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暴力恐怖是一种旨在达成特定目标的策略工具,在与国家对抗的过程中,实力的结构性差异决定了恐怖分子的暴力行为必须是策略性的。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恐怖分子使用威胁与恐吓、消耗、笼络与收买、宣传与鼓动、挑衅与分化、搅局与竞价等六种恐怖主义策略,以达到特定的政治效果。针对恐怖分子的不同策略,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反恐政策如树立威信、释放强硬信号;投入民生、挤压暴恐空间;利用网络,转守为攻;积极争取平民,避免无差别伤害;打击极端派,实现反分化,等等。  相似文献   

2.
宋海军 《法制博览》2013,(2):300+299
现在恐怖主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但仍然有些国家处于焦头烂额状态。为了更有力的打击恐怖组织,政府可以在加强反恐宣传力度、迅捷处理恐怖事件、情报收集和国际合作以及对反恐力量建设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暴力倾向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严重性意味着未成年人暴力倾向的严重性,为此我们应对暴力文艺娱乐品做限制性分级管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尽量防范少年暴力倾向并在学校教育中加强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注重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另外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遏制暴力倾向蔓延,未成年人自身也应注意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4.
张明明 《当代世界》2009,(12):53-55
自“9·11事什”发生以来,恐怖主义活动虽然遭到世界各国的联合抵制和打击,但其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抑制或扭转,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尤呈猖獗之势,其主要表现特征是自杀性恐怖袭击被频频使用,对所在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全球治理的困境与欧盟的反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被视为非正式暴力的全球化,暴露出国际秩序在不对称威胁下的脆弱性。“9·11”事件后,国际反恐合作面临机制欠缺、互信危机与行动悖论三大瓶颈,致使全球治理陷入困境。而在区域层面上,欧盟以反恐为契机深化成员国的安全合作,主要通过多边协作加强治理,通过接触化解敌意,通过发展经济切断恐怖主义的根源,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反恐模式。  相似文献   

6.
谈晨逸 《国际展望》2022,(6):129-148+154-155
鉴于恐怖分子伪装为难民跨境流动并发动恐怖袭击的事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执行安理会第1373号决议中关于难民认定的恐怖主义例外规则,以预防恐怖分子进入本国。但这项规则在适用过程中存在被扩大解释之虞,导致部分本应受到难民保护的申请人可能会被认定为与恐怖主义存在关联进而被排除出难民保护的适用范围。为了在预防恐怖主义和保护难民间取得平衡,各国首先应认识到恐怖分子在难民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难民在很多情况下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即便是受恐怖人员暴力胁迫而为其提供帮助的平民也是如此;其次应厘清国家主权和国际人权保护的协调关系。基于这一认知,各国在适用恐怖主义例外规则时应严格解释相关术语,探寻其在国际法上自洽的含义,并将申请人畏惧遭受迫害的程度与恐怖主义行为的严重性进行衡量,确保符合相称性原则。这种做法背后的价值取向符合《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兼顾保护难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7.
本土恐怖主义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尽管也有着深刻的外部原因。新疆与内地爆发的多起暴力恐怖事件表明,中国所面临的本土恐怖主义风险和威胁正呈上升态势。"东突"有相当深刻和长期的内生性根源,复杂的外部因素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不仅造成了严重且深远的危害,更加剧了中国应对本土恐怖主义的困难。要有效应对本土恐怖主义,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方法,提高反恐预警、预防与应急管理能力,充分动员国际社会、国家、社会与公民等多元行为体的力量,形成全民反恐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浅析布什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对美国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开始了长期复杂的反对世界恐怖主义的斗争。一年来的反恐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同时也暴露了美国国家利益优先和军事优先的独断专行。2002年6月1日,布什提出了被称之为布什主义的基本框架。9月20日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对这个主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美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强国力和反恐斗争的领导地位是布什主义提出的物资和道义基础,继续推进国际反恐斗争、谋求绝对安全与霸权是布什主义的动力。布什主义认定: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国际恐怖主义及其支持者“罪恶轴心”,是恐怖主义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结合;对付这样的敌人继续冷战时期的遏制和威慑已经无济于事,必须采取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打击,在威胁形成之前将其清除;为了有效打击敌人,美国必须不断加强军事力量,保障国土安全,采取单边行动。布什主义的目标就是建立以美国为霸主的实施美国的模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是欧洲地区安全的重要威胁,特别是近年来,欧洲恐怖主义发展呈现类型多样化、主体复杂化、攻击广泛化、方式多样化的态势。这种态势是欧洲社会治理不足的反映,欧债危机冲击、传统价值观约束、少数族群整合失当、区域反恐缺乏合力等构成了欧洲恐怖主义治理艰难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反恐局势,欧洲国家调整恐怖主义治理政策,增加反恐资源投入,加强反恐武装力量建设和法治建设,推动反恐行动的预防转向,防控社会族群激进化,强化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深化区域内外的反恐合作。基于欧洲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全球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依法治恐反恐,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构建多元治理格局,促进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婚姻暴力问题,本文从确立夫妻关系的伦理原则,增强自身的道德心理调节,夫妻双方道德责任的培养等方面探讨防治婚姻暴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突"恐怖活动日益频繁,呈现常态化发展趋势。在恐怖活动指数、活动模式、袭击地域、目标和工具等方面,"东突"恐怖主义均呈现明显的常态化特征。这将使得"东突"恐怖主义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数量上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小规模的恐怖袭击活动可能持续增加。这一态势是内外因素勾联、互动的结果,既与境内宗教极端主义思潮的泛滥有关,也受到全球日益复杂的反恐形势的驱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外部势力对其纵容和支持分不开。"东突"恐怖主义威胁在一定时期内的常态化,加上中国自身的脆弱性,提出了建立应对恐怖主义常态化的长效机制的要求。这一长效机制应针对"东突"恐怖主义的复杂成因,实行多管齐下:一方面,需要加强内部治理,对恐怖主义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的生存土壤;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挤压"东突"恐怖主义在境外的生存空间。但我们也要警惕掉入"全球圣战运动"陷阱的危险,重蹈美国式反恐的覆辙,要加强在各种双边和多边机制下的合作,特别是与伊斯兰世界和联合国框架下的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2.
9月11日,美国遭到国际恐怖主义突然袭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顿时变成"战场".布什总统立即宣布美进入"紧急战争状态",并呼吁世界各国与美--起向恐怖主义宣战.10月8日凌晨,经过近一个月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的准备,美开始对在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实施军事打击."9·11"事件重创美国,并将对其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离主义是危及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之一,也是造成最暴力和最持久群体冲突的原因之一.以"选择分离权""民族分离权""唯一补救分离权""程序主义分离权"等为代表的西方"分离权"理论打着"保护人权、避免暴力冲突"的旗号,试图赋予"分离权"正当性与合法性,推动所谓"和平型"分离主义,成为近年来全球性公投分离浪潮高涨的重要原因.然而,这类理论与现实政治严重脱节,无论是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法律层面,均不成立.它不仅不是解决分离主义暴力冲突的良方,反而成为破坏领土完整原则、加剧分离主义暴力冲突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反恐主义"会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新工具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恐怖主义的概念界定,解释很多,也很难给出一个十分恰当的定义.美国学者本杰明认为:"恐怖主义是蓄意的、有组织的暗杀,用以威胁和残害无辜者,使其感到恐惧,以此达到政治目的."这一解释看来较客观些,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恐怖主义由来已久,但其真正超越一国范围而成为跨国现象则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80年代更如同瘟疫般在世界泛滥成灾,种种爆炸、暗杀、绑架和劫持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恐怖活动的根源多种多样,有的是纯属对社会现状不满,有的是则是与美苏争霸、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民族独立等因素分不开.90年代,恐怖主义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已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国际政治现象,并被列为非传统安全因素,愈来愈为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在所有恐怖主义活动中,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影响面最广,对传统国际关系的影响最深刻.  相似文献   

15.
网络恐怖主义与“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风 《国际展望》2016,(4):116-132
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空间与经济社会运行融合和国际恐怖主义演变两大趋势互动的结果,当前网络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宣扬恐怖理念、招募组织成员、发布恐怖信息、传授恐袭技能等网络支恐活动。对"一带一路"合作而言,网络恐怖主义意味着助推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发展,阻碍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干扰"一带一路"合作社会基础等不利影响。推动反恐和网络安全合作,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共同安全方面的吸引力,保障"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预防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滋生和蔓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反恐合作和网络安全合作,建立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促进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政策协调和机制合作。  相似文献   

16.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干预行动历史悠久,是其在非洲重要的传统竞争优势。殖民地时期,法国依靠军事优势维持其宗主国地位和利益;冷战时期,军事是法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法国打着"民主"旗号支持非洲亲法政权,军事色彩相对弱化。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法国重新强调军事手段,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干预,将西部和北部非洲列为政策重点;尽管较好地把握、引导和利用了非洲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暴力的变化趋势,但在具体政策调整过程中也屡屡失误,暴露出法国在控制战后乱局方面的能力不足。基于维护在非经济利益、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及强化中非合作等考虑,中国应推动中法非三方和平安全合作,坚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原则,重点围绕沟通机制、非盟和平安全机制、萨赫勒局势、海盗打击、维和行动、金融合作等方面展开。尽管也有相应需求,但法国传统安全思维中的不合理因素将成为三方合作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7.
邵炜 《法制博览》2015,(7):172-17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蔓延发展形势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研究,从而进一步论述公安消防部队积极参与反恐怖工作,遂行反恐任务的必要性及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纽约港事件”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上。可以说,这次恐怖事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影响最大的恐怖事件,它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浪潮的一个高峰,标志着恐怖主义从一般的行动上升为世界规模的战争,标志着世界恐怖主义性质的变化,可能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一再声称的所谓“导弹武器的扩散”的威胁,超过了毒品的威胁,成为对人类生存、安全和生活价值观念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发表于美刊《哲学杂志》1983年第7期(总第80卷)。艾伦·布坎南(Allen E.Buchanan),现为美国杜克大学特聘哲学教授,著有《人权、合法性与暴力的使用》(2009)、《正义、合法性与自决--国际法的道德基础》(2003)、《伦理学、效率与市场》(1985)、《马克思与正义--对自由主义的激进批判》(1982)等深具影响的学术著作,是一位在政治哲学、伦理学、国际法、市场理论和马克思哲学等领域都富有建树的哲学家。他在这篇书评中继续阐述了他在《马克思与正义》一书中所阐释的思想,透过这篇书评,我们能够看到布坎南对伍德在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阐释马克思对法权概念的批判以及阐释马克思的辩证法方面的赞赏,但布坎南又不满意于伍德  相似文献   

20.
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地区的政策,主要是恢复美国与中东盟友的关系,重申美国的领导地位,带领和帮助中东盟友维护经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支持或宽容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的国家。在此基础上,特朗普政府与相关国家建立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基于关系认同的关系网络。特朗普政府与关系网络内的盟友开展合作并根据关系认同程度而给予相应的支持;将处于关系网络外的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以及危害美国和以色列安全的敌对国家,组织关系网络内的盟国对其围堵和打击。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地区构建的关系网络,加速了中东地区的新区块化,决定了中东政治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