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远 《世纪风采》2006,(11):4-9
老父乍逝,痛哭尽孝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重庆住的时间长,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周恩来的父亲周劭纲和邓颖超的母亲先后来此居住。  相似文献   

2.
马芳 《党的建设》2007,(10):39-40
雪梅的名字是父亲给起的,因为她生在天寒地冻的腊月里。这是一个虽说普通却很好的名字,叫着好听,意思也好,寄托了父亲对这个冬日里出生的女儿的疼爱与希望。  相似文献   

3.
做伴     
父亲八十那一年,儿女们开始为他置办墓地,也算是一种冲喜。两老亲自看过一次,陵园位置甚好,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就是远,开一趟车过去要一个多小时,坐前排也颠颠簸簸地不好受。交完款项,父亲召开家庭会议:“如果你们妈走在我前头,就入土。如果我走在她前头,就先不葬,骨灰盒放家里好了。等到最后一起合葬。”儿女们都傻了。父亲徐徐解释:“冬至清明都要扫墓,去一趟那么远,你们的妈,她晕车。在自家方便,也能给她做个伴儿。”儿女们懂了。四五年后,老父病逝,骨灰盒就摆在父亲原本每天看书写字  相似文献   

4.
家有马恩     
周涛 《学习导报》2011,(6):44-44
因为搬家,把老父的一笔遗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全部继承,请进新书柜。当初并没想认真读,装点新书柜,只有它们最合适。你想,全套1957年版的精装马恩列全集,本身就是一部顶级的思想史。何况,里面布满了父亲的手泽。现在,产生这些伟大思想的人早已作古,读过这些书的人也已去世,书还在,轮到我了。  相似文献   

5.
家有马恩     
因为搬家,把老父的一笔遗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全部继承,请进新书柜。当初并没想认真读,装点新书柜,只有它们最合适。你想,全套1957年版的精装马恩列全集,本身就是一部顶级的思想史。何况,里面布满了父亲的手泽。现在,产生这些伟大思想的人早已作古,读过这些书的人也已去世,书还在,轮到我了。  相似文献   

6.
赵峰  齐引山 《先锋队》2010,(3):60-60
《色》 古人亦云秀色餐,官廉先过美人关。 弱水三千一瓢饮,糟糠作伴几世安。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3个成员,面对罪犯闪着寒光的“断肠刀”,大义凛然,前赴后继,同凶残的罪犯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父亲倒下了,母亲和儿子又冲了上去。当罪犯被儿子打倒擒获时,父亲牺牲了,对父亲一往情深的母亲悲恸之下36个小时后也告别了人世。留下了年逾八十的老父和一双儿女…… 1994年12月11日凌晨2时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0,(5):71-71
立春一过,天气回暖,川西坝上的茶园便次递苏醒过来,在鹅黄飞绿中散发出青涩的芬芳。在这个季节里,资格的茶人和资深的茶客们的嗅觉与味觉就十分敏感起来,总要想方设法品饮到明前春茶的“头茶”为怏事;有人捷足先登搞到二三两春茶的头茶,  相似文献   

9.
某县一位领导因工作需要到本地一家酒厂搞工作调研,没喝一杯酒,没饮一杯茶,没抽一支烟就走了。可给这位领导开车的司机,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晚餐成了一天的主餐,不少家庭早餐草草了事,中餐就是随机应变,而把一天的营养补充放到了晚餐上。或是应酬或是  相似文献   

11.
拍案惊奇     
魏克 《廉政瞭望》2012,(5):46-47
1送亲费家住在广东中山市东凤镇的何老伯夫妇,今年70多岁了,他们共生育了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二儿子阿坤有千万家产却从不给赡养费。何老伯经常要去医院看病,阿坤有小车却不愿意送,三兄妹只好雇车送老父去,每次支付100元车费。阿坤知道后,便亲自开车接送老父,  相似文献   

12.
陈方 《党建》2011,(12):49-51
当记者30年,他走遍长江,餐风饮浪,采写的多篇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和读者的重视;他为群众排忧解难,先后为船员讨回薪水和工程款5000多万元。长江水系许多船民都记住了这位记者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人生难忘的时刻很多,而对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农家子弟,最令我难忘的则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而立之年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那一刻。在我成为我们世代农家的第一名大学生之后又成了家庭成员中第一个共产党员的那一天,年近古稀、目不识丁的老父脸庞上露出了少见的灿烂笑容,因为这也是父亲多年梦寐以求的夙愿。回想起自己成为共产党员的感情经历,就不能不想起父亲。是他那敦厚朴实的情感和简短无华的言语使我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从出生之时起,我就受党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对于中…  相似文献   

14.
情归土地     
他走了,走得那样匆忙,甚至没有来得及与朝夕相处、并肩工作的同事们道一声别,没有给年迈的老父和相濡以沫的妻子留下一句嘱托。2001年8月29日,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年仅35岁的戴成钧带着他未竞的事业,在工作岗位上突然病逝。  相似文献   

15.
《理论导报》2013,(4):64-64
又到新茶飘香时,此时若沏上一杯清香爽口的春茶,不仅提神醒脑,还能散发体内寒邪。较之陈茶,新茶清香醇和,茶多酚含量更高,其保健功能也更强。但是饮春茶不是越新鲜越好,有关专家提醒爱茶人士,如若饮茶不当,不仅没有保健效果,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彦青  李悦 《当代贵州》2023,(25):12-13
<正>5月21日是国际茶日,茶的话题再一次受到关注。在茶叶传播的世界版图上,中国西南是最初始的原点,随着这种生命力极强的山茶科植物在不同的地域落地生根,也逐步在影响着各地的经济、习俗、饮食及文化,世界近30亿茶饮爱好者用不同的品饮方式诠释着茶叶之芳香。茶是“生活之词根”,茶叶既有农产品属性,更有文化属性。茶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茶之所查     
闲暇窗读,偶被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咏茶》诗所感,兹录如次:“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骨,闲品茶经拜羽仙。”用扬子江心第一泉之水烹茶,饮后就会激发文思。就是卫国杀敌的男儿汉子,闲时品品咱中国的茶,拜读一下《茶经》,也是大有裨益的。文公赞茶,对今人亦有启发。 查一下茶,乃我国特产。相传远古时代,神农(炎帝)尝百草,一次被毒草毒倒于茶树之下,幸得茶树上的露珠坠入嘴里,才得解除草毒。故至今仍有“茶解药性”之说。陆羽的《茶经》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自鲁周公。”至今,我国用茶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将野茶变为人工培植,也达二千多载。古人十分重视茶,以茶为聘礼,称为“下茶”,还以茶为祭祀之贡品。《诗经》中就有咏茶之诗句,西晋诗人张载有诗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商路的打通,我国的种茶、制茶技术和茶种,传至了印度,后又传至了英国等西欧国家,这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的一项贡献,我们应引以自豪。可是,今天的国人,却有崇英茶而卑国茶者,真是自轻自贱。  相似文献   

18.
在童年,父亲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自私”。那时,在我的眼中,他不顾家、不疼我、不顾亲人的感受。父亲白天去法庭上班,天黑才回家,回到家里又要读书学习,几乎难得与我说上一句话。妈妈独自操持着这个家,亲戚朋友想让父亲帮忙办事,他都严辞拒绝。在我小时候,父亲也很“吝啬”。从未给过我一分零花钱的父亲,竞然曾经一出手就给了一个离婚案当事人的孩子20元。  相似文献   

19.
手机泄密     
一凡 《党员文摘》2007,(4):28-28
早上,父亲说家里的微波炉坏了,要买一台新的,我因为怕上班迟到,就给了父亲一张银行卡,并告诉了密码,让父亲今天上午与母亲一块儿去买,然后匆匆忙忙走了。  相似文献   

20.
弃黛抛红,锤镰旗下,习铁马金戈。女儿叱咤,声撼三楚山河。霜矛雪刃冤铸,指夏逆,剿灭鼋鼍。功未竞,大江重锁,岁月蹉跎。饮兰餐菊,终非也!仰英雄姊妹,托体山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