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污点证人是指为了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而选择与检察机关合作,以“证人”的身份指证其他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通过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使自己能被豁免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虽然我国还没有正式规定污点证人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大量类似于污点证人制度的“私下交易”现象,这里面法官自由裁量的成分以及侦查人员的肆意性承诺都使污点证人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因此,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污点证人提供的证据对于侦查那些隐蔽性高、组织性强等类型的犯罪有重大意义,对推进整个侦查过程都十分重要.因此,污点证人制度的建立不管是对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侦查证人制度的有关内容,但比较粗疏,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在刑事诉讼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对刑事诉讼法侦查证人条款的理解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第五十七条和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了侦查证人制度。第五十七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由人民检察院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人民法院可  相似文献   

3.
职务犯罪侦查中询问证人的地位重要、特点突出.然而我国法律与之配套的规定并不完善,不能体现职务犯罪侦查的自身特点和实际规律,导致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完善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询问证人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刑事警察在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可以作为控方证人出庭作证,而大陆法系传统理论一般认为证人是专指向司法机关陈述所知案件情况且不具有其他诉讼身份的人员,因而主张主办案件的法官、检察官及协助其侦查犯罪的警察不得同时为证人。我国基本秉承了大陆法系关于证人的界定,所以普遍的观点是将证人和当事人、鉴定人、公安司法人员区别开来。现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那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警察究竟应否出庭作证,警察出庭作证存在哪些障碍,警察作证制度应如何构建呢?  相似文献   

5.
黄豹 《法治研究》2009,(3):51-54
侦辩交易是不同于诉辩交易的一种形态,在国内外侦查实践中均存在,如美国的刑事免责以及污点证人制度、我国的坦白从宽制度。侦辩交易的主体虽然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但侦查机关应当通过向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提出建议来践行交易。  相似文献   

6.
周虹 《法制与社会》2015,(2):114-115
随着从“侦查中心主义”到“审判中心主义”的发展,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个趋势,在未来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证人站在法庭上,这势必影响公诉工作,作为公诉人应当转变思想,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应当证人出庭给公诉工作带来的调整,也应进一步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确保证人出庭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试论建立证人保护机制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在庭审方式上提出了当庭示证、质证的新要求,加之打击、报复证人现象日趋增多,使受害人、证人不敢报案,作证的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影响侦查破案,削弱打击力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建立证人保护机制于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证人保护机制的主要思路是:建立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法规制度建立证人保护机构与基地;建立证人保护基金;重装有功证人;综合采取其它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周建华 《江西律师》2002,(5):22-23,15
龙宗智先生在其《中国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现状评析》(《中国律师)2001年第1期)一文中将“警察不作证”列为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制度的一大怪现状。在英美法系国家,警察向法庭作证被认为是诉讼制度中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认为警察作为侦查活动的主体,对于证明目击犯罪的情况,对于被告人投案的情况,以及对于侦查中收集物证、获得口供的过程和方法,有着其他证人无法替代的“知情者”身份。  相似文献   

9.
论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立法和司法实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存在较大缺陷。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证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指出为了推进我国司法制度改革,实现正当的刑事诉讼请求,体现司法公正,必须重视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建设。要在正视现存的证人制度诸多缺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外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采取具体措施完善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万喆 《法制与社会》2014,(10):125-126
警察作为公诉方阵营的一员,同检察官是利益共同体。在大陆法系国家,接纳警察作为证人是一个不断吸收、借鉴、取舍的过程。大陆法系国家通过"证人优先原则"肯定了警察的证人资格。直接言词原则不是承认警察证人资格的充分条件。赋予警察证人资格的重要原因在于:首先,这类警察符合证人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从诉讼构造上看,警察充当证人身份对控辩双方都有利。再次,警察证人资格的确立有利于完善证据制度,使侦查行为以其应然的方式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证据制度重点问题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东  赵恒 《证据科学》2014,(6):645-657
2012年新刑诉法增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庭前会议制度、证人出庭作证等条款,这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等主体权益有着积极意义,但其中也有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方面,首先需要明确“非法证据”的范围,促使法院敢于适用排除程序,将其与侦查谋略等区分开来,也需妥善处理重复自白材料和纪检部门取得材料之适用等问题;庭前会议制度中,首先要通过立法来解决其能否处理实质问题,细化该制度的具体流程以便法院的执行;在证人出庭方面,则需要细化强制证人到庭、证人保护等制度以增强其可行性,明确侦查人员出庭的角色与程序,进一步健全鉴定人出庭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叶杨 《政法学刊》2013,30(3):116-120
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证人作证制度上日臻完善,使我国刑诉法证人作证制度体系更趋科学,意义深远.但其多方面的具体制度尚有进步空间.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在我国证人作证制度方面对证人作证的保护、(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证豁免制度以及证人拒绝出庭时书面证言的效力问题进行探讨,并基于人权保护原则和衡平原则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侦查取证中强制询问证人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侦查取证中对证人的询问包括任意询问与强制询问。询问证人应当以任意询问为原则,但在必要情况下也应当允许强制询问。强制询问证人的强制性主要表现为一种后果上的强制。应当通过程序对强制询问的适用进行控制,包括主体、启动条件、时间、强制手段、律师在场、赋予证人申请救济的权利等方面。我国侦查取证中询问证人也应当区分任意询问与强制询问并明确强制询问证人的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14.
俞利平 《政法学刊》2005,22(6):20-2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贿赂犯罪的罪名体系、构成要件、反腐败中的特殊侦查、污点证人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而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与之相比尚有一定差别.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我们应建立相应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更加完善的贿赂犯罪罪名体系、构成要件,在刑事诉讼中引入特殊侦查、污点证人等手段完善打击贿赂犯罪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证人证言作为证据的一种,在案件侦查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高明的侦查谋略中把运用技巧获取证人证言作为办案的重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根据新时期职务犯罪呈现的智能化、多样化的特点,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侦查观念,更新侦查方法,案件侦查工作逐渐从以获取口供为主的调查型向获取证据为主的侦查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收集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进 《天津检察》2007,(6):23-25
一、侦查机关向证人取证与证人的作证义务 《刑诉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侦查一章也专门规定有询问证人一节,第98条规定,询问证人,  相似文献   

17.
何挺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撰文认为,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点证人豁免制度,但司法实践中则基于办理具体案件的需要开始了初步的尝试,同时也引起了较大争议。在我国犯罪形势严峻、犯罪侦查难度加大、贪污贿赂、黑社会犯罪等犯罪急须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确立我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毒品、走私、黑社会性质等有组织的上游犯罪、贿赂犯罪手段成熟、隐蔽。在侦查、指控这些犯罪时获取真实、稳定的证据是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的一大困境,而有效的自首、立功制度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目前,"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作为避免取证困难的有效手段已为许多国家采用,从刑事司法理论角度看,我国有必要引进这一制度,同时应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刘海峰 《法制与社会》2012,(12):31-32,34
随着我国审判实践的发展,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审判实践中适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法官、律师及相关学者的重视,证人出庭制度将如何适用,是民事诉讼法立法以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从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现实问题着眼,对我国现有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行进分析,针对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建议,以更好的适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20.
据司法实践调查与反映,律师参与公诉案件辩护,具有侦查阶段介入难、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难、向证人调查取证难、向被害人了解案情难、阅卷难、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难等问题,笔者针对公诉案件律师辩护六难问题进行研究后,分别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