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伯冬  刘金祥 《奋斗》2012,(10):49-51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能源大省、生态大省和科技大省,在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黑龙江省低碳资源禀赋巨大。理论和实践证明,森林、耕地和湿地在吸纳、固定二氧化碳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黑龙江省拥有森林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6%,耕地面积1151.6万公顷,水资源总量727.9亿立方米,湿地面积434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王远柏 《当代贵州》2021,(14):46-47
"十三五"时期,贵州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2020年,贵州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789.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54万吨。贵州一直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上不断发力。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现有林地面积105.8万公顷,果品年生产量8.36亿公斤,活立木蓄积量年增长量为73万立方米。北京市森林资源每年吸收二氧化碳972万吨,释放氧气710万吨,碳蓄积量为1.1亿吨。森林生态系统年拦截降水量最大可为14.64亿立方米;森林林地非毛管孔隙蓄水总量2.80亿立方米;净化水质量2.96亿立方米。北京市森林资源环境净化功能包括年减少二氧化硫7.24万吨;年减少氟化物1959吨;减少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4.
司马利他 《党课》2014,(10):115-117
更炎热的世界不断升高的海平面 科学界普遍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已让地球的平均温度明显升高,结果让海平面升高了约20.32厘米。科学家们推测,即使人类从明天开始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大气中现有的温室气体也会在未来几百年中继续给地球加温,人们留给下一代的将是一个更加炎热的世界和不断升高的海平面——而这几乎成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绝非易事。以下是文章作者接受无碳生活挑战,以验证我们能不能在完全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前提下生活,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天,当然这不包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绝非易事。以下是文章作者接受无碳生活挑战,以验证我们能不能在完全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前提下生活,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天,当然这不包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7.
发现氧气     
《学习导报》2013,(10):63-63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深入的过程正如发现空气由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也不过是二百多年的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余川 《江淮》2012,(2):46-47
台湾年轻人张杨乾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花费10分钟在博客上记录自己每日的碳排量。在某天的一篇记录中,他这样记载:搭公交车11公里消耗0.88公斤二氧化碳;搭电梯35层消耗7.63公斤二氧化碳;热水澡15分钟消耗0.42公斤二氧化碳……今天总共消耗12.976公斤二氧化碳。把每天的生活轨迹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直接挂钩,张杨乾是华人第一人。因此在台湾,他被称为"减碳达人",他的"低碳部落格"  相似文献   

9.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2):15-15
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概念可能包括某个区域、某个群体或者某个生物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京都议定书》附件中强调了六种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氧化亚氯、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这些气体被认定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帮凶”。在影响气候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比率至少占60%。  相似文献   

11.
省直林区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林区今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上“巩固”、“提质”;在产业体系建设上“扩张”、“增效”;在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上“继承”、“挖掘”。最终达到森林优质高效、资源经营持续、产业体系完善、森林文化繁荣、管理手段先进、基础设施完备、林业法规健全、社会保障有力、职工生活富裕、和谐民主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8,(4):113-113
人苏醒时新陈代谢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呼吸的频率较慢,体内积滞的二氧化碳较多,这时吸烟会使支气管痉挛收缩,使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从而产生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因化石能源品种及其消费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其排放量估算需要在明确化石能源消费计算范围的基础上,按不同的化石能源品种逐项计算求得.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和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近20年来,在其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发展的同时,化石能耗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CO2排放量也越来越多,以济南为例对该问题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
热词     
<正>碳监测卫星12月22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发射升空。过去15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上升到400ppm,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利用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成为科技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2009年日本发射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5.
蔡炳华 《奋斗》2010,(8):10-11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大部地区属于温带,北部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为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秋两季干旱少雨、大风天数多等特点,是世界气候变化敏感和脆弱区之一,是我国森林火灾频发、重发区,也是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近年来,我省森林防火形势日趋严峻,防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如此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以下简称"省森防指")积极应对、大胆创新,变被动为主动,提出了由传统的季节性防火向科学的全年性防火转变的新思  相似文献   

16.
为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建设,努力改善省会周边生态和大气环境质量,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助推“幸福石家庄”建设进程,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大造林、大规模、大行动”思路,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全市造林绿化工作蓬勃开展、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7.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0):32-33
有人说,一个时代是一片森林,城市则是这个森林中的大树,当这片森林在这个时代风云中"哗哗"作响时,贵阳这棵云贵高原上的大树,也正努力地吸吮着时代的养份,在岁月中枝展叶发。作为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贵阳市的行政区域内,现有林地面积419万亩。森林覆盖率41.78%。贵阳市区周围,群山环抱。林木苍翠,由宽1000—7000米,长逾70千米的森林  相似文献   

18.
朱江 《当代贵州》2013,(7):32-33
贵州省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状况的同时,紧紧围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城郊绿化、城镇绿化、园区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矿区、森林校园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山川秀美的多彩贵州。10年来,贵州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省森林面积731万多公  相似文献   

19.
按照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近10年来,全省3.23亿亩森林依法得到管护,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3%。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许多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碳达峰是指全球范围内,在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产生的碳排放量由升转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最高点即峰值;作为碳排放中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在达到此峰值后,随即下降。碳中和是指主体对象排放出去的碳总量等于此对象通过其他手段吸收回来的碳总量,即排出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可以通过森林碳汇或其他人工技术及工程手段加以捕获利用或封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此,党中央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在本质上是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生态自然观运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