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简介洪战辉,24岁,河南省周口市东下镇洪庄村人。现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在母亲离家出走的困难日子里,洪战辉把捡来的“弃婴”妹妹一手带大。从读高中起,洪战辉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整整12年。2005年12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洪战辉“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同年,洪战辉被选为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十大人物。寒暑移易,岁末年初,一个响亮的名字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引起亿万国人的心灵震撼与道德反思。洪战辉,这个来自地处偏僻的湖南怀化学院的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介     
《当代广西》2006,(5):55-55
2005年岁末,一个叫洪战辉的大三学生走进人们的视野。他克服困难、携妹求学、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事迹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本书将洪战辉这个国家和民族需要的社会道德偶像所折射出的那种朴实的道德力量,以图书的形式, 沉淀于民族文化的优秀品格之中,激励人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人间自有真情在。”“感动不要泛滥,行动才能改善。”这既是洪战辉的心声,也是本书出版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声音     
《小康》2006,(1):10-10
洪战辉带妹求学12年“感动中国”;田凤山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在京受审;郑俊怀伊利原董事长受审。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们根据人类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优秀意志品质有四个特征!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与坚韧性。这些特征在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洪战辉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感动与感慨     
自2005年12月13号晚7点新闻连播以后,我们的小老乡——洪战辉的名字一时间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向洪战辉学习的高潮,我们河南省也不例外。洪战辉是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人,现在湖南省怀化学院学习。由于他的先进事迹,他当选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们都为他骄傲,  相似文献   

6.
神州大地     
《台声》2006,(2):4-5
海关税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2005年净入库5278亿元,首都举行文艺晚会缅怀周恩来总理丰功伟绩,河南省政府发布黄河污染预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洪战辉感动中国》出版洪战辉出席出版座谈会,我国研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上海两年引进海归10203名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上海启动“星星港”慈善基金帮助失去子女的家庭,温家宝批示要求税务系统做好2006年税收工作,中国农科院在“十五”期间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北京东三环京广桥路段主路9日晨部分通车。  相似文献   

7.
先看一段新闻报道:“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 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 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一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 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 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 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 妹,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 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 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 12年。”  相似文献   

8.
个案改变中国 2013年1月13日,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吴英集资诈骗案、大学生村官诉重庆市劳教委案等十大案件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近30位专家分别从刑法学、社会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角度对十大影响性诉讼进行了点评。这个以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吴革为组长的“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工作团队”到今年为止,已运作了八个年头。  相似文献   

9.
宸晶 《当代广西》2006,(5):14-16
2006年的日历已翻过些许页,可是在很多人的脑海中,2005 年的很多感动依然留在这里。今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届“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带着2005年这一年春夏秋冬的阳光和细雨,更带着沉淀在心里的那一份感动,获奖者向我们走来,他们分别是魏青刚、丛飞、黄伯云、李春燕、洪战辉、陈健、邰丽华、杨业功、王顺友、费俊龙和聂海胜。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共同的特质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当我们被“感动”这两个字眼又一次唤醒的时候,才发现“感动”离我们是那样的近……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为一名大学生的名字深深吸引着,他的名字叫洪战辉;人们为一件事情深深打动着,这就是作为贫困学生的洪战辉自强自立、自尊自重、勇于负责的动人事迹。洪战辉同学的家庭屡遭变故,父亲早年得了间歇性神经病,母亲由于不堪忍受家庭重负,于12年前决然离家出走,扔下了尚未成年的洪战辉、洪战辉的弟弟,还有一个父亲在发病期间捡来的嗷嗷待哺的弃婴妹妹。面对家庭的困境,洪战辉同学没有向命运低头。作为长子,一种承担家庭责任的使命感在激励着他,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勇敢地面对生活。12年来,他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  相似文献   

11.
有媒体称:2003年,殡葬业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榜单中,随后的几年,殡葬业继续占据着“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的一个位置。近几年,每逢清明,各地殡葬业就屡遭舆论的“狂轰滥炸”——“垄断”、“暴利”、“混乱”……原本是公益事业的殡葬业被冠以各种恶名……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时事报告》2006,(4):58-58
当看到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的事迹,大家无不被他深深感动。但是,面对洪战辉,除了感动,作为同龄人,我们更应该反思:在挫折和困境面前,我们该做什么?挫折和困难从来没有征服过洪战辉,他反而把这些磨难当作财富,在逆境中成长。这是一种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恰恰是很多同学所缺少的。  相似文献   

13.
1964年1月生,山东潍坊人.中国首位“WTO与区域经济合作”专业博士;首届十大杰出外事青年;2000年12月被《中国青年》选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进程的100位杰出青年”;2001年5月以“最具责任感”而人选中国当代“十大新锐青年”;2001年3月被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现任WTO上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世界最大传播集团WPP结合案例分析,对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和网络世界“热烈、率直”的评价,发布了一份名为“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消费者在2013年的十大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冬食讲究多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传播长寿经验.展示和平盛世的寿星风范,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社会保障,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8年起,每年重阳节按年龄大小,排出健在的“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第二届即2009年度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于2009年10月25日在“中国长寿之乡”山东省莱州市揭晓。  相似文献   

16.
肖柏 《时事报告》2007,(4):30-31
1月1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等机构发布了“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在文化类中,“于丹”、“易中天”赫然在列。教授人气赛过明星,成了2006年中国文化界一道难以言状的景观。“乙醚”(易中天的拥戴者)、“鱼丸”(于丹的拥戴者)、“年糕”(阎崇年的拥戴者)、“海飞丝”(纪连海的拥戴者)等等,一时间成了各大娱乐媒介的热词。  相似文献   

17.
马蔚华,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惟一的商业银行总行行长。今年,他在“第六届MBA发展论坛”组织的“中国十大最具战略思维的企业家”评选中榜上有名,接着又获选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单位联合评选的“2005中国十大创业领袖”。他有着经济学博士学位,上大学时主修国民经济管理计划专业。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以熟悉金融业务、深谙金融法律而著称。据记者了解,他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也是提议案与建议数量较多和质量较高的代表之一。在2003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马蔚华领衔提出了关于修改担保法、关于加强打击…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8,(4):F0003-F0003
近十年来,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始终坚持把“铸精品、创名牌”作为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持之以恒地实施品牌战略。“四机”牌钻(修)井机、固井水泥车和高压管汇件三项主导产品均在“湖北精品名牌”榜上有名。“石油四机”品牌被认定为2006年世界市场中国石油机械行业“十大年度品牌”。“四机”牌石油钻机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国内石油机械制造行业第一批问鼎“中国名牌”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李成山 《两岸关系》2003,(10):51-52
与如今听到“金夫人”的名字名声在外相比,十年前,“金夫人”可是淡妆素裹、头戴纱丽、小鸟依人般悄然进入沈阳的。十年磨一剑。又有谁会想到,十年后,“金夫人”已发展成为拥有10家连锁店的企业集团,被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消费者基金会评为中国百佳明星影楼,并连续两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影楼”的荣誉称号;当年“小媳妇”,今日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3,(2):5-5
“正能量”居十大流行语之首 语文期刊《咬文嚼字》去年年底发布“201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枪”“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最美”“赞”“接地气”。分析称,“正能量”位居流行语榜首,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正义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