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占茂华 《求索》2010,(10):154-156
自然法是西方法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法哲学概念。自然法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历经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法观念与理性精神始终密不可分:理性精神是自然法的基石,是自然法观念变化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自然法观念所具有的理性精神也因此成为西方法治思想形成的内在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占茂华 《求索》2008,(1):153-155
自然法是西方法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法哲学概念。自然法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历经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法观念与理性精神始终密不可分:理性精神是自然法的基石,是自然法观念变化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自然法观念所具有的理性精神也因此成为西方法治思想形成的内在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自然法的思想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却经久不衰,古代自然法、中世纪自然法、近代自然法、新自然法均对民法有较大影响。作为一套价值体系存在的自然法学,对中国民法研究至少有如下影响:它是中国制定民法典的法哲学基础;自然法思想也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源泉;根据自然法,道德应该作为民法的补充渊源;自然法应成为民法研究的方法论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艳 《淮海论坛》2007,(1):15-17
西方哲学中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因素,本文从介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出发,分析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积极因素,借鉴其有益成果,提出了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当代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1,(6):95-96
门中敬在《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行政软权力具有同化顺从和非国家强制性的内在属性和品格,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为行政协商与对话、行政正当程序和社会价值评价的内在协调与约束关系。基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法治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法治国家司法主导与理性、自然法思想相契合的复合型的行政控权模式,还需要长期的法治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德沃金的自然法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司法阐释理论让本来具有浓重先验色彩的自然法思想似乎变成了一个可以达致的目标,但亦因此而饱受批判。重新回归到法治的良性发展道路,除了借鉴自然法思想,或许还需要一种新的、实证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袁子靖  节凤云 《传承》2014,(3):148-149
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块重要基石,它承载了自然法的精神,体现了公平正义等人类共求的社会理想。对东西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比较,有助于为我国移植传统文化找到一种结合点,用中国文化自己的义理架构来分析诚实信用原则,从而实现西方传统到本土资源的理论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许霆案所凸显的司法困境,在于法的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在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因欠缺西方法治中人文精神所滋养的文化基础,导致了中国法治的文化悖论.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寻找人文精神,回到法的人文主义传统,将决定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张艳 《淮海论坛》2011,(4):17-18,6
人类文明史,从本质上看,是人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自然、社会的主人的发展史。西方哲学中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因素,现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在本质上,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的是对人如何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其基本内涵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当代中国人文主义精神继承与借鉴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积极因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换言之,任何人文主义思想都必然是“以人为本”的。但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在“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取向上是有区别的。当前我们实行的“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于中外历史文化的借鉴和发展。因此,考察这种区别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实行“以人为本”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