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原则,也是确保法律审判实现公正公平的重要手段,当今的民事审判方式尚存在不尽合理之处,必须秉承程序正义原则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方能更好地实现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论审判方式的改革王怀安“法庭审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法学家董必武早在1957年就提出过这样著名的论断:“公开审判是审判活动的重心”。这是从诉讼活动进程来看法庭审判活动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和国际舆论对一些重要案件的开庭审判都...  相似文献   

3.
<正>自去年以来,我们对行政诉讼的审判方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对建立行政审判庭以来基本上套用的民事审判方式进行改进和改革,创造具有行政诉讼特点的行政审判方式,形成行政审判特有的风格,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审判的质量、效率,增强了行政审判的透明度。一、改革行政审判方式的具体做法我们探索和实验改革套用的民事审判方式,创造具有行政诉讼特点和风格的行政诉讼审判方式,基本做法是:(一)实行立审分离制度实行立审分离制度,就是将立审分开,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应由行政审判庭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受理,予以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  相似文献   

4.
论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王世文人民法院审判改革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为突破口,经过几年实践和探索,已由初始的经验积累向系统改革推进。但有关刑事审判的改革,一直还没有真正推开,已明显滞后。那么,刑事审判首先是审判方式要不要改革,怎么改革,改什么,已现实地摆在了我...  相似文献   

5.
一、有中国特色的“控辩式”审判方式 1.开始重视个体权益,但仍以社会利益为重心。受历史传统影响,我们对个体权益重视保护不够,其直接受损害者是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被害人和被告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格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强化了人们的民主观念、自由观念、权利观念,强化个体意识,重视个体权益,肯定将促  相似文献   

6.
再论审判方式改革王怀安从去年开始,审判方式的改革在全国深入开展。究竟审判方式改革要改些什么,往哪里改,改革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各地法院都在实践中探索。这里,我想就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思路,谈几点认识。审判方式改革的目的我们推行审判方式改革,不是改宪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酝酿了很久,现在全国各地法院都在行动。就最高法院来讲,早在1989年第十四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任建新院长就提出要抓公开审判,以后第十五、十六次会议都把公开审判上升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最高法院有关部门,如民庭,在历次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都提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到哪里去,我看,就是要解决一个庭审功能的问题。过去一些好的传统要肯定、要发扬,如强调对人民负责、强调便利群众、强调实事求是、强调民事审判要做思想工作、强调调解,这些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是改革的方面。但是,…  相似文献   

8.
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判方式改革围绕什么目标进行,是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没有既定目标的改革是盲目的,但是目标定位错误,则改革就会误入歧途。针对我国传统审判方式,改革应围绕公开、公正、高效和有序四个目标进行。一、公开司法公开是现代民主、文明和进步的体现。公开,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清末,随着法制改革的进行,清政府还着手对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本文拟对这一改革的内容、推出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改革流产的原因等问题,作些探索。清末审判方式改革主要内容体现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布的《刑事民事诉讼法》①和宣统二年(1901年)公布的《法院编制法》②中。这两个法典对拟行的新审判方式作了明文规定,而且都与中国传统的审判方式截然不同。1.实行独立的审判实行独立审判是清末审判方式改革的一项内容。这里的独立审判机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从属于任何其他机关,也不受任何其他机关的干涉;又指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10.
两大诉讼模式中共有的三大诉讼原则,即司法独立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是当代刑事诉讼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我国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首先应将三大诉讼原则切实贯彻到审判程序中去。种种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现象,裁叛活动有追诉成份的现象,检察人员弱于举证而冷听审判的错位现象,法庭审理呈书面性、间接性,少直接质证的现象,均是未贯彻三大诉讼原则的表现。建议以三大诉讼原则的确立来指导改革现行审判方式;确立审判独立的核心为法庭独立;削减审判人员庭外调查取证职权;强化检察人员举证责任;限制庭前审查案件内容;保障证人举证等等。  相似文献   

11.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关于这一点理论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现行的民事审判方式效率低下,程序的民主程度不高、规范性不强.难以满足人们对司法公正的要求,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大都定位于提高诉讼效益,增加民事诉讼程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但对于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理论界分歧很大.有的主张全面引进对抗制;有的则主张以德、日等职权主义模式为蓝本,走效率优先的道路。本文认为,选择或者说确立一种改革的目标模式.不应仅停留在对这种目标模式本身的优缺点的评价上,而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选…  相似文献   

12.
诉讼经济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在诉讼过程中让诉讼时间缩短在最低限度,在诉讼环节上要最简化,并且取得较好、较大的社会效果。诉讼经济原则不是一项法律原则,而是诉讼过程中,由于诉讼主体和诉讼活动本身因时间和权利义务的转移而形成的可用经  相似文献   

13.
周颜 《政法学刊》2001,18(5):21-23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不但可行,而且是势在必行。在改革中应坚持吸收和借鉴适合国情、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依据法律改革等原则,同时要注意重点改革举证制度、强调当庭质证和认证、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审判改革不仅涉及诉讼法、实体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法制建设的策略,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目前,审判改革正进入一个最为关键的阶段。在审判改革的格局中,一个首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审判改革后要建立怎样的审判新模式。我们认为,审判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审判规律在新审判机制中得以充分反映,所以,审判改革必须建立在审判规律理论基础之上。为此,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审判规律。一、关于审判规律(一)对审判规律的探索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调节都…  相似文献   

15.
审判改革不仅涉及诉讼法、实体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法律建设的策略。在审判改革的格局中,一个首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怎样的审判新模式。 我们认为,审判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审判规律在新审判机制中得以充分反映,所以,审判改革必须建立在审判规律理论基础之上。为此,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审判规律。 一、关于审判规律 (一)对审判规律的探索 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调节都将趋于规则化,它使社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运转体系。在这种机制下,执法必须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执法的形式、执法的手段、执法的角度、执法  相似文献   

16.
论审判规律与审判改革王少南,韩崇华审判改革不仅涉及诉讼法、实体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法制建设的策略,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目前,在审判改革的格局中,一个首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审判改革后要建立怎样的审...  相似文献   

17.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涂文忠80年代后期,我国法院系统开始着手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重视公开审判,对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的职权重新认识和调整等。这些尝试表面上被认为是审判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民事审判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近几年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什么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革什么和如何改革,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有两种理解,一是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可称为立法上的民事审判方式,即静态的民事审判方式,一是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可称为实际上的民事审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通过改革民事审判方式以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已经成为法学界和司法界的共识。但是,由于改革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不同,改革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也就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现状,提出在借鉴西方诉讼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国情意识;只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的误区我国十多年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主要是在缺乏系统。明确的理论指导,单纯依赖司法机关及其审判人员的直观感觉,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跟着感觉走”的改革思…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正向纵深发展,现代化的民事审判方式如何建构.通过研究、分析和展望,我们提出如下总体思路。思路之一,首先必须确立未来民事审判方式的模式类型。纵观各国民事审判模式,以法系、法律文化传统、法官及当事人的地位与作用等要素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两大模式,即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所谓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诉讼结构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各种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它的基本特征是:(1)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继续和发展依赖于当事人;(2)作为法院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