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河南省太康县大许寨公社,有二十七个大队,二百四十七个生产队,九千二百九十一户,四万三千零八十七人,八万一千亩耕地。社员宅基地三千七百三十亩,加上村头荒地三千一百亩,每户平均七点三分。近几年来,由于盖房无计划,使用宅基地无制度,社员在集体耕地上盖房的有二百一十户,侵占耕地一百多亩。同时,为强占村头荒地,互争宅基地而吵嘴、打架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民事纠纷中,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因盖房争占宅基和随意侵占集体耕地引起的。全公社去年上半年处理了主百多起宅基地纠纷,其中到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桦南县人民法院民庭一九八三年受理了一起大牲畜纠纷案。该县三合乡兴旺村社员岳兴银诉称:“一九八一年秋天落实生产责任制时,我村社员侯成东分得一匹大马和一匹小马驹,生产队作价一百五十元。后来他按原价卖给了我,我有买马条据为证。一九八二年春耕时,老侯头没有畜力,我好心好意把我分得的一头母牛借给他用,谁知‘好心没好报’,他竟丧尽天良赖下不还,请法院做主给我要回来。”被告人侯成东却辩称:“我将马卖给岳兴银不假,  相似文献   

3.
<正> 被告毛正海,男,二十七岁,云南省某县瓦罐生产队队长。一九八一年一月以来,本队三个社员占用生产队的窑子烧瓦罐,赚得的钱分文不交生产队。被告曾多次对他们进行批评,并向大队反映过情况,都未得到解决。后经与社员商量,决定生产队收回窑子,由集体烧窑,请那三个社员作技术指导,生产队付给报酬。但他们仍不同意,并继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被告李代荣系公社社员,于1983年9月初与本生产队签订了一个修建一座石拱大屋窖的合同,并带领三名石工修建。李偷工减料,草率施工,领导亦未纠正。9月6日石窑竣工,李通知生产队长派社员挖取石窖内代作支架的泥土,社员在取土时发现石窖有垮塌迹象,即叫李检查。李认为不会塌,未采取措施,让社员继续取土。次日,石窖前部垮塌,造成死亡五人、重伤四人、轻伤二人、  相似文献   

5.
陈久甲,男,十九岁,北京市密云县大城子公社下栅子大队堡子里一队社员。一九八一年初,陈在该公社小梯子峪生产队做木工活时,经该队女社员朱玉莲(四十六岁)介绍,与该队女社员姜文荣(十九岁)恋爱。后姜文荣不同意与陈久甲继续保持恋爱关系,朱又介绍姜与他人谈恋爱。陈便因此怀恨在心,起意报复杀人。一九八三年三月四日深夜十二时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我国独特的一项用益物权制度,其权利本身是与农村居民的社员身份相挂钩,没立的目的是给予农村居民以居住保障。受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户籍制度松动、城乡人员互动频繁等因素影响,原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难以胜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几年,农村宅基地隐性市场暗地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自由流转?”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当前,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我国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来信有的干部、职工需要建私房,宅基地从何而来?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职工已经盖起了住房,所用土地是生产队的,也有是国家单位的。其中有的是无偿占用,有的是利用某种关系稍给一点钱双方写了个征用土地证书,有的是按当地土地议价向卖方付了款的。这些情况是否合理合法,望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已三年有余.其理论、实践均日益走向成熟;但丰富的实践在不断提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对这些新理论问题的探讨、解决,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笔者试图对自己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作一归纳,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一某生产队与林场发生果园权属争议,县政府作出处理后,生产队里大部分社员不服,要求向法院起诉;作为生产队法定代表人的队长及少数社员则服从处理,不愿打官司,队长也不愿委托其他人来打官司.于是,不服县政府处理的社员,便自选代表,向法院提起  相似文献   

9.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民进城就业现象逐渐增多,农村宅基地长期闲置现象日趋严重。正确处理农村宅基地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化战略的实施,而且影响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本文指出客观地对宅基地流转限制的现状及弊端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有利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郭丛生 《法庭内外》2006,(10):38-39
时下,由于城市环境问题和对交通工具拥有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把购房目光投向农村。但太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在农村投资买房不受法律保护。因为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到农村买房有可能面临无法办理产权证等一系列问题。农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只能在集体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交易。即只能卖给当地村民。而不能卖给集体组织之外的人员。因此——城里人到农村投资买房需谨慎。  相似文献   

11.
被告人王有为,男,45岁,捕前系武昌县大屋陈乡农民。一九八二年八月,某生产队八户社员商量合伙购买一台脱粒机,问被告是否参加,被告说:“不参加”。八户社员将脱粒机买回后,用原来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电动机带动脱粒。这时,被告强要使用这台脱粒机,说;“脱粒机我没有份,电动机我有份”。其他社员不让他用,为此发生争吵,被告打了一社员三记耳光。一九八三年四月,被告之胞兄与社员王××因生产纠纷发生争吵,被告打了王一拳。  相似文献   

12.
上海县虹桥公社星联大队曹家宅生产队社员许金妹等六人,同生产队签订了一项承包生产队机电修配站的马达修理合同。合同规定,全年每人上缴生产队利润二千元,六人合计上缴一万二千元;收入超出一万二千元部分奖百分之二十,反之,则赔百分之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的各种民事案件,今年3月以来,出现了逐月回升的趋势。自农村开展整风算账(三月份)特别是贯彻主席指示,体制下放,和恢复农民有少量自留地等政策下达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了。但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因开荒种菜,植树育林,家禽家畜损害农作物等而发生的争水利,争土地,和损害赔偿等纠纷逐渐增多,各种民事案件又趋回升。如以二月份受理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住房及建设用地需求量逐年扩大,由此带来了大量城市土地、农村宅基地以及农村耕地被非法占用的问题,包括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宅基地及自留山地违规开发建厂房和用于修建"小产权房"等问题,不仅扰乱了土地市场管理秩序,客观上也给检察机关办理此类犯罪案件带来了法律适用上的挑战。为此,重庆市检察院就全市检察机关办理"非法占用土地"案件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调研,发现了法律适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郝拴记 《中国公证》2010,(12):56-58
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民和城里工厂的工人几乎是一样的。工人上班.农民出工:工人拿:亡资,农民挣工分:工人是工厂里的成员.农民是生产队里的社员。二者一样吃的都是大锅饭。这个大锅饭的名字就是集体.只不过有的工厂是国营而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16.
(三) 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民和城里工厂的工人几乎是一样的.工人上班,农民出工;工人拿工资,农民挣工分;工人是工厂里的成员,农民是生产队里的社员.二者一样吃的都是大锅饭.这个大锅饭的名字就是集体,只不过有的工厂是国营而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人民公社后,集体便"集体"住了人们的思想,慢慢沉淀到人们的骨子里去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宅基地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绩效;构建了宅基地政策法规体系的初步框架;出台了一批宅基地管理的国家政策法规文件;制定了一些地方性专门法规规章文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宅基地管理制度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缺少专门的宅基地法律法规;立法内容粗糙滞后,立法技术不高,可操作性差;部分宅基地法规规定相互矛盾或冲突;法规层次偏低,政策代替文件突出。要改革与完善中国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与建议:建立健全宅基地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和完善宅基地管理的执法体制和手段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宅基地管理人员及农民的自觉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张××伙同赵××盗窃了某工厂的四只汽车翻修轮胎,卖给生产队,得赃款三百元和小麦二百斤,两人均分。在犯罪事实被所在生产大队发觉,但还不知道犯罪人是谁的情况下,张××即向大队党支部交待了犯罪事实。对于张××的行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松 《中国法学》2012,(1):19-3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地流转和土地利用,要尊重农民的权利和意愿,在农地流转中要节制资本,将资本下乡和合作社限定在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的领域内,防止资本对农民土地的兼并导致农民失业破产。应当采取严格的问责制度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以制止地方政府权力对农民权益的侵害。同时要建立完善其他法律制度,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入市,改革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政策,建立耕地复垦和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在此基础上,完善关于农民房屋转让的规定,允许房屋所有人与本集体共同对房屋和宅基作出处分,包括向城市人出卖房屋和宅基地,由集体取得建设用地(宅基地)的出让价值,由房屋所有人取得房屋的市场交换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九八一年七月,某县生产队队长高××(男、27岁),因本队缺水抗旱,派社员探知毗邻某生产队正在抽水抗旱,有一抗旱蓄水的水塘。当日晚高××召集队干部商议挖坝抢水,决定。“凡队里的男劳力都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