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笔者认为采用平板凝集反应检疫鸡白痢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事宜。 诊断抗原 因雏白痢沙门氏杆菌具有变异性,抗原形式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所以选用诊断抗原时要合适。对于初发病鸡群,应选用多株雏白痢杆菌的混合液制备抗原。如果已有部分鸡只发病,宜先分离菌株,然后制备抗原。雏白痢全血凝集诊断抗原是一种悬浮液,用前须充分摇匀。  相似文献   

2.
诊断鸡毒霉形体血清学的方法主要有血清平板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和血凝抑制反应。这三种血清学反应也是美国农业部主持的国家家禽改良计划及其规定(1982)所规定的检测方法。1985年作者等在进行血清学检验时,发现一个鸡群出现血清平板凝集反应与血凝抑制反应不相符的反常例子,报告如后。 (一)材料和方法 1.待检血清:第一批是北京地区某鸡场兽医应用鸡毒霉形体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检出的阳性鸡血清,送我室复检;第二批是作者从该鸡场送检鸡中采来的。均置4℃冰箱内待检。  相似文献   

3.
1988年8月,笔者对来自甘肃省正宁县蔡浴村及镇原县东西街村的从未做过布病检查的50只家犬,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备检。 (一)方法 先用虎红平板凝试验筛选:犬血清0.03ml 犬种虎红平板抗原(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提供)0.03ml,搅匀,常温下4分钟后观察结果,凡出现凝集者均判为阳性;对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的血清,再均用光滑型抗原和粗糙型抗原同时作试管凝集试验,以试管集凝反应结果为最终判定结果。光滑型抗原试管凝集反应,以1:1OO(?)为阳性,粗糙型抗原试管凝集反应,以1:50(?)为阳性。  相似文献   

4.
1988~1989年,我们采用间接血凝和间接补反法对荆州地区的鸡、鸭、鹅的衣原体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并对阳性的鸡、鸭、鹅的病原追踪和分离。 (一)血清学调查1.血清:来源于12个县市鸡、鸭、鹅,随机采样供检。2.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间接血凝(IHA)和间接补反(ICF)的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均由湖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溶血素、冻干补体由成都生物药械厂提供;绵羊红细胞由本站供给。3.操作方法:间接血凝反应:操作按《畜禽衣原体病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判定标准:被检血清效价≥1:64(廿)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1992年8月,在入境 旅客行李检疫中截留一批 台湾乌鸡种蛋,共180枚。 经抽样提取卵黄液,用8种常见禽病抗原检测,从中检出禽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白痢(PD)和禽腺病毒抗体。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及标准阳性血清:IBD、IB、PD、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禽痘(AP)和腺病毒琼扩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新城疫病毒(NDV)血凝抑制(HI)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MG玻片凝集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均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购入。  相似文献   

6.
雏白痢病是由雏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初生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白色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成鸡感染后也称雏白痢。此病自19世纪末在美国首次由Rettger发现后,传遍世界各地,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诊断雏白痢病的方法也较多,常用的是全血平板凝集法(简称全血法),此法也是净化鸡场的一种有较手段。优点是简便易行、需血量少;缺点是受环境影响较严重,要求反应温度在25~35℃,这在野外或鸡舍内一般都较难达到,如果将鸡抓回实验室进行检验,劳动比较繁重。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试制了一种采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为了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疫情动态 ,采取防制措施 ,控制发生和蔓延 ,保护人、畜健康 ,开展了甘肃省布病的监测工作。方法 被检血清 :监测工作分国家级、省级和地区级 3个类型的监测点 ,各检测点根据各地发病状况安排牛、羊、猪的血清学检查数和病料检查数 ;诊断液 :试管凝集反应抗原、阴性血清和阳性血清 ,由成都兽药厂提供 ;诊断与判定标准 :按 1979年部颁规程操作、判定。检测结果  1991~ 2 0 0 0年用试管凝集反应 :共检测牛15 45 83头 ,阳性 3 45头 ,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灭活鸡白痢沙门氏菌作为菌苗免疫来航杂种中雏,然后静脉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观察中雏感染后的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各种蛋白质含量等。初步探讨免疫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的发病机理。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用鸡:为购自某鸡场的30日龄健康来航杂种公鸡16只。预饲10天,取粪便分离培养鸡白痢沙门氏菌结果阴性,用鸡白痢沙门氏菌抗原作全血凝集试验亦为阴性。分实验组  相似文献   

9.
免疫微球平板凝集试验诊断猪囊虫病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苯乙烯为单体,合成带有羧基官能团的聚苯乙烯微球作抗原载体,通过碳化二亚胺反应,把猪囊尾蚴囊液抗原的氨基与微球衍生物末端的羧基偶联,制备成猪囊虫抗原免疫微球,以平板凝集反应对33份囊虫病猪血清和130份非囊虫猪血清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对囊虫病猪血清检出符合率为100%,对非囊虫猪血清检出阴性符合率为98.4%,假阳性反应1.6%。试验证明了免疫微球凝集试验技术对猪囊虫病生前快速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对两个鸡场发病鸡群的病理剖检发现,病鸡和死亡鸡肝、脾异常肿大,为正常体积的3~4倍,肝重为体重的13.83%、脾重为体重的1.87%。病鸡临床上无特异症状。用鸡大肝和大脾病(BLS)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早期发病鸡群进行调查,鸡场Ⅰ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10,抗原阳性检出率为6/39;鸡场Ⅱ未查出抗原。证实我国已存在BLS病。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诊断布氏杆菌病的传统方法很多,如平板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布氏杆菌全乳环状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不足之处。我们经过多次试验,首次建立了一种斑点酶联免疫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McAbDot-ELISA)的新方法,并对100头健康牛和两个可疑奶牛场15份奶牛血清进行快速诊断,前4种方法均为阴性,后者查出17头抗体阳性牛,阳性率为14.78%,敏感性高于传统的试管凝集反应。符合率为84%;特异性优于平板凝集反应,符合率为77%。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经济实用、便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流免疫电泳以灵敏、快速、简单及准确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本试验探求用对流免疫电泳法诊断鸡法氏囊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准法氏囊病毒抗原、阳性血清:由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微生物教研组赠给。 2.待检血清:系用内径2毫米的聚乙烯塑料管剪成10~15厘米长,用常规方法采血,1500转/分离心15分钟,析出血清。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学诊断、血清学检测、病原分离鉴定等,对8群流行性鸡白痢病和2群康复鸡群的研究表明,鸡白痢病对整个养鸡周期都具危害作用。通常表现为以拉白痢或呼吸困难为主征的急性败血型,有时表现关节炎型或神经型。育成鸡白痢病以滑膜炎为特征,以胫跖关节和胸骨滑液囊肿大为主要表现;成年鸡白痢病以隐性感染多见,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偶尔也可发生急性流行。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末以来,用于诊断鸡马立克氏病(MD)的特异性方法有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间接红细胞集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以及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等,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琼扩试验。目前,我们尚未见到国内有用对流免疫电泳诊断MD的报道。 (一)材料和方法 1. MD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均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待检血清:从每只受检鸡按常规方法采血,分离血清。 3.羽毛抗原制备:从每只受检鸡的翅、颈或背部拔取4~6根大羽毛,然后剪下带羽髓的毛根分盛于小瓶内,用细镊子挤出羽髓,每份羽髓滴加0.03ml的PBS稀释液备用。  相似文献   

15.
用BHK-21细胞增殖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鄂A株,病毒培养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聚乙二醇浓缩后与等量经胰酶处理的乳胶制成凝集试验抗原。此抗原与伪狂犬病标准阳性血清、免疫猪血清和临床发病猪血清以及新鲜血清样品均呈现明显的凝集反应;与标准阴性血清和临床未感染PRV的猪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与猪瘟阳性血清、衣原体病阳性血清均呈阴性反应。证实所建立的乳胶凝集试验具有微量、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用于伪狂犬病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特别适宜基层现场检疫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对IBDV阳性法氏囊囊毒及IBD阳性血清,IBDV阴性法氏囊及IBD阴性血清和IB,ILT,ESD-76,REO,ND,MD等6种鸡传染病的抗原及阳性血清检测,只有IBDV阳性法氏囊囊毒及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证明快速诊断盒对IBDV法氏囊囊毒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测是特异的,与其它6种传染病的抗原和抗体无交叉反应。与AGP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检测IBDV阳性法氏囊囊毒时,快速诊断盒的敏感性比AGP的敏感性高32倍;检测IBD阳性血清及蛋黄抗体液时,前者的敏感性比后者高2~10倍。快速诊断盒的保存期可达24个月以上。通过在12个省(市、区)有关单位试用,证明IBD-ELISA快速诊断盒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们于1983年初在贵阳市首次通过较全面诊断确诊了本病。为了进一步查明鸡慢性呼吸道病在贵州的流行情况,给临床防治提供依据,特采用平板凝集试验(PA)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发病鸡群作了药物集体防治效果观察。 材料与方法 (一)从贵阳、黔南、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等地的13个养鸡场及当地农民的散养鸡中抽取1126只不同性别、年龄、品种及用途的鸡冠血或翅静脉血(或分离血清),供作P  相似文献   

18.
本校实习牧场自1974年以来,鸡马立克氏病流行严重。仅1976年有3000只中雏发生马立克氏病,最后只幸存700只,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于1982年,笔者采取了检疫与免疫相结合的有效防制措施,仅用半年时间,控制了本病流行。(一)定期检疫及时淘汰病鸡1.对感染过马立克氏病的鸡群用MD沉淀抗原和阳性血清进行定期检疫,无临床症状鸡隐性感染率高达86.7%,对阳性鸡全部扑杀。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和方法 1.鸡马立克氏病(MD)阳性抗原和部分血清:购自江苏农学院,部分血清采自阳性反应鸡,加石炭酸自制。 2.琼脂扩散试验平板的制备:和普通平板制作相似,但琼脂含量为1.0%,并用8%高渗氯化钠溶液,夏季可加0.1%石炭酸防腐。平板厚以2~3毫米为宜,将平皿分成若干小区,小区中央打一孔,外周六孔,补底、孔间距约为4毫米,羽囊直接试验不必打外周孔。 3.羽囊琼扩试验:从每只鸡拔取新羽六根,剪下根部羽囊,均匀插在距中央孔约4毫米的圆周上,中央孔滴入血清,然后放入有潮湿纱布垫的恒温箱(36~40℃)中或室温(15~25℃)中,开始3小时观察一次,以后6小时观察一次,在羽囊和血清间出现沉淀线的为阳性反应,六根中一根羽囊出现沉淀线亦可判定为阳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边缘无形体可溶性抗原 ,以化学交联的方式致敏羧化胶乳制成胶乳抗原 ,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检测牛边缘无形体血清抗体的胶乳凝集试验 (LAT)诊断方法。用制备的胶乳抗原分别检测瑟氏泰勒虫、双芽巴贝虫、衣原体、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清 ,结果均为阴性 ;与边缘无形体标准阳性血清、免疫牛血清、流行区血清样品均呈明显的凝集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LAT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 ,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基层现场检测边缘无形体血清抗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