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经济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为我国12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农村是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民是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农民不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村和城市不能形成真正的统一大市场,我国的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发  相似文献   

2.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要求,小结“双建工程”试点工作情况,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农村市场“双建工程”任务。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的重大意义从去年开始,商务部组织实施了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结合重庆实际,我市决定重点实施“乡镇建连锁经营超市、村社建便民放心商店”的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构建工业品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加快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繁荣农村经  相似文献   

3.
李润霞 《传承》2009,(14):32-3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其自身素质;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通过大力推进中国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建立健全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快速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其自身素质;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通过大力推进中国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建立健全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快速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蔡秋红 《中国妇运》2007,(11):22-26
随着农村经济繁荣、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面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我国农村妇女现有的科技文化素质依然无法跟上科技发展的节奏,与现代化农业发展不相协调,严重制约着她们向高收入的二、三产业的转移,影响了她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健智 《前沿》2006,(12):210-212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的民间自治组织数量太少、发育不成熟。因此,本文认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和自治能力,逐步实现村民自治。以农村社区建设与非政府组织的内在联系为逻辑起点,文中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繁荣农村社区经济、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以及营造和谐农村社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北地区美术品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兴在百业之后,衰在百业之前"的美术品市场,要进一步走向成熟与繁荣,首先需要政府的正面扶持,确保国家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其次需要构建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体系,其中包括艺术家、经营者、购藏群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杨朝新 《创造》2003,(10):28-28
小城镇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都非常突出的元阳县来讲,应把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认识提高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高度上来。它不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也是启动县内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直接依据。规划是为小城镇经济、社会、物质三者服务的,就要求突破传统的观念,建立区域的观念,不断发展的观念,综合的观念,有偿使用的观念,城镇科学的观念。小城镇规划应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弹性,以满足近期和远期内部和外部发展的需要。如县城南沙将建成花园城…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是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开拓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  相似文献   

10.
乔凤岐 《传承》2010,(12):22-23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村级经济的发展,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农村富裕繁荣的希望所在。目前其主要发展趋势是: 一是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二是向一、二、三产业综合型方向发展。现在农村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亲身实践中认识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因此,发展农、工、商等综合型经济,既是农民的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向集约型方向发展。从农业来看,土地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规模,而主要靠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来发展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  相似文献   

12.
胡新民 《政策瞭望》2012,(12):51-54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总目标,从农村发展看,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是既要让农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农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认识"两富"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以"文化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创新机制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新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少、农村发展慢为核心的"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城乡差距过大,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就业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公共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等."三农"问题的成因是历史上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偏差导致的农村资金流失多、农民税费负担重,制度原因造成的生产效率低等等.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入手,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促进农民增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制约农民企业家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上海对外开埠以后,上海原有经济迅速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接轨,城市也走上了发展和繁荣之路。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回顾这一近代上海经济发展的轨迹,探讨分析上海经济近代化的内部动因,这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有借鉴意义的。一、企业家精神与近代上海经济繁荣近代上海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实业的经营主体。近代企业家是近代上海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批精英人物。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众多的客观条件,但是这些客观条件最终有赖于经营者的充分利用,才能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现实有利要素。况且,  相似文献   

16.
王镇 《传承》2012,(13):60-61
农村实用人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好帮手,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栋梁之才。没有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支撑,就难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难以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难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低。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和谐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毅 《电子政务》2011,(12):110-113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基本领域,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述了电子政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带动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朝着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8.
"3.15"前夕,曾经是污水横流、臭气熏人的湖北省竹山县新车站餐饮市场,面目焕然一新,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无不称赞县人大常委会心系人民群众健康,视察动真格,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各种食品加工点、摊点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方便了群众,繁荣了市场。然而,由于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力量薄弱,监督跟不上,管理缺乏规范,一些设施简陋、不  相似文献   

19.
姚本喜 《桂海论丛》2008,24(2):73-75
大石山区贫困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把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决策,为大石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政策导向。在贫困大石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扎实推进大石山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提出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