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明旭 《思想战线》2016,6(4):64-70
政治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持续性政治稳定的手段。学者们多维度地研究了亨廷顿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思想,但对其政治改革思想却关注甚少。亨廷顿全面考察了世界各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政治改革的观点。 亨廷顿认为,政治改革必须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以政治秩序作为改革前提,通过强化政治权威和政党组织建设,确保政治改革的有序推进,加强政治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制度吸纳力, 有效融汇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 策略性地获取和扩大改革的支持力量,平衡政治关系,持续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亨廷顿的政治改革思想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政治改革观, 其政治改革理论对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政治改革、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创新。从大量的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政治改革创新皆限于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政治框架,行政改革仍然是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重点,公共服务创新涉及范围较广,尚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也将是未来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趋向。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三种类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体体现为:行政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公共服务创新对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也存在诉求;政治改革对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创新同样存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时昱 《传承》2008,(20):30-31
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改革权力过分集中、党内特权、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弊端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肃清封建主义遗毒,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只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奔 《人大研究》2005,(9):29-32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都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20余年过去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已经逐步转轨到市场经济,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对20余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应该怎样作出公正而客观的评价呢?改革前的中国是一种政经合一的高度集权体制,很难分清哪一部分是政治的,哪一部分是经济的,因而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可以说是政治的改革。另外,基层民主的实施,国家机构的调整,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党内民主与监督的实施,都可以说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当然我们还能讲出许多的政治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  相似文献   

5.
政治理论课改革后,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势在必行的客观要求。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是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改革的;改革后的政治理论课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选取其内容的;由于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改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必然要进行改革。政治理论课也必须实施多媒体教学,这是新时代的要求和呼唤。  相似文献   

6.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是关键。一、政治理论课目前的状况:目前各院校的政治理论课都处于举步艰难的境地,其原因是: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缺乏吸引力;教育推向市场后,出现“政治理论课无用”的观念。通过调查,其结论是政治理论课在学生中还是有很大的教育市场,关键是还需要对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二、深化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对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加以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出发点;其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要改革,从灌输式转为启发式;再次要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法要改革。  相似文献   

7.
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不同的参与行为却给系统输入了不同的压力或支持。改革的平稳开展依赖于公民的政治支持,这决定了我国改革在保证既有的政治支持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拓展政治支持资源,可通过改善政治社会化、提升行政效能、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减少改革阻力,从而形成与改革进程相适应的、散布性政治支持与特定政治支持共同提高的多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纪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政治改革问题。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可以从反腐败、政党转型、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纪检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在现行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权威主导是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权威主导模式契合了转型中国的政治发展特征和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特点,自上而下地为纪检体制改革提供顶层设计、执行策略和行动示范。推进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应走反思性改革和伴生性改革相结合的道路,以问题为导向,告别单向性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法,立足于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对纪检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9.
时昱 《传承》2008,(10)
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改革权力过分集中、党内特权、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弊端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肃清封建主义遗毒,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只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涉及多方的利益,因此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具备运筹帷幄的政治智慧和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把握改革的发展时机,既积极大胆又稳妥有效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时至今日,回顾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系列思想,对当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路径。深入理解运动政治、法治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源,准确把握由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必然性,对于当前形成改革共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革命到改革的政治文化转型与创新吕元礼革命(本文均指政治革命而言)与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类型。改革,是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进行的。革命时期产生、培育出来的政治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今天,如何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对革命时期产生、培育的政治文化加以转型与...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的政治发展战略探析臧乃康政治发展战略是指人们对政治发展问题的总体性政策。作为总体政策,体现在政治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的交互作用的过程。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正确抉择了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政治改革不能依赖政治热情和激情,必须提供切实可行的政治基础和引进可参考落实的政治技术,使改革便于起步,同时少些阻力,降低改革成本。西方议会发展对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有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30年:变迁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党政分开为取向的政治改革、90年代以来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取向的政治建设、新世纪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经过30年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中国政治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等方面。30年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既是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李丹 《人民论坛》2011,(9):66-67
从"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路径。深入理解"运动政治""、法治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源,准确把握由"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必然性,对于当前形成改革共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春耀 《中国人大》2012,(23):28-31
党的十八大从我国改革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只有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是政治改革先行,还是经济改革先行?政治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两个尖锐问题。要从本国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政治的运作和发展的特殊规律,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杨鑫 《传承》2010,(9):110-11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显示了明显的特征,即改革目标内容指导原则的连续性、改革路径自上而下的整体推进性和改革策略选择的渐进性。虽然这30多年的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难点。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对中国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搞好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中共沈阳市委科教部、沈阳市教育局于1986年4月召开了全市各中学党支部书记、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校长、政治教研组组长和政治骨干教师及各区(县)政治教研员参加的“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985)18号文件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学习文件精神和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交流教改经验。使与会同志提高了对中学政治课改革的认识,明确了改革的步骤,增强了改革的信心。在全面进行思想发动的基础上,经市、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