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磊 《公民与法治》2014,(16):32-33
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为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在7月22日全国政协举行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法律制度提出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王涛谈到,十多年来,诸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等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逐步起步,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2.
军人权益保障问题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条件下,军人权益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障碍。这就应明确军人权益保障的特征,从军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出发,采取制定《军人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培养军人的权益保障意识、建立军人权益保障的维权平台、军地联合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疏通军人权益保障渠道等具体措施,以切实解决军人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越来越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出发,探讨了老年人权益所应涵盖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本文以如何从法律制度的角度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为研究的核心,剖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征地法律制度的改革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价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周翠彬 《政法学刊》2008,25(5):117-120
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作为人权保障范畴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价值已经超越了传统观念中关于缓解社会贫富分化,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秩序等意义,而是触及了整个社会的深层价值底线,即修正现代民主的局限性,维护实质上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践我国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我们必须从各种途径来完善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6.
面对大学生兼职权益屡遭严重侵害的现象,保障兼职大学生的权益刻不容缓。对我国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主要研究进路之一就是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域外兼职学生权益保障机制进行分析和借鉴。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中外对兼职大学生权益保障机制的对比,我们拟在立法、制度建构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尝试与完善,最终使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徐芳  胡丽云 《法制与社会》2011,(24):182-183
由于大学生实习专门立法不足以及现有其他法律适用困难,我国大学生实习权益频受侵害.为此,应该完善保障我国大学生实习权益的法律制度,包括:出台实习专门立法,完善实习法律体系;实行实习协议制度,明确权利义务;运用多种途径,完善实习权益救济制度;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合理的激励、约束和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将重庆市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步伐,但由于户籍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需从户籍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于网络的高效、便捷以及网上商品的丰富性和个性化等独特优势,网络购物发展迅猛,网上交易规模暴增。但是,网络购物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实惠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因网络交易的独特性又与传统处理方式大相径庭。因此,本文试从网络购物的现实状况出发,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提出维护网购消费者权益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郝耀武 《行政与法》2007,(3):104-106
法律文化是指人类在法律社会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世代相传并不断创新的有关法律现象的总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它是法律制度存在、发展、并使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法治现代化的精神资源。法律文化的实质内涵在于:它是以保障和维护公民根本利益为核心目标的价值体系、以确立社会和谐为基础的理想价值体系和以保障公正确保法律安全为目标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构建现代法律文化需要强化民本立法思想,确立司法职业化,加强法律人的职业导引作用,促进公民自觉守法和良性心理反馈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论逮捕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逮捕的特殊性和人权的重要性决定,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逮捕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保障人权,然而却是以限制或剥夺具体人的基本人权为条件的;从对被害人人权和社会制度角度讲,需要而且离不开逮捕,从被告人人权保障角度讲,要控制和慎用逮捕。二者统一于社会的共同道德和法律基础。尊重人权是人道的,正确地适用逮捕同样是人道的。尤其应当注意对被逮捕者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论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15年过去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受制于制定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环境,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日益显现。因此,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陈亚芸 《北方法学》2010,4(6):125-132
食物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关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尊严。《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1条首次对食物权作出规定,并通过一系列评论文件阐明其内涵、国家权利和义务以及监督机制。有关食物权的规定的出台有着重要意义,但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给食物权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在该背景下,如何消除饥饿,提供足够的食物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同业监督克服了产品信息不对称障碍,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着独特作用,这是建构产品质量同业监督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我国法确立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消费者监督和社会监督三元监督体系。无论是从宪法渊源看还是从法律渊源看,我国并未明确肯定同业监督,亦未明确禁止同业监督,而是将其蕴含在社会监督之中。同业监督权不属于国家公权,亦不属于企业私权,而是属于社会性权利。同业监督权极易被滥用并异化为商业诋毁手段,从而危害市场竞争秩序。我国要通过法律制度创新明确同业监督的合法性,通过修改我国《产品质量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建同业监督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的基本价值、理念进行了本土化诠释、时代化丰富和理论性创新。其立足我国国情民意和新时代历史方位,对人民民主、宪法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权力监督、法律平等等法治基本价值话语作了深层思考与理论凝练,传承发展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法治价值理念,揭露了西方法治价值理论的缺陷和偏颇,体现了法治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价值导向和遵循。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法治价值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有利于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谛,有利于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感召力与实践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face proceedings to terminate their parental rights with disturbing regularity, with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offspring the primary justification. Although protecting children from harm is surely critical, these termination proceedings involve problematic assumptions about how fitness to parent is understood, how parenting is legally constructed, and what nondiscrimination requires for par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Using Article 12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s a model, it suggests two alternatives to the all‐or‐nothing termination processes in place today that might better realize the enjoyment of legal capacity as parents on an equal basis with others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limited terminations analogous to limited guardianships and supported parenting along the lines of supported decision making proposed in the CRPD.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得以形成。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在人权评判标准的确立和保护机制的完善上还面临较大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既有必要从理论上解决国际人权标准的分歧,采用一种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人权评判标准,也有必要从制度上完善国际人权保护的运行机制,建立对话协商和动态审查机制,采用“对情况作恰度评估”原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摆脱困境、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事权益受损者本应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救济,一旦其请求行政机关介入查处违法行为或解决民事纠纷时往往会引发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本文采实质诉权说认为,民事权益受损者起诉权的认定应以公法请求权为基础,故需以保护规范理论为工具探寻公法规范中是否包含保护私人利益的指向,而非简单以侵权行为影响论或行政行为影响论判断受害者的行政诉讼原...  相似文献   

19.
冲突与平衡:诱惑侦查与人权保障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河北法学》2006,24(5):123-128
诱惑侦查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等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我国立法在此方面的规定却完全空白.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法治国家关于诱惑侦查立法经验,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或其他相关法律时,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侦查行为加以规定,并对诱惑侦查的适用主体、范围、对象、行为方式、程序控制等方面做出规定,以实现诱惑侦查与人权保障之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