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以从未有过的坚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是科学的结论,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追溯历史,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公有制历来是毫无疑义的,但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却并非一帆风顺,其认识和政策变迁经历了五阶段: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济调整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1年至1965年我国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经济体制进行了全方位调整,使全国迅速摆脱了经济困境。其基本经验为:统一对国情和形势的正确认识是前提;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是基本方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是动力;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是实质;冷静处理中外经济关系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3.
高继民 《党史文苑》2011,(12):79-80
中国要不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怎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现代社会经济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这个曾经为中国共产党人谨慎探索、反复争论、时起时伏的问题,时下已是我党重要主张和政策。疏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非公有经济的认识过程、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当然是上溯的历史愈久远愈深刻。由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相似文献   

4.
从 1956年到 1966年,邓小平担任了整整 10年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此期间,他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就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现实思考,并参与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理论上初步提出了马列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和从体制上改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既是毛泽东思想在当时继续发展的重要成就,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萌芽。  相似文献   

5.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窘境,如何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当务之急,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重要选择.然而,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知经历了由浅入深的曲折发展过程.但无论处于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以人民中心的初心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不同条件下为民谋福利的政策选择,即通过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彰显其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6.
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下,整个20世纪50年代,中巴关系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境况。60年代初期,两国关系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周恩来反对巴基斯坦加入西方阵营,同时主张和巴基斯坦进行友好交往;在印巴之间存在争议的克什米尔问题上,他坚持公正立场;在中巴边界谈判问题上,他采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妥善解决了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周恩来的这些做法赢得了巴基斯坦的信任和友谊,为60年代初期中巴关系的根本改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通过留学生项目为非洲地区培养革命与建设力量,以此支持该地区的民族解放与反帝反殖运动。然而,来华非洲学生在生活待遇、政治教育、男女关系等问题上与中方存在矛盾,并最终发生"退学现象"。政治身份认同障碍是造成非洲学生难以适应中国高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根源。教育部门始终坚持通过革命教育改造非洲学生,非但无法消除障碍,反而招致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奋斗》2005,(3):30-31
为了全面掌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深入研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我局于2004年11月下旬。分别由贾玉梅、韩国信、赵磊同志带队,对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绥化、伊春、鸡西8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和国民经济命脉之后,如何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执政以后,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艰辛的探索,既经历过重大的挫折,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顾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历史和政策变化,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新思想、新政策,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指导与指示。其中,既有促使中共制定包含反帝废约目标的革命纲领,在反帝废约斗争中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的积极成果,也有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指示中共发起"左"的全面的反帝废约运动,使革命力量遭受损失的消极影响。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中共逐步调整反帝废约策略,确立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和国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分阶段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每个阶段政策演变的社会历史背景,既分析了其中的创新成分,又揭示了深刻教训,彰显出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基于目前的现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提示,以引发新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十分关心海外侨胞,坚持贯彻执行保护侨胞的各项政策,在抗日战争中,党通过对广大侨胞的统战工作,初步提出了一些华侨经济政策,保护华侨的经济权益,鼓励华侨回国投资,积极救济归侨难侨的困难,受到广大海外侨胞的普遍赞同与广泛支持。这种华侨经济政策,在解放战争的华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极大程度地把华侨经济力量与祖国的革命与建设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理论研究》2014,(4):44-48
从近些年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一系列支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来看,影响政策落实的几个关键环节是降低非公经济发展成本、扩大非公经济发展空间、建设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和引导非公企业转型升级。增强非公经济政策执行力要建立政策执行的信息服务与监控机制、打通政策执行的“肠梗阻”、营造高效实干的政策执行环境及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环境建设之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公有制经济现在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依靠自身积累,然而其发展到负债经营的高级阶段是必然趋势。必须构建能够有效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企业的融资环境不仅包括企业经营状况等内在因素,还应包括社会信用状况、金融组织形式、金融机构分布及资本市场状况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5 0年代中期至“文革”前期 ,人格化的权力结构 ,使中央领导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党的最高领袖的某种依附关系 ;对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误解 ,为“家长制”、“一言堂”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超凡魅力权威的影响 ,加深了对党的领袖的迷信和崇拜 ;同体监督制约的弱化 ,造成了党内监督制约的“真空”区域 ,出现了领袖个人决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上的升华和认识上的提升是解决目前存在于中国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和偏差的前提。本文从“三个有利 于”、重新定位、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放大国有资本、转移改革成 本、公有制实现形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非均衡增长、挤出效应、 经济全球化十个方面提升了对非公制经济的认识,提出或阐释了 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拓展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国有经 济控制力的“内控”和“外控”、“私有公用”、“私积公出”、非公有制 经济长期伴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动摇 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着更深的内在动力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而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推行了对个体、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 ,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 ,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同发达地区相比 ,还存在着发展速度缓慢、总量小、档次低 ,还未走出原始积累阶段。虽然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期。首先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解除了人们思想上的禁锢 ,而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写入了宪法 ,确立了非公…  相似文献   

20.
1945年3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记者斯诺,告诉他:美国正在计划向中国华北共产党地区运送“供应品和联络官员”。这是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经济合作的开端,也是对中共所采取的有关政策的一个回应。本文所分析的就是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