"的样态转换.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强国之路的两大价值命题处于深度融合的新样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生存与发展两大价值命题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8.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阶段。探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生成逻辑,不仅要从理论上追溯源头,还要从实践上动态观察,更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于长征中积累了民族工作经验,在革命形势中紧抓民族政策重点,总体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为延安时期民族政策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政治变迁的基本形态,"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本为硬币之两面,但在理论研究中却呈现出重前者而轻后者的现象。政治发展研究笃信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内在地认为可以凭此避免政治衰败,一枝独大的民主化范式即倾向于认为西方民主化道路是后发国家通向"善治"的唯一途径。民主化范式内含着经济发展、精英政治、民族国家建构、民主巩固及其与民主化关系等四大命题。然而,理论与现实的张力反映出该范式存在"线性发展观"和"政体二元论"两大内在局限,导致其愈来愈难以解释现实政治变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本讲针对"民族问题"认识上偏于狭隘的传统误区,借助佛经"指月"典故,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叙述中,给出中央"十二条"从国务视角规定的民族问题概念(第四条):"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发展,也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以此为下边各讲的展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