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产品1.主要产品产量(1953—1959) 2.主要农产品产量(1956—1959) 二、对外貿易1.輸出价值、输入价值与貿易差额(1955—1959) 2.輸出商品构成(1955—1959) 3.輸入构成(1954—1958) 4.主要商品輸入价值(1953—1959) 5.输出数量輸入数量百分比(1953—1959) 6.支付平衡(1955—1959)  相似文献   

2.
輸入渐增、輸出停滯 新加坡与“歐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貿易,从1957年至1960年的輸出入,大体是停滯,沒有什么大的增減。1961年以后,从“歐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輪入是銳增;另一方面,对“歐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輸出則有減少的趨势。輸出減退的趨势,不仅是对“歐洲共同市場”各国,卽为美国、英国、日本等等的先进国家,也是一般的趨势;但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外国資本潰退的限度最近,东南亚地区貿易的特征,由于輸出停頓,輸入有增大的傾向。因此,彼此的矛盾擴大了。南东亚十个国家(缅甸、錫兰、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馬来亚、英屬婆罗洲、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及柬埔寨、老撾、南越)的貿易,55——57年的三年間,輸出几乎停頓在60亿美元左右,此外,输入則从60亿美元的水平迫近80亿美元了。  相似文献   

4.
据泰文“泰人報”報道,自1956年至1960年五年來,泰日之間的貿易總额共1百60亿銖,而泰美貿易總额則为1百50亿銖。泰国自日本输入废品比任何一国都多。然而,泰国向日本輸出的商品却比向美國、新加坡、馬來亚联合邦为少。所以,五年來泰日貿易,泰国人超达55亿銖。  相似文献   

5.
遠在1947年3月亚洲及遠东經济委員会(ECAFE)(以下簡称亚遠經濟委員会)未建立之前,亚洲及遠东各个国家地区之間的貿易关系,主要是限制于地理上接近的国家。这就是,长遠以来,对印度、緬甸、錫兰、中国以及香港互相之間就进行了广泛的貿易。日本在这一个地区的整个貿易上起了支配作用,对这区域內的大多數国家,日本是消費資料和生产資料的主要供应者和粮食、原料的主  相似文献   

6.
西德是第三位的輸入国 首先从国别貿易來看,从菲律宾的輸出,“歐洲共同市場”各国全部所佔的比重,在过去五年內是有停頓的趨势。其中仅有西德在“歐洲共同市場”各国中强烈地反映了对菲律宾接近的热情,与对菲輸出一样,购买菲律宾原料着实是增加的这一点,是引起人們的重视。 如果就菲律宾的輸入來說,在“歐洲共同市  相似文献   

7.
一、一般情况 研究泰国对外貿易問題,可以看出如下特点: 1.輸出国外銷售的商品价值,約占国家总收入的20%。可从如下的統計中看出:  相似文献   

8.
向“欧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輸出銳增 緬甸与“欧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貿易,虽然入超经常是在緬甸方面,但入超幅度是从1957年的1亿4千5百万緬元減少到1962年的7千3百万緬元。在这个期間,緬甸由于限制輸入从入超国轉为出超国,这是根本的原因,但關于对“歐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輸出方面,它的增长率却是显著的。这就是,1962年对“歐洲共同市場”輸出額約5,000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对外貿易中亚洲国家所占的比重正在下降。目前,亚洲国家的貿易在日本的进口貿易中約占30%,在日本的出口貿易中約佔40%,但是这种比重正在下跌。1957—58年世界經濟的衰退改變了亚洲国家非常急迫的支付差額的困难,进一步妨碍了日本和亚洲国家的传統貿易的趨势。  相似文献   

10.
舆日本激烈的竞爭 馬来亚联合邦的对外貿易一向是以輸出天然橡胶、錫、鉄礦石等原料为主的,并輸入食品、工业器材、工业产品等。可是,1957年8月独立以来,由于第一个及第二个五年经济计划以及新制訂的工业法令的公布等等,外国企业的侵入,在最近也达到了100个公司;馬来亚联合邦內工业的多元化,則  相似文献   

11.
“欧洲共同市場”是次于日本的输入国 泰国对外貿易的主要国家,是东南亚各国、日本、美国;至于“歐洲共同市場”各国同上述各国比较起来,对这一地区的貿易量是不多的。以自1958年至1961年止的四年間每年平均贸易額看來,泰国从“歐洲共同市場”各国輸入約15亿銖(20銖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包括了如下的三个部分,卽一、中国对东南亚的貿易政策(米沢秀夫),二、日、中两国在东南亞市場的竞爭(杉岡碩夫),三、中国货輸出东南亚的經济基础(佐藤刚弘)。在第一篇中的最后一节,关于华侨部分,由于和本刊創刊号上所发表的同一著者的文章,內容上基本相同,故在此从略。从上述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我国貫彻亚非会議精神,和以平等互利的貿易原則在东南亚各国貿易中日益增长的趋势,并反映了我国货物在东南亚为当地人民所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錫的产量 馬來亚开采錫矿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当1511年葡萄牙人征佔这个地区时,馬六甲已有鍚輸出,可能远在这个时期以前,錫的輸出貿易就已存在。从1883年起,馬來亚錫产量超过了一直佔世界产量首位的澳大利亚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錫产地。可靠的产量記录可以回溯到本世紀初期,表1列示1900年以来錫产量。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和新加坡的貿易中,經常出現大大有利于新加坡的貿易順差。法国当然渴望改正这种局面,过去几年来的貿易数字証明法国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虽然目前仍远不能堵塞这个差額,但  相似文献   

15.
1.美国市場对菲律宾对外貿易的作用菲律宾主要是同几个工业发达的大国进行貿易的。在菲律宾的对外貿易額中,美国、日本和西德的份额几占4/5(参閱附表)。正如殖民地时期一样,目前美国在菲律宾的对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尼西亚的輸入貿易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地位是比在任何一个方都稳固的。在印度尼西亚紡织品市場上,曾經地名列第三位竞爭者的印度,完全由于商业上的竞爭,在印度尼西亚市塲上取得的地位,但到1958年中,儘管印度在紡織品貿易上尽了各种的努力,大部分还是退出了印度尼西亚市塲。1955年印度的棉花比大多數国家貴(日本除外),但現在印度棉花則比其他国家便宜,特別是比中国便宜約8%。但印度排擠不掉其他竞争国家。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国家輸入份额中的比重,从1955年的15%降低到1958年上半年的3.7%—1958年的全年統計數字尚无法取得——而中国的比重則从5.3%增到12.8%(请参看表一)。  相似文献   

17.
最近亚洲和远东經济委員会的調查报告发表关于这个地区的工业产量剧增的紀录;报道认为日本、中国和印度发展为最迅速;詳述公共部分增长的作用;可是指出农业产量增长较慢;食物改善不大;各主要出口国家的貿易情况不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原題为“緬甸在束紧腰带”。但全文主要是对緬甸1957年到1958年度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輸以及对外貿易各方面情况的評述。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緬甸1957年—1958年度发展的大致面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引言 在調查亚洲与远东經济委員会地区內②,各國之間更大的貿易合作的可能性时,对于目前在上述地区范围內所采取的貿易方式,以及將來可能发展的趨勢的研究工作,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当中,尤其不可忽略有關这个地区內貿易发展的远景,特別是關于建設計划、貿易政策、主要商品、支付關系,同时,在日益擴展  相似文献   

20.
1898年美西战爭以后,美国一直是菲律宾的主宰者,侭管菲律宾于1946年形式上取得政治独立,可是美菲之間的不平等条約仍然在各个方面控制着菲律宾,严重地阻碍着菲律宾經济的发展。近年来,美国对菲律宾輸往美国的商品增訂了20%的稅率,而且所謂“美菲貿易协定”于1974年期滿以后,菲律宾將受到美国进一步的剝削。因此,本文作者在忧心忡忡地看到这种晦暗前景的同时,他搜竭枯腸地对菲律宾政府献策,要为菲律宾产品別謀出路。他把視綫轉向跟菲律宾有着一些貿易关系的西歐国家,对它們吸收菲律宾商品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且认为,只要菲律宾改善产品貭量、降低成本,菲律宾产品的出口市塲將会扩大。他向政府建議侭快实行促进出口貿易的一系列具体措施。然而,本文作者对西歐国家的幻想迟早总要破灭,因为,无論西歐国家也好,美国也好,它們剝削不发达国家的本貭是同一的。它們决不会施捨給不发达国家以任何利益。 本文仅供研究菲律宾經济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