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也许是巧合,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的主人公都是女性:饿死的母亲、辞严义正的姐姐和奢侈忘本的妹妹。女性情感丰富细腻,她们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是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是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但现代性研究常常以男性流动性体验作为中心,而忽略了女性与流动性、现代性的关系。文章以美国现代化进程中流动性加速时期的美国女性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女性的流动性体验作为考察现代性的窗口,认为,美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流动性叙事反映了现代性的性别差异,消解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现代性范式,为美国现代性书写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现代性的多元与复杂,参与了现代性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女性有了男女平等的意识,都市女性在时代的召唤下走出家庭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纵观近百年中国女性所走过的道路,她们一方面接受新思想的召唤,感受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仍摆脱不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常常陷入摆脱与依附的心理困境.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欲望化社会也给女性带来了新的的困扰,如何真正地实现妇女解放,是一个老生常谈而至今仍悬而未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李艳 《传承》2010,(21):138-139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女性有了男女平等的意识,都市女性在时代的召唤下走出家庭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纵观近百年中国女性所走过的道路,她们一方面接受新思想的召唤,感受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仍摆脱不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常常陷入摆脱与依附的心理困境。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欲望化社会也给女性带来了新的的困扰,如何真正地实现妇女解放,是一个老生常谈而至今仍悬而未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徐小凤 《求索》2006,(3):177-178,181
茅盾对于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呈现出男性立场与女性立场的对话。一方面,作者从女性立场出发,对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意识进行了成功开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在性别意识上颠覆封建男权文化、建设现代人性价值观念的启蒙追求。另一方面,作家与生俱来的性别立场和视角使他的创作还残存着男权文化的遗迹。  相似文献   

6.
盛平 《中国妇运》2001,(7):40-42
十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浦东开发开放的十年却使这块昔日不被重视的土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一个万商云集、高楼林立、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和人气兴旺的现代化新型城区的雏形,神话般地在黄浦江东岸显现,成为世界版图上一个新增的亮点。创造这二十世纪最后一个神话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中国政府的决断,也是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的奋斗者们。神话中的女主人公们更是他们中美丽的一群。她们的智慧、胆略以及运筹帷幄的大度,使她们的美丽显得更有分量、更有光彩。让我们调整焦距,把镜头对准她们──…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巾帼不让须眉”已不是什么才女佳话,大量女性作家,以她们特有的眼光和笔调,创作出独具一格的杰作而辉煌文坛,以她们别具一格的作品为新文学宝库增添奇异光彩。为此,研究现代女性文学崛起、嬗变回归的演进轨迹及其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借鉴作用,无疑是极富意义的。中国妇女在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封建伦理道德的桎梏下,长期处于被歧视被侮辱被摧残的悲惨境地,她们的聪明才智和个性受到压抑难以发挥,她们一切值得颂扬的品质和才能也无法表现出来。中国文学史中的女性文学确实寥若晨星。狂飚突进的“五四”运动改变了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8.
龙彦竹 《求索》2013,(5):140-142
李劼人与郭沫若文本中呈现出的不同巴蜀因子一直备受关注,但女性群象的丰富复杂性却缺少应有的关注:一方面表现出对传统夫权、父权的种种叛逆之举;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地域环境、作家等因素的影响,使这些受称赞的女性反叛又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的传统性。她们的反叛呈现出不彻底性。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不彻底性.使两位作家的文本意蕴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女性文学对爱情有着唯美的永恒追求 ,催动着爱情“女神”的诞生 ,也在追求之中得不到理解而进入“私人化”空间进行性爱原欲的过度张扬 ,“女神”顿时回归为“女人”,而女权主义文学思潮始终伴随这一过程 ,使女神“再生”又“消失”。2 0世纪女性文学开拓了张扬女性意识的多个维度 ,却需新世纪的新的整合 ,实现女性书写性别意识张扬与女权主义的新超越 ,在多角度、多层面上进行文学的深度掘进 ,以朝向人的价值全面实现的方向 ,开辟一个更加深彻的“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10.
《妇女时报》的编辑者自觉地大规模刊登女性照片,这在女性报刊史上尚属首次。这些女性摄影形象展现了清末民初上海中上层社会女性的现代生活方式、人生理想和性别观念。她们既是现代性进程的产物,又借助于媒介的构建作用而反作用于女性群体本身。她们以其过渡时期特有的矛盾特质,标志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开辟了现代女性视觉形象的第一个阶段。从此,围绕女性形象的视觉文化进入了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11.
清末是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以新小说和新女性为重点的文化诉求,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文学中现代女性形象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清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在性别革命的意义上,不管是民族解放还是个人解放,都有多层面的反映,20世纪女性的问题在清末几乎已经被悉数提出。而清末文化失调的语境,造成现实的女性和想象的女性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清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张力。  相似文献   

12.
邓琳娜 《求索》2010,(7):211-213
现代社会,女性地位提高了,但她们面临的困惑与无奈也更趋向复杂。于是,现代女性在新的困境中对自我追求的执著和对生命的细腻体验也成为现代作家创作的主题。这在莱辛的女性主义小说中便得到了突出反映。本文通过对比莱辛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小说,对照莱辛创作早、中、后期三部重要女性题材小说《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简·萨默斯的日记》的发展性阅读,考察20世纪英国现代女性对自我身份、自由和爱的追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莱辛对女性经验的把握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感悟生命的本质,追寻生命的意义,其作品中的理想主义也为现代人追求自我,改善社会提供了一条积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时期众多女性题材创作中,巴金与郭沫若独树一帜,为我们创造了截然不同而又曲妙同工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他们创作的女性题材作品的深入分析,探析作者的创作本意,解读男性作家视角下的女性群象。巴金以人道主义情怀构建女性形象,郭沫若以政治化口吻将女性书写成时代洪流中的战士,但他们以自身女性题材书写丰富和拓展了新时代女性群像。  相似文献   

14.
杨淑瑛 《台声》2007,(8):71-73
父亲杨春松是台湾桃园县人,1926年赴广州投身中国革命.同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于1927年夏回台从事农民运动。当时的他做为台湾农民组合的主要干部之一,在“二·一二事件”中被日本殖民当局抓捕并被判监禁10个月。1929年.父亲在保释期间与母亲结为伉俪.从此相伴相随.历经风雨坎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关于知识女性的书写是颇有复杂意味的。女性要求自由的灵魂遭遇了现实的狙击,女性的真实处境与精神状况呈现出错位的情形,三个时段又各有不同的风貌及特征。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莎士比亚37部剧作中130多位女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广阔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莎剧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由于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典型化、生活化以及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体现现实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可看出苏童小说中女性反抗意识的缺失,以及他在透视女性悲剧命运、反思男权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生育主体,女性对生育疼痛的认知,代表着她对自我与外在的理解和处理。当女性介入历史文本的书写,这种独特深刻的性别体验必然成为她们思考和表达的基点。女性文本在孕育这一偶然个体生活事件中对性别角色的体验式叙事,让我们看到女性从无意识的生育工具到主动的生命创造主体的巨大变化;生育体验与女性主体意识、生命意识觉醒之间的互动关系。女性只有获得精神的解放,在人格心理上真正独立,才能以人的立场而不是女人的立场穿越疼痛之门,成为健全的人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文本,《简·爱》既有向传统挑战的叛逆一面,又有与社会妥协的保守一面。本文分析了《简·爱》中的疯女人就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简·爱与疯女人这两个形象正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分裂的女性意识的体现,论文进一步揭示了女性作家内心的冲突及其双重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宇红 《前沿》2013,(1):196-198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创新了英语小说散文诗化的表达风格,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方法,去描绘女性内心的潜意识。伍尔夫小说中的人物均有丰富的情感,尤其是在她不同时期的小说中,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从多角度多层次,向读者呈现了真情实感的女性世界。伍尔夫所塑造的女性人物是鲜活的、感性的,其深层内涵更是对女性主义思想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