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深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深化战略刘茂松劳动力就业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无不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是规范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将被列为“十五“期间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在考察上海、天津等地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时,根据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状况,就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把就业信息及时准确地送  相似文献   

3.
改革我国户籍制度实现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一项很有特色的制度,它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及劳工关系的特点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的调整,这些调整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户籍制度还存在很多弊端。对这些弊端的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将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富裕和公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整体性政策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形成惠及农民工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进一步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中央对于城市农民工的管理政策作出重大的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废止了"收容法",强调要保障城市外来人员、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第二,提出了对于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要求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等.第三,提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2,(3):30-31
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大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是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就业优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不仅"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就业优先"战略,今年还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发布了首个促进就业国家级专项规划;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3月5日,温家宝总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 WTO 之后几年内对就业格局尤其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总量影响不会太大,但对我国就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比较突出:一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将不断扩大,二是工业劳动力市场的上层即人才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经济的全球化使劳动力市场的国际标准成为影响工业劳动力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大就业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需要采取诸多得力措施:1.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就业的可持续增长。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同时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等,广辟就业领域、就业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长期以来城乡劳动力二元化管理的格局和当前劳动力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探索和建立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并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取消户籍、身份、地域等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实现城乡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2001年5月,经劳动保障部选定,浙江省义乌市被初步列为参加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进行的"小城镇就业促进"项目的四个城市之一,项目自2001年7月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赶超战略不利于劳动力就业,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利于劳动力就业;紧接着指出了中国现实中的悖论,即中国的赶超战略实现了充分就业,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却导致了大量失业,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就中国未来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发展,提出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但现阶段劳动力总量严重过剩,长期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就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调,人力资源开发的低水平等,都使得我国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存在巨大压力。我们必须确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并对各类社会关系的调整与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到劳动关系领域,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彰显了"市场主导"理念的重要价值,并提示着政策制定者要通过制定与实施规模大、影响面广的宏观规则,以强化劳资双方在市场中的规则意识,纠正事事依赖政府的观念,及时开展对我国劳动关系政策的完善或重构。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把握好"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有限干预"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要在"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雇佣制度改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伦理"以及"三方机制"等方面,实现劳动关系政策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作为。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的认知心理特点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差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增加了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难度,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应从构建现代化社会流动模式、加大政府宏观调控,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导劳动力供需双方树立正确观念、引导大学生提高素质能力三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状况研究报告(2009)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与创业,是青年群体健康成长、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途径.青年的就业创业问题,既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安宁.当前我国正面临自然新生劳动力的高峰期,预计就业人口在2020年达到顶峰之后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在未来10年,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将持续存在.因此,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青年就业创业问题始终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的实质所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就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法治环境,注意针对我国现实状况,解决统筹城乡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就业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筹城乡就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法治环境,注意针对我国现实状况,解决统筹城乡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城乡劳动力的供给压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县域经济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等问题。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就业,根据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应扩大就业的需要,全面推进劳动力市场建  相似文献   

18.
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但对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仅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是难以实现再就业的,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主要内容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国民经济必要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2008,(3):289-290
一、业务需求背景 按照"数据集中、业务分布"模式,沈阳市市就业服务局信息中心统一建立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沈阳市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市就业服务局信息中心为中心节点,建设支持全市劳动力市场、失业子系统业务的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20.
城乡互动: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体制因素尤其是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真正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需要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是要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思路,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深化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