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节初见“宣统”逊帝孙耀庭在涛贝勒府干了段差事,还在梦想着要进皇宫当个真正的太监,于是离开了涛贝勒府,住到与皇宫仅隔一道红墙的南横街的叔伯家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叔伯通过亲戚关系认识了宫内北花园太监首领欣衡如。由欣首领引荐,孙耀庭进了皇宫,不久又被朱太监介绍给他的师父“九堂副督领侍”任德祥当徒弟。  相似文献   

2.
石学峰 《中国人大》2010,(21):50-51
细读《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晚清谴责小说和其他史学文字资料,人们很容易发现:大清王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腐朽没落的一个末代王朝,而晚清作为大清王朝历史的临终阶段,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为腐朽、没落和黑暗的时期。晚清官场愈演愈烈的贪腐之风,只是大清王朝临终阶段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第二节“皇叔”府中当太监靜极了。四周死一般寂靜。“当啷”一声,他的爹扔掉了手中的刀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新棉絮,一点一点儿地擦干了孙耀庭身上的血迹。他轻手轻脚地在孙耀庭身下换垫了新的白纸,用一床被单盖住了他的下身……门,猛然被推开,大伯火急火燎地从南柳木村赶来,诉说了打听来的“私白”护理方法。他匆匆端出了上好的香油,里面放入了花椒,用猛火烹热,待花椒炸焦,筛出后将香油晾干,再用剪成四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八五”古籍整理规划项目——《沂蒙名贤丛书》(下称“丛书”)之一的《诸葛亮研究集成》一书,已于1997年9月由齐鲁书社出版问世。该书由临沂师专王瑞功教授主编。编注工作历时5年。全书143万字,分8卷,将晋代至清朝有关诸葛亮的资料和著评尽可能收录予以校注。其中采用稿本、纂本50余种,汇集了许多研究成果,为目前国内资料较为齐全的研究诸葛亮的工具书之一。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事迹一千多年来盛传不衰,他的名字也因此在中华民族家喻户  相似文献   

5.
王开林 《同舟共进》2013,(11):55-61
1949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晚清洋务派的总体评价不断走低,张之洞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也长期跌落不起,这位晚清儒臣、洋务巨擘被斥为“洋奴”、“汉奸”和“民族投降主义者”。但近年,一些研究晚清史和民同史的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张之洞的另一个角色定位上——他竞超越孙中山、袁世凯,被夸赞为清王朝的“头号掘墓人”。张之洞以良相自期、以忠臣自许,在湖北经营十余年,编练出一支精锐的新军,本想延长帝国的气数,结果事与愿违,一次擦枪走火就震断了王朝的筋脉。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次革命都创造了新词汇”,韩丁最早将这句话题在了《翻身》的“扉页”。“翻身”即20世纪中国革命创造的新词,“自主”也是。丛小平老师的《自主》一书首先探讨了中国革命的词源。从晚清到20世纪,汉语词汇有两个时期进行了大面积革新:一个时期是晚清到“五四”;另一个时期是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两个时期对应的正是辛亥革命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史学界视“中体西用”为晚清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一般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词出于洋务派著名代表张之洞。他在1898年5月写成的《劝学篇》和1899年的一篇奏议——《两湖、经心两书院改照学堂章程片》中明确  相似文献   

8.
<正> 张云义在其所著《世界战争新形态》一书中,对预测学上传统的预测方法“三段论”提出异议。他认为“历史——现实——未来”的“三段论”,实质是“历史——未来”的“两段论”,因为现实不过是历史向未来转化的交错点,现实就是不断把未来转化为历史。在时间  相似文献   

9.
陈良中 《求索》2007,(12):218-222
朱子认为王安石《尚书新义》伤于“凿”,苏轼《书传》伤于“简”,林之奇《尚书全解》伤于“繁”,吕祖谦《书说》伤于“巧”,他对宋代具有影响的四家《书》说给予了一字评,结合四家著作可见朱子的评价是精当的。对四家《书》解利弊的总结,奠定了朱子阙疑、废序解《书》、反对注脚成文的注释《尚书》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他对蔡沈作《书集传》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他曾说过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又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特别爱读史书 ,不论是戎马岁月 ,还是和平年代 ,他都是手不释卷。一部《二十四史》 ,他反复阅读了多遍 ,而三百万字的巨著《资治通鉴》 ,他竟看了十七遍。他读史的特点一是联系实际 ,不囿于前人的评说和结论 ,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是每有所感 ,便在书的天头地脚信笔写下他的批语评说。这些批语评说 ,涉及到他对古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其中有一处批语 ,还提到了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  相似文献   

11.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一句常话。前年坊间有一本出人意料走红的书——余世存先生所编之《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这是仿“世说”体的一本杂书,书中吉光片羽,分类汇集了晚近中国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因为选家的眼光和“话语”的精粹,这样的书是很容易被读者相中的。  相似文献   

12.
华峤(235?——293),字叔骏,西晋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出身名门世家。历事武、惠二帝,“博闻多识,属书典实,有良史之志”,长期主持朝廷撰述之事。他以《东观汉记》“烦秽”,立志“改作”。武帝泰始(265——274)年间,除为中书著作郎,始撰《汉后书》(下简称为华书),起于光武,终于孝献,凡九十七卷,纪、志、传、表俱全,记东汉一百九十五年历史。“十志”未成而峤卒,后由其二子续成。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外历史上,我看外国罕见、中国独有的一个物种就是宦官。与他时而亲近、时而互相残杀,最终又必须互相勾结的另一个物种是外戚。说到历史上的中国“国情”,无论怎样马虎也不能忽略这两个物种。否则,在实际上就算是不明白中国“国情”,而且连中国历史也读不太懂。“宦官”两个字换个位置就是“官宦”,粗看上去词义完全不同。前者是指割了生殖器,专门为皇族服役的“贱人”,原名叫“太监”,俗名叫“老公”、“公公”。按理说,割掉了“那话儿”、连正常人的资格也失去了的人,地位理应卑贱至极。然而“太监”一词中有个“太”字,“老公”、”公公”里有个“公”字,就平白地越了位,增了值。  相似文献   

14.
随感录     
徐弘毅 《现代领导》2003,(11):23-23
说起“糊涂”,人们常会想到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难得糊涂”说成了近几年的流行语之一。近日读《曾国藩与弟书》,发现这位以名教卫道者自誉、双手沾满太平军将士鲜血的所谓晚清“中兴名臣”竟然与为官清正廉洁、为人疏宕洒脱的大才子郑板桥一样,特别赞赏“糊涂”。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历史想象中,晚清是一个前现代时期。“半殖民、半封建”这样的历史定性为我们塑造了“黑暗、腐朽和专制”这样一些关于晚清的历史经验。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山河破碎、家国飘摇等等词语相关的一系列历史文本和叙述构成了我们对晚清的历史想象。这样一种充满悲情的历史经验来源于我们关于革命、现代性和民族国家的叙事。虽然我们并不能轻易地去怀疑这些历史叙事的正当性和可靠性,但是对于历史,我们也不能单单以社会革命来进行想象与建构。历史也是具有多重性的,单一化的叙述会抹去很多充满感性的具体的历史情形。夏晓虹教授的《晚…  相似文献   

16.
他,五十开外,细长身材,清矍的脸庞透出几分坚毅,一副眼镜子添了几分学者的风度。他的外表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一看就是位充满活力的实干家。他在我国军工事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名人录》、《科学家》、《翻译家》等书中,你都能找到他的名字——傅仙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在流体力学和陀螺力学方面,傅仙罗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从70年代起,他就在“动压气浮陀螺球形轴承研究”、“浮平台陀螺加速度表自振问题研究”、“液体  相似文献   

17.
《西南彝志》彝语原名《恩布散额》,有源流的意思。作者是古代罗甸水西热卧土目家的一位慕史(歌师),姓氏已无可考,人们习惯称他为“热卧慕史”。他把彝族的文献和民间的各种传说,搜集、整理加工而著成《西南彝志》。从书中记载的一些事情来看,成书约在清乾隆年间。全书有彝文三十七万多字,四百多个标题,是一部记载彝族历史较为全面的史书。全书的内容有:上古混沌时期万物的出现与发展;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彝族早期部落  相似文献   

18.
2001年5月29日,《参考消息》第11版以《两岸“电信丝路”今何在》为题,报道了台湾有关方面寻找晚清刘铭传铺设的海底电缆一事,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和关注。我们通过查找史料和访问专家学者,对这条100多年前联系海峡两岸的“电信丝路”有了初步的掌握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晚清的端方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好、血统纯,其位也爬得高、升得快。由工部主事官至陆军部尚书、直隶总督,再任南北洋大臣——这样的从政简历本无甚可奇,奇的是他还是个“学者型领导”:在官界他是学者,在学界他是官人,人物辞典里称:“精金石学,收藏甚富,有《甸斋金石记》。”  相似文献   

20.
蒲安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使节,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从蒲安臣的经历以及《蒲安臣条约》看出:晚清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的产物,而清政府则希望利用美国相对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善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蒲安臣条约》在劳工、留学等方面对日后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