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城镇化对于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的城镇化关键在于农村人口的城镇化,目标在于全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的城镇化,为此需要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使得城镇有利于人的安居;发展城镇化需要的产业支撑,是提供居民乐业的前提;和谐的城镇化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公平的享有公共服务,为每一个人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推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一个复杂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一、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加快,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发展,已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一是中国经济增长轴心的转移,为西部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生态整治与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这就为西部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的支持,解决了制约西部城镇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后发地区广大妇女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她们快速完成了社会身份和职业身份的转换,逐步实现了经济独立;在此基础上家庭地位得到迅速提高;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后发地区妇女创造了参与公共活动的新路径,她们越来越从幕后走向台前,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但是,由于后发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四化同步"的能力较弱;妇女科技素质不高,从业技能落后;传统落后观念严重,性别歧视现象较为普遍以及长期实行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制等因素的存在,限制了广大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国家、社会、每一个家庭,以及妇女自己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全方位为后发地区妇女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邓遂 《理论研究》2019,(6):40-45
在中国社会城镇化转型、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中国需要在紧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前提下,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借鉴古今中外社会治理文化精华、吸取西方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城镇化新理念,以实现社会治理文化创新。以社会治理文化创新破除制约城镇化的社会治理制度枷锁、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打造有利于城镇化的包容性文化环境,引导我国由集中型城市化升级为分散型城市化,开启城镇化新进程。  相似文献   

5.
舒刚 《党建》2014,(1):13-13
正最近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一方面要为城镇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证城镇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城镇人口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抓民生又要抓民心,既要抓经济又要抓精神,硬件软件一起抓,把城镇化与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否则,城镇化不过是平房变楼房、农田变厂区的物理变化而已。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视域推进中国城镇化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从生态文明视域推进经济型城镇向生态型城镇转变,从统筹城乡视域推进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运行,为推进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5,(4)
<正>农业现代化发展必将释放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这一作用对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转换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一、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发展理念表明今后将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围绕推进城镇化全面深化改革,找到经济的增长点。中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志,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提出了以"三农"稳定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城乡互补、工农业相互支援为核心,以加快政治民主改革为政治保障,以区域发展为重要举措,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邓小平的农村城镇化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联合  胡鞍钢 《探索》2013,(3):48-5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城镇化水平偏低,与省会地位不相称,不仅领导层为之焦虑,而且每一个关心石家庄发展的人也无不为之忧心。县域城镇化率低拖了省会城市化的后腿。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历史过程,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李立科 《学习论坛》2004,20(1):37-39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重要规定 ,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中是居于首位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已成为一个热点。如果不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 ,中国将不可能跨入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行列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人的需求(需求侧)和社会发展(供给侧)之间矛盾的历史变迁。需要结构维度,从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价值维度,从追求物质精神价值上升为追求审美价值;需要发展维度,从追求人的基本发展上升为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从供给结构维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从供给价值维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科学发展的价值需要;从供给发展维度上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解决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农村社会稳定状况的思考及对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江苏省农村进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乡镇企业高速发展,集市贸易兴旺,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劳动力转移、社会流动大规模进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整个农村经济、社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全面总结了2013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需要把握的六个重大问题,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工作任务。2014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  相似文献   

15.
城镇大提升     
<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对贵州新型城镇化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贵州推进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起点上,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新”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孟根 《理论研究》2006,(4):44-46
要加快发展城镇化,需要树立综合发展思想,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产业为依托,实现业兴城富;在具体运作方式上,要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在发展的突破口上,要着力排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改革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金融制度和乡镇行政管理制度,为城镇化建设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是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为此,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十年的一个重要战略,明确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指导方针。在农场经济的发展中,如何选择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农场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各方面都进行着积极探索。十六大报告的有关论述,为正确解决农场城镇化问题指明了方向。 一、为什么要发展农场的小城镇经济 目前的世界潮流是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以来,农场的城镇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及最大内需所在,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努力转变政府领导方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曹新 《唯实》2008,(4):54-57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让农民变市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与产业化的支撑和拉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红 《学习月刊》2014,(16):109-109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产业化是为创造和满足人类经济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生产,是从事盈利性经济活动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优化产业结构,靠合理的产业化支撑。同时加快产业化发展,也必须依靠城镇化的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