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创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范例,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民族团结、跨越发展、幸福和谐的壮丽篇章,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荣誉。进入新时代,内蒙古要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  相似文献   

2.
任亚平 《实践》2009,(8):21-24
内蒙古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伴随新中国一起走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内蒙古自治区党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古""各族人民建包钢"等民族团结佳话,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创造了从贫穷到富裕的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3)
正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成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民族地区工会组织。在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动员全区各族职工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新形势下,我区各级工会必须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各族职工投身改革发展新潮流,同心共筑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体育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发展的,是在不同时期体育方针的指引下逐渐振兴的。比如抗战时期,为了领导人民锻造强健的体魄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毛泽东提出了"锻炼体魄,好打日本"的体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任务,毛泽东针对当时的国民体质,又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而在土地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如下措施处理民族地区矛盾:界定民族地区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坚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以"慎重稳进"方针开展民族地区的改革、改造工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处理叛乱事件坚持政治争取为主、军事进剿为辅。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民族工作的理论升华。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正处》讲话精神,避免"左"的和右的思想对民族工作形成干扰,千方百计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完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机制,培养、选拔、使用优秀的民族地区干部。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成立70周年.1936年9月,牺盟会在太原成立.它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路线指引下,为联合各党派挽救民族危亡,由时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的阎锡山、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任正、副会长,以官办抗日组织的特殊身份登上政治舞台,随后由中共山西公开工委接办,在山西八年抗战中,做出特殊的重大贡献.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在山西已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模式”的理论解读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今天,欧洲、亚洲、中美洲等地区不同民族的国家都曾以各自文化认同和发展模式探索和正在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和实践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为线索,紧扣"民生建设"主线,分阶段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基本主张、方针政策以及以此为据展开的民生建设实践,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其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广西位于中国的南疆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从昔日"老、少、边、山、穷"的边疆地区发展为今日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开放前沿。今日广西的繁荣发展与党的民族政策在广西成功实践密不可分,70年来广西一直保持着边防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本文着重挖掘广西在贯彻党中央民族政策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进而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9,(10)
<正>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工作,多次到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先后两次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对内蒙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内蒙古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全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相似文献   

12.
赵增春  关福财 《实践》2007,(8):41-43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自治区的现代民族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尤其改革开放之后,民族文化艺术事业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2013年,五师八十七团党委以坚持"两个共同"、实现"两个共享"的发展目标,将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三连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试点单位,通过成立活动小组,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连各族职工群众携手与共、团结奋进,共同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之歌。4月的北疆春意浓浓,垦区大地绿野条田处处是机车轰鸣人影穿梭,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5)
<正>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70年的发展变迁中始终保持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先后被周恩来总理、胡锦涛总书记誉为"模范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典范"。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又给予了"长期以来民族团结工作做得是好的"的高度评价。内蒙古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内蒙古打造了一支对党  相似文献   

15.
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小平同志对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3,(9):6
在"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乌恩表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潜力。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除了给予政策扶持之外,还要在操作层面上加强指导。建议成立国家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在资金上向民族地区倾斜;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国家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民族工作。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事业发展最健康的时期之一,被誉为民族关系的"黄金时代"。正确处理了民族政策中的重要问题,包括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正确解决,为巩固和推进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共同进步展现了更加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梁启超名篇《少年中国说》、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李大钊爱国演讲稿《"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等,都提出了青年在民族发展中的重大责任。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了青年奋斗的百年经验,即"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揭示了中国青年奋斗的方向和成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方"政治革命"直接造就了"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离,在促成公民身份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发展了私人任性.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必须由"人类解放"来克服."不间断"的无产阶级革命乃至一定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一般途径."政治解放"不仅导致了"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离,同时还促成了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资本主义的自由与任性不仅造成了劳资间的对立和斗争,而且还导致了民族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必然件随着民族利削和民族压迫的内容.无产阶级革命也必然会采取民族解放的形式,而民族解放也自然成为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的一个必由环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解放的价值关切则是民族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凝聚民心,特别是在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民族文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各族人民精神财富的发展状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速度加快、机遇增多、方式多样化、途径更加广泛,但从客观上来看,不法分子传播不良文化、民族分裂、煽动民族负面情绪等情况存在。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且还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也会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力。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对于新疆地区的发展极其重要,如何引导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给新疆民族地区带来积极的社会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