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魁 《中国兽医科学》2000,30(12):42-43
目前防制鸡马立克氏病 (MD)的措施主要是接种疫苗 ,但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造成免疫失败的诸多因素中 ,最主要的就是疫苗蚀斑形成单位 (PFU)的损失。为检测疫苗的效力和提高鸡群的免疫效果 ,笔者把火鸡疱疹病毒 (HVT)疫苗接种于鸡胚卵黄囊 ,检查绒毛尿囊膜 (CAM)上病毒痘斑生长情况 ,以此作为HVT疫苗免疫前效力监测的手段 ,获得了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 用国产和进口HVT疫苗 3 0批次 ,分为Ⅰ、Ⅱ、Ⅲ 3个组进行试验。1.2 鸡胚 经隔离饲养、血清学检验 (AGP)无MD抗体的种鸡所产蛋孵育的 4~ 5日龄健康鸡胚…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鸡马立克氏病(MD)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接种鸡胚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表明:18日龄鸡胚接种HVT疫苗对孵化无不良影响,与1日龄 雏鸡接种HVT疫苗比较,鸡胚免疫后较早产生免疫保护,用MD强毒(BJ—1株)腹腔内接种攻击后,保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发病情况1990年10月厦门市杏林区某鸡场,地面平养的3123只70日龄伊莎蛋鸡爆发了坏死性肠炎,死亡3只。这批鸡以前已按免疫程序接种过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及鸡痘等疫苗,并从50日龄起在饲料中添加克球粉预防鸡球虫病。  相似文献   

4.
鸡痘胚体弱毒苗免疫性能的研究赵振芬刘公平1)齐铁英2)唐桂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450045)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皮肤型和粘膜型两种。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型鸡场中流行更严重。鸡痘可使病禽生长迟缓...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发现除目的毒外,还有鸡贫血因子样、副粘病毒样、枝原体样结构以及微管样结构。说明当前所使用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尤其是商品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所制备的疫苗存在这类情况较多,必须严格把好检验关,才能确保疫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鸡传染性囊病(IBD)的主要防制办法是进行疫苗接种,而所用的疫苗皆由鸡体组织、鸡胚或鸡胚细胞制造。由于有些病原体可通过种蛋或鸡胚垂直传播,而我国目前无特定病原(SPF)种蛋尚未被广泛应用。为此,我们用Vero细胞对两株鸡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的培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目的是探索用Vero细胞生产IBD疫苗的可能性。 (一)材料和方法 1.种毒: (1)Lukert弱毒株(简称LS):由上海农学院高熙星教授惠赠。经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某鸡场120日龄蛋鸡发生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根据Gen Bank发表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g D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从发病鸡喉头及其分泌物中扩增出1 134 bp大小片段。将病鸡喉头气管及其分泌物处理后接种SPF鸡胚,接种120 h后在绒毛尿囊膜(CAM)上形成典型痘斑,证实分离到1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命名为AH-XY15株。应用鸡胚传代的第4代病毒感染5日龄健康麻羽鸡,结果感染鸡出现了典型ILT临床症状,并能够从发病鸡喉头分泌物检出ILTV。应用PCR扩增分离株毒力基因TK基因和g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AH-XY15分离株TK、g 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国内WG株、国外USDA株以及国内疫苗株K317株同源性均在99%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7%~99.8%之间。  相似文献   

8.
鸡胚培养是增殖新城疫病毒(NDV)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SPF鸡胚成本高、来源少,主要用于科研和种毒增殖;普通鸡胚来源广、价格便宜,适于NDV灭活苗的大量生产。但普通鸡胚都有一定的NDV母源抗体,疫苗毒的生产能否用普通鸡胚,关键在于鸡胚母源抗体对N...  相似文献   

9.
1998年 6月 ,沈阳市于洪区王某饲养的 12 0日龄商品蛋用鸡陆续死亡 10多只 ,病死鸡均表现全身败血症症状。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鸡丹毒。1 发病及症状该鸡群于 12 0日龄时注射新城疫、减蛋综合征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 ,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接种疫苗后第2d发现 4只鸡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腹泻 ,粪便呈黄绿色 ,隔离后数小时死亡。病死鸡腿、毛、后颈部、背部、大腿等处皮肤有多量出血斑或出血点。接种疫苗后第 3d和第 4d分别有 7只和13只鸡发病。2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败血症症状 :皮肤…  相似文献   

10.
霉形体是组织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物,它可引起病毒增殖改变,即有的病毒增殖被抑制,有的增殖反而增强,但也有的无明显变化。据报道,国内实验室现行使用的细胞中霉形体污染情况严重;国内用鸡胚和鸡胚细胞培养制造的活疫苗也被霉形体污染,而且证明其污染来源为鸡胚。但实际中霉形体污染对疫苗株病毒增殖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试验在鸡胚培养中,研究了自疫苗中分离的鸡毒霉形体对新城疫病毒Ⅰ系、Ⅱ系、LaSota系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_(120)株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