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预算绩效监督主要指政府部门的内部行政监督和立法机关的外部政治监督。内部行政监督强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外部政治监督突出公共责任。本文主要是从后者切入探讨基层人大对公共预算绩效进行监督的路径,着重通过中介组织、社会精英、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审查和监督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优化政府财政资源配置,增强政府预算管理的责任性和透明性,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争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通过协商民主对城建项目绩效进行理性评估的做法,在全国乡镇一级尚属首次,不仅克服了财政、审计等部门内部监管存在的瑕疵,避免了人大预算监督权被虚化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公众从预算编制到预算绩效评估的全程参与,初步达到了既要"管住"政府钱袋子,又要"管好"政府钱袋子的目的;增强了政府作为"代理人"的合法性,激活了人大权力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由于受到能力与绩效的制约,许多先进施政理念难以落到实处。为此,要注重政府能力建设和服务绩效,完善发展软环境。具体方法为:一是通过大力实施"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的"四型机关"建设工程,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等,进行政府能力建设。二是通过精简机构,整合流程;企业理念,顾客导向;科学决策,公开监督;电子政务,网上政府等举措,提高政府服务绩效。  相似文献   

3.
绩效预算是现代预算发展的高级形态。绩效预算与现代政府治理的共生性和协同性决定了绩效预算是现代政府治理的基础与核心,是推动政府治理系统变革的突破口与关键环节。我国目前推进的预算绩效管理是部门预算走向绩效预算的一个过渡形态。我国的预算管理改革的发展路径和方向是从加强预算管理入手,进一步强化绩效测量评价的技术和能力、以结果为导向推动预算改革与政府改革的协同发展、加紧建立与现代政府治理相适应的绩效预算制度框架、选择政府治理现代化程度高的地方实施绩效预算试点。这些举措有助于稳健地实现分权化、市场化、契约化、结果导向的现代政府治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A公司为主要调查对象,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状况三个方面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A公司的整体企业绩效一般,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状况也存在一定问题。虽然政府补贴可以稍微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从长远来看,未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此外,在企业经营状况中,政府补贴发挥的作用也并不显著。建议A公司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更合理地使用资源,政府方面需要完善补贴机制,提高政府补贴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作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各国行政改革运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政府推出了"国家绩效评估"的联邦政府再造计划。克林顿治下联邦政府改革的诱因主要在于财政两难困境、问题政府假设、官僚体制老化、再造工程效应和中间路线导向五个方面。改革历时多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对美国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造,影响延续至今。对美国"国家绩效评估"正反两方面的研究评价,可以揭示出一些政府革新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论“顾客导向”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顾客导向"原则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西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途径.本文从西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顾客导向"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实践的梳理与经验总结、建立与完善"顾客导向"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三个层面对我国构建"顾客导向"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绩效管理实践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企业不得不改革绩效管理模式。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由于自身所具备的先进理念为企业提供了解决绩效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绩效管理体系可以从绩效管理的目标制定、辅导实施、考核评价和绩效反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由案例分析显示2003年前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有较大的上升。进一步的案例研究表明,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与管理方面还欠合理,地方财政收入直接影响到财政支农的投入和配套资金的落实。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体制,减少支农项目审批环节,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扩大取消资金配套的项目范围,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7—2016年中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企业R&D投入和高科技产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不会对企业R&D投入产生"挤出效应",政府补贴对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政府和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R&D投入可以显著提升高科技产业创新效率。政府在制定高科技产业政策时,应该完善政府R&D项目资助决策机制和资金使用评估机制,降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华 《理论前沿》2001,(17):31-32
我国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 ,粮价大幅下跌 ,粮食成本增加 ,影响了农民收入。粮农收入下降 ,有些地区已经出现弃耕的苗头和倾向。第二 ,粮食企业经营亏损严重 ,粮食产区财政不堪重负。随着近几年粮食市场价格走低 ,敞开收购量逐年加大 ,造成粮食超储严重。产粮区县财政对粮食补贴逐年增加。造成产粮越多 ,收粮越多 ,财政负担就越重。第三 ,国家粮改政策落实困难。1997年我国实施粮食体制改革即“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和企业改革”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 ,难度非常之大。粮食的各类市场都不是封闭的…  相似文献   

11.
按照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补贴是指"在一成员(以下称‘政府')领土内由一个政府或任一公共机构作出的财政支持".它包括"政府的行为涉及一项直接的资金转移(即赠与、贷款和资产投入),潜在的资金或债务(即贷款保证)的直接转移;政府预定的收入的扣除或不征收(即税收方面的财政激励);政府对非一般基础设施提供货物或服务,或者购买货物;政府向基金组织或信托机构支付或指示某个私人机构执行上述所列举的,一般由政府行为承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总结以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及其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滞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阻力过大,绩效主体存在“道德风险”,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模糊,改革绩效难以评估,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过大,“挤出效应”明显,政府能力被削弱等。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主要表现为机构改革绩效评估硬指标难落实,不同层级政府专有权力难到位,地方政府内部权力关系难理顺等。宜选择把握理论前提,坚持绩效原则,采取有效策略,重视配套改革,廓清政府角色,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及时实施“三定”,评估与固定改革绩效等路径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向民生领域倾斜,是当前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性问题,也是近年来珠海财政改革的一大亮点。课题组对珠海民生领域财政投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初步总结了珠海的基本经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建立完善财政民生项目科学投资决策机制、探索以市场化提高民生项目财政投入效率、增强老百姓对财政投入民生项目的话语权、优化民生财政支出内部结构、设立财政民生投入投融资统一平台、建立健全民生资金的财政监督与绩效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顾客满意"是政府绩效管理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全球化政府绩效改革和世界警务绩效评价趋势的推动下,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安行政必须积极探索新型的警务绩效评估机制。而构建顾客导向型警务绩效评估机制正是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其路径选择包括树立顾客导向的警务绩效评价理念、建立公众满意绩效评估体系和完善以公众评价为主导的警务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在企业"走出去"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目前,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健全鼓励和保障企业"走出去"的包括法律、金融、财政、服务、监管等一系列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执行力弱,其重要原因是部门权力过大而责任缺位、执行主体缺失财政绩效观念、未建立财政绩效问责制、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公开性不高、财政绩效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要从限制部门权力、财政分配权力适当下放、树立财政绩效观念、推动财政预算科学化、强化财政绩效问责制等措施来深化财政绩效管理改革,从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我国政府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执行力弱,其重要原因是部门权力过大而责任缺位、执行主体缺失财政绩效观念、未建立财政绩效问责制、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公开性不高、财政绩效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要从限制部门权力、财政分配权力适当下放、树立财政绩效观念、推动财政预算科学化、强化财政绩效问责制等措施来深化财政绩效管理改革,从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我国政府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
从整合主义的视野来看,绩效评估应依据"绩效来源——价值标准——评估主体"的逻辑进路,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并重。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应体现在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改善上,也应体现在政府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在绩效来源上,政府购买服务的总绩效应包括前期准备、服务购买、项目产出和消费评价四个环节,应整合前期准备与服务购买中产生的"隐性绩效"和项目产出与消费评价的"显性绩效"。在评估主体上,可借鉴360度评估法,将政府购买服务的利益相关者整合到评估主体当中,涵盖政府内外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克服单一主体评估的弊端。基于此,我们所构建的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估模型是多重绩效来源、多方评估主体和多元价值标准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三位一体"地规范了政府企业、中央地方、公权公民关系,我国财政体制由行政性分权转为经济性分权。完整、准确地理解分税制必须澄清分税制的逻辑起点、政府事权范围对政府收入规模起着大前提作用、事权划分是深化分税制改革中制度设计和全程优化的始发基础环节、广义税基的收入划分的税种属性与特点、收入与支出二者在政府间划分遵循的不同原则、财权与事权相顺应和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等要点的认识。健全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应是在明确政府改革中职能转变、合理定位的前提下,建立内洽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事权与财权相顺应,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模式转变的视角,首次考察了充当辖区间竞争“新”工具的土地财政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通过引发地方政府的支出竞争、税收竞争和补贴竞争不仅提高了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还抑制了企业出口退出和延长了出口持续期。但由于存在与税收竞争、补贴竞争相关的企业寻租、“政治包袱”以及与支出竞争相关的公共品偏向性扭曲配置,土地财政也使出口企业长期被锁定于低质量、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复杂度的低端竞争方式。概括而言,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开展辖区间竞争的策略性行为在促成出口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丧失的代价,对中国“大而不强”出口模式产生了“土地财政诅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