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崇辉 《创造》2015,(9):57-58
<正>民主政治的获得必须立足于本国具体国情,走适合本国的道路。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西方后现代理论大师,解构主义思潮的领军人物。基于马克思主义,德里达阐述了其对政党政治的认识。作为解构主义的大师,德里达的解构风格同样也渗透在其对政党政治的理解和认识中。他的政党政治思想可以分为两点。其一,德里达认为,现时代境域下,政党政治已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他指出:"正如人们能够预见到的,在当今世界的每个角落,政党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是专门针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用解构主义方法提出马克思思想的继承问题的著作。德里达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指出,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终结,但不会采用教条化的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从解构主义的方法论出发,构建了可能会存在多样性的对马克思精神的理解,这对于今天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新变化的时代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德里达的异质性解读方法中指出德里达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其目的则是借用马克思的精神为解构主义合法性寻求更为广阔的理论实验场。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共运陷入低潮之际,德里达逆势而动,推出.《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为马克思辩护”.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进行了通透性挖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解放和批判.历史命运是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注,德里达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幽灵化解构,给出了似是而非的答案.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具有双重内涵:一是用解构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辩护;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旁证解构主义,功利联姻是这种解构的实质.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并不意味着他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他仍然是一位非马克思主义者,非转向是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定位.  相似文献   

4.
李兵 《前沿》2012,(5):63-65,96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十分驳杂,受到很多思想家的熏陶,探讨其思想源头对于厘清其思想脉络,汲取其有益的思维方式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解构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跟德里达的人生经历以及当代法国政治有紧密的联系。概而言之,方法论来自胡塞尔,语言观得益于索绪尔,精神气质受到了尼采的影响,从海德格尔那里学会了提问的方式。德里达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理论矛盾与误置的逻辑,展现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德里达一生中的理论创作可谓错综复杂,涉及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历史文学等不同领域,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语言观主要表现为他的书写学、"异延"符号意义理论,而精髓则是他的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它颠覆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哲学,从而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革命,为人们揭示出了一幅全新的世界景观.德里达从西方传统语言哲学理论开始,特别是对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和卢梭、胡塞尔等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展开批判,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海德格尔反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李春华 《求索》2007,(8):143-145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文字学”理论,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书写论为核心的解构主义语言观摧毁了形而上学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过解构言语与文字的关系,它颠覆了以“逻格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为我们解构了亘古如斯的西方传统哲学,即“在场的形而上学”。解构主义语言哲学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德里达依靠“差异”和“延迟”以及“不确定性”这三个概念来对西方哲学展开认识论批判,它改变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想"与"因"结合的诗学观,不仅为诗歌创作、鉴赏和文学批评提供借鉴,而且也可作为汉诗英译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宇文所安英译王维诗的"译画入诗"、"译禅入诗"和"译典入诗"三个方面,探讨了诗歌画境中的动态性、静态性和光线色彩的和谐性在翻译中的摹写和润饰作用,分析了禅宗审美意境翻译中的"无我之境"、情景交织中的意境翻译的动感、声情意象翻译的乐感,总结了典故翻译的文化交互性,指出了宇文所安的翻译艺术的再现性重于表现性。  相似文献   

8.
将变译能力带进高校翻译课堂,是当代社会发展对翻译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传统翻译教学的重要补充.利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教会学生如何"变",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体裁、翻译目的、目的语读者特征选择恰当的变译方式,并在一定变译原则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传达原作的内容,是翻译教学中变译能力培养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作为研究莎士比亚的著名学者,林同济教授一生情系莎学,他的译作《丹麦王子哈姆雷的悲剧》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从译作的文学性来看,林教授做到了形神兼备移译莎剧,形式上以诗体译诗,努力还原其诗剧的原貌,体现了"形似";语言上则基本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尽可能移译原剧独到语言,再现原剧之神韵,力求"神似"。同时,努力兼顾原剧的戏剧表演性特征,译文雅俗共赏,台词力求上口,力求可供演出之用。总体上,他的译作体现了译者追求文学性与戏剧表演性兼顾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生活世界中的一种人类交往实践,翻译研究亦不能脱离生活世界.然而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译学研究范式都遗忘了生活世界,背离了翻译活动的实践性和翻译活动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各自所选择的作为语言学基础的理论割离了语言与人类实践的关系.回归生活世界,必须诉诸理论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实践语言观符合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以它为理论指导将能引导翻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1.
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是二战后出现的新思潮,也是当今理论界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德里达解构的含义、实质以及解构策略,并对其解构理论作出了粗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彭念凡 《前沿》2012,(10):158-159
文体风格是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难点,本文以《呼啸山庄》的两段对话为例,试从关联理论的视阈说明译者须依据译作读者的认知语境,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去处理译作,以求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有效传达原作的文体风格,并佐证了关联理论对文体风格的传译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使得可译性限度和不可译性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打破传统的以语言学理论来解决语言学问题的思路,借鉴系统论和控制论领域中的灰色系统理论,论证以该理论为依托来处理不可译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4,(7):92-93
刘敏、张伶俐在《理论月刊》2013年第12期撰文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当翻译实践遭遇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时,就产生了语言的不可译性及文化的不可译性。作为不可译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文化的不可译性是翻译领域中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对于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语的语义和文化特色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详细阐述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探究文化不可译性的根源及种类,并达到等值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哲学过渡到现代哲学之后,形成了两种形而上学——经验性形而上学与抽象本体性形而上学,这会引导人们不自觉地强调中心性而忽视边缘性。此后,西方哲学发生了两次转向,认识论的转向与语言学的转向,特别是后者促进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形成。作为后现代主义者,德里达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证明并指明,言说失去了中心性、权威性,原来的中心性与边缘性的对立以及在场与缺席的二元对立消失了,成功地解构了言语中心主义。同时,他的思想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点。但有学者亦指出,德里达的思想从本质上说没有走出逻格斯中心主义的王国,并且其理论自身存在着难以摆脱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交流和语言互惠的角度看,解构主义论者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主张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文之异",这是正确的。但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者所谓"原作者死了"、"文本不定论"等观点则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因此,国内研究者在借鉴的过程中应该持辩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语际交流中的可译性是学术界不断探讨的话题,以概念图式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该话题可以带来新的启示。依据概念图式来审视翻译中的可译性,不难看到,不同民族的语言、思维方式既有相当程度的共同性,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特殊性。两种属性的交互作用,导致了翻译中的可译和不可译的悖论。然而翻译实践已经昭示我们,可译和不可译并非截然对立,相反是可以在对立中统一的。正是可译与不可译的对立统一,使得翻译在实践中不断前行,成为人类语际间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沈金华 《求索》2007,(6):194-195
科技语篇空间信息对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空间信息的理解与解读对原作与译作在语句、结构、层次和语义的信息转换中有强的制约作用,据此可以充份利用如增加、补述或注释等翻译策略,提高译文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凸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著名中国女翻译家朱虹对中国女性文学和翻译有着杰出的贡献,值得特别关注。她在翻译中的主体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翻译的理解和对译作的选择上,而在翻译实践中她采用了“创造性叛逆”来发挥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道安翻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关于"五失本"的态度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他是直译论者还是意译论者的争议上,观点大多偏颇片面;同时,对于道安翻译思想的理论内涵与价值,也缺乏深入剖析与发掘。为此我们对道安的翻译思想进行重新梳理与审视,以厘清其发展脉络与理论内涵,并以现代理论话语对其进行诠释与转换,以彰显其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