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现实发展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少数民族人口大量流动至城市并长期居住已成为常态。这种现实,为我们提出怎样才能让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更好地实现城市适应并与融入城市的问题。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适应过程,也是城市社会接纳和适应少数民族人口的过程,这是一个双向适应过程。为了能够让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顺利适应,需要从上到下的相关各方共同努力。这里所指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的城市化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波 《今日民族》2005,(11):24-2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全国56个民族在云南都有居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415.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这其中也包括了在数量上为数不多、但又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的少数民族群众。随着我国地区间、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农村的少数民族还将大量进入城市。他们与汉族流动人口有共同的地方,即大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地区,但又与汉族流动人口有不同的地方,即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卫锋  李军鹏 《前进》2006,(1):27-28
城镇化可以理解为是城市化的另一种表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如果说城市化过程主要是一种内向式的引力过程,不应忘记城市化过程还必须包括诸如城市影响、城市传播和城市带动的外向式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农村人口一样大量进入城市寻求发展,这给城市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给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既有利于城市自身的发展稳定,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民族团结的大局。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和思考。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特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指不具备城市户籍,但又在城市居住并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人口,它有别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和城市新进少数民族。城市世居少数民族一般是指在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寻求发展,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何面对和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已引起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内涵及流动的背景原因、特点、影响、社会支持及城市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人口持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然而,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地非农化带来了失地农民生存风险的增加,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社会融入的挑战,日益扩大的人口流动规模也增加了社会管理风险。这些风险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阻滞作用,造成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城市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由农业经济类型向工业经济类型转变的必然产物。在城镇化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发展遇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推动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地提升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本,可以有效地保护资源和环境。城镇化的重点是创造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的环境,把农民变市民。必须加大中学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消除城镇化建设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的城市化、产业的城市化及土地的城市化。批评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是这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观点。这里有必要从全局的、历史的、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或地域空间变化这个问题。土地城市化稍快于人口城市化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在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多部门的法律体系是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根本途径。从过程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对策,是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全国城市化发展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新建城市不断发展。在城市的增加人群中,包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因而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愈来愈艰巨。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城市少数民族的作用谈些粗浅看法。一、城市化的发展,加速城市走向多民族的社会所谓城市化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城市文明在社会生活中的扩张,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变迁过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工业革命的…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人口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小峰 《桂海论丛》2003,19(6):57-59
广西各世居少数民族在健康和文化素质这两个反映人口生活质量的最基本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总体上看 ,少数民族人口生活质量偏低 ,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人口文化素质低下 ,因此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 ,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小康生活质量行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陆莹 《桂海论丛》2013,29(5):120-124
通过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有了大幅提升,高学历人口增长迅速,但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发展差异明显,整体文化素质低于汉族,个别民族处于后进水平。因此,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探寻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民族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建立适合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构筑多层次少数民族教育体系;重视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的问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和福利。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危机日益加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多民族聚居的新疆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加快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式微与流失。城市化背景下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同时实现城市化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俊彪 《思想战线》2012,38(5):18-22
西南边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重要的聚居区域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亦有较为明显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急剧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发展主义思潮建构了人类文明的虚幻现实,这种思潮把城市描绘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惟一归宿,从而不仅为国际资本攫取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强壮的劳动力和最具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提供了现实的借口,更使当地人陷入到一种"无家可归"的后现代主义式的精神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6个民族跨境而居。解放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分布在全省各地,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环境、民族特性等原因,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分别处于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地主制、封建领主制等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千百年来,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下,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受到剥削、歧视和压迫。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为争取生存发展的权利,曾进行了无数次的抗争,上演了一幕幕壮烈的斗争史。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能代表广大民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国家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从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国家;从成年型人口国家转变为老龄化人口国家。中国人口的这种重大转变,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已经或将造成很多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劳动力人口占比开始下降、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老龄化水平提升、人口负债压力日益加大、人口出生性别比攀升造成的婚姻挤压问题逐步显化、"421家庭"赡养结构渐成规模等。为达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的,人口政策应在分析这些影响过程中作出调整:在"十二五"末期考虑实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结婚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在"十三五"末期实施所有育龄夫妇都可以生育两孩子的间隔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在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提出了很受人们关注的概念,即“人口较少民族”,也称“少民族”或“小民族”。在我国56个民族当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即人们所说的人口较少民族。这22个少数民族不仅每个民族不足10万人口,而且人口相加起来也就63万人。这22个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加快他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却是很大的。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大事,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新世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劳动就业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莹 《桂海论丛》2003,19(5):80-82
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劳动就业状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应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人口的劳动就业条件 ,推动广西民族地区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9.
杨立华 《今日民族》2010,(11):32-37
作为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由11个世居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58.52%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民族工作是关系我州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民权县有少数民族人口4.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在河南省县份中位居第一。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观念,紧紧抓住民族团结工作不放松。目前,全县呈现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